花灯,穿越千年的惊艳
2019-04-01张笑雪
张笑雪
花灯,又名灯笼。灯笼是一种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绢作为灯笼的外壳,用竹或木条制作骨架,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
花灯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现代社会,在春节、元宵等节日多悬挂花灯,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北京宫灯,是一种纯手工、纯木制的独特工艺美术品,过去是皇家专用,后来因皇帝赏赐朝臣才传出宫外,流入民间。制作一盏北京宫灯,需要经过锼、雕、刻、镂、烫、画等上百道工序,平均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其烦琐复杂可见一斑。
每逢元宵佳节,在古朴宁静的仙居古镇,家家户户都会点起一盏针刺无骨花灯,美得让人感觉穿越了时光的隧道一般。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源于唐朝,所以也称“唐灯”。整体玲珑剔透又不失典雅古朴,最让人称奇的是灯身无骨架,而是由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的,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十二道工序,上百个工时。花灯造型复杂,寓意丰富,彰显了古人的几何、力学等智慧。
潮州最传统的花灯就是屏灯,主要是呈現潮州最有名的歌册《百屏灯》。《百屏灯》反映的大多是戏曲曲目中经典的场景。人物造型、脸谱、服装、道具等大多来自戏剧原型。屏灯的布景、人物的服饰等又与雕塑、绘画密切相关。比较高档的人物服饰还会用到潮绣、金银绣品等。
芷溪每年正月闹花灯,花灯少则十几座,多则几十座,甚至一百多座。花灯大多由99个小花灯组成,有的106盏。每盏灯内都装着琉璃杯,点的是纯清的花生油或茶油,无烟明亮,点燃时,整盏灯显得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宝盖顶上有一红线系在一根弓形竹竿上,供擎灯人握住。每座花灯添油后重达15公斤。由于是“纸包火”,故擎灯人擎灯时总是小心翼翼的。他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至少得“步伐稳”“灯不晃”才行。要是站在高处远远望去,那花灯首尾相接,明烛当空,灿烂辉煌,蔚为壮观。
秀山花灯是中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等艺术于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是中国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
清宣统《图画日报》:
上海新年之现象——闹龙灯
清人张春华《沪城岁时衢歌》里有一首诗歌这样描绘:“艳说年丰五谷登,龙蟠九节彩云蒸。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开埠以前的上海只是一个县城,元宵的灯与苏州、松江等大城市难以相比。不过,上海元宵灯节自有其特点,一种是制成有头有尾的“龙灯”,由多人舞动。舞龙灯的队伍由“灯牌”引导,灯牌上写有“五谷丰登清民乐”。还有一种用竹篾编制的形如球状的灯,叫作“滚灯”。
上元佳节赏花灯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起来,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晃。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和《红楼》。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针;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选自萧乾《北京城杂忆》,题目为编者加)
心香一瓣
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体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萧乾回忆童年时上元佳节赏花灯的情形,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与传统文化色彩。第一段侧重描绘当时所见到的各式各样的花灯,突出其“是真正的艺术品”;第二段将中国花灯与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进行比较,突出花灯的文化内涵,其中重点描绘走马灯,表现出儿童的乐趣。
胡萝卜灯
正月十五又被称为灯节。这一天有傍晚时到祖坟上给老祖宗们送灯的习俗。
这灯是自制的胡萝卜灯。把大个头的胡萝卜洗净,切成大块,切口大的那面朝上,用剪刀或小刀挖一个灯碗儿出来,底部注意留出一定的厚度,以备插灯芯。黄草秆作灯芯最好,用棉花把黄草秆包裹起来,插入胡萝卜灯碗底部就好了。注意,不能穿透哟,穿透就漏油了。
胡萝卜灯的灯油一般用豆油,也有用洋油即煤油的。用洋油时,还要在胡萝卜灯上加一个盖儿,不然,一点,“哄”地一下,就全部点着了。灯盖儿是用紧贴灯的胡萝卜做的,薄薄的一片,中间挖个小孔,以便让灯芯穿过。
天快黑时,到祖坟上去送胡萝卜灯。点好灯后,再点好香,等落了香灰,发完钱粮,才回去。正月十五这天傍晚,坟地里,四处闪烁着胡萝卜灯光。
在贫穷的年代里,这些胡萝卜灯不会被浪费掉,那些贫困的人家会到坟地里把燃烧过的胡萝卜灯拾回去,做成饭菜吃掉充饥。
胡萝卜灯也放在家里的各个门口,从大门口到正屋、偏房的门口,甚至猪栏、鸡圈的门口都放上一盏胡萝卜灯。
(节选自李冲锋《正月十五做花灯》,题目为编者加)
心香一瓣
作者回忆了家乡正月十五给老祖宗们送灯的习俗。选段中,重点介绍了制作胡萝卜灯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隆重的仪式感。祭花灯的习俗象征着薪火相传,延续着家族源源不断的血脉,也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游子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