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古文化的烙印
2019-04-01文茜
巴渝鼓舞作为古代的战前舞蹈,有着独特的象征和意义,它作为一种独特的巴人古文化,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和挖掘。本文从巴渝鼓舞的起源、历史入手,分析它五种表演形式中独特的服饰、动作、队形及雄壮震天的鼓点,并追溯到它的传承与保护,让这种独特的古文化被更多的人了解,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一、巴渝鼓舞的来源与历史发展
巴渝鼓舞发源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春节发源地、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市。阆中是战国时期的军事重镇,三国时期,张飞镇守阆中长达七年之久。作为文化古城,它同时也是汉唐时期的天文研究中心。
(一)巴渝鼓舞的初步形成
恩格斯曾经说:“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源于劳动。”而学者董其祥又说:“藝术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但又高于现实生产、生活。”几千年前,阆中曾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位于巴国的边境,紧邻苴国,巴国最后一个国都就定于阆中。古代巴人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原有的部落体制还存在,大部分部落族人以打鱼、狩猎为生,收入极其不稳定,于是有人便想到了用掠夺来补充自己的生活需要,后来便有了以战争为职业的所谓“英雄”。在一代代的人与兽、人与人之间的搏杀和战斗中,巴人形成了好斗善战的性格。
另外,巴人居住在秦、楚等强大国家的包围之中,作为弱者,时刻担心在大国的夹击间被吞并。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维持安定的生活,除了平时的生产劳动之外,还要团结部落内强壮的男子组成对抗外敌的军队。闲时,首领便请来当地的巫师,把军队组织起来,让巫师做法念咒,语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配以舞蹈动作来表现对神灵的敬畏,士兵们也跟着巫师念咒舞蹈,用此来凝聚军心、鼓舞士气。据记载,殷商时,商王就曾多次与巴人交战,牧野一战,周武王姬发就曾用以巴人为主要阵容的三千虎贲军挺杖执矛,大胜商纣王,并将其全部歼灭。巴渝鼓舞对战争和凝聚军心带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实际性的帮助,因此得以留存并在发展中逐步完善。
(二)巴渝鼓舞的历史变迁
1.秦汉时期
《华阳国志·巴志》云:“阆中有渝水(嘉陵江古称),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锐气喜舞,伴以矛(战斗兵器)击鼓。(汉高)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学之。”《晋书·乐志》也说:“高祖乐其(指巴人)猛锐,数观其舞,使乐人习之,谓之‘巴渝舞也。”这两部记载所说的是:秦末时期,巴人领袖范目率领七姓巴人组成汉军前锋,为汉高祖刘邦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多次战役的胜利说明,巴渝舞在气势上比较恢宏,配以其矛击鼓之声,能够壮大士气,鼓舞士兵战斗,取得胜利。汉高祖刘邦也因此将巴渝鼓舞引进宫廷,用以接待宾客,乘此机会向外邦展示国力。
根据汉乐府的记载,巴渝舞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共四篇。其中,《安弩渝本歌曲》中记录的是东汉末年嘉陵江边的“板凳部族”和“川东的领军族”两个部落争夺地盘,此部分记录了当时的战况。《安台本歌曲》主要回忆过去的战争,纪念过去的盛况;《行辞本歌曲》总结前面的三章,纪念先祖,然后再斗志昂扬走向远方。这三部分都对巴渝鼓舞作为集体性的击鼓舞蹈有着主要的记载。宫廷的引入与对外的展示使得巴渝鼓舞从此登上了艺术的舞台。
2.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蜀国猛将张飞曾带领巴渝人民战斗。每次战斗之前,将士们都要表演巴渝鼓舞来助长士气,巴渝鼓舞的声威至此声名远扬。
3.魏晋六朝
魏晋六朝时期,汉代流传下来的巴渝鼓舞辞曲同巴人语言一起被保留下来。由于其辞曲为古辞古调,乐师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其被再次改编,重新命名为《矛渝新福歌曲》《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辞新福歌曲》。《行辞》部分主要歌颂魏王治国安邦的君德。随着时间的发展,巴渝鼓舞慢慢失去了民族性,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王孙贵族歌颂功德、寓意太平的工具。因此,魏晋时期的巴渝舞又被称为雅乐。
4.宋代以后
因为巴渝鼓舞在本意上是一种部落舞蹈,主要表现战争、军队,汉代的巴渝鼓舞题材绝大部分是军事,但之后其便成为人们歌功颂德的工具,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失去了原有故事和背景的支撑,没有了突出的吸引力,所以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唐代以后,巴渝舞慢慢淡出了宫廷乐,最原始的巴渝舞也就随之逐渐消散,导致宋元明清时期巴渝鼓舞的文献记载非常少。近代,嘉陵江南岸的白塔、七里、彭城等地出现了一种与巴渝鼓舞神似的名为“巴象鼓舞”的表演形式,其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巴象鼓舞一般在庙会、祭祀活动中的出神、迎神和有重大庆典的场所进行表演,每到春节时,也会游街表演。
由此不难看出,巴渝鼓舞不断演变,武王伐纣使好勇善战的巴人组成的“虎贲军”闻名遐迩,后来,汉高祖刘邦靠巴人将项羽军队击溃,并将其命名为“巴渝鼓舞”,魏晋时期,宫廷乐师对巴渝鼓舞进行改编,唐代之后渐渐淡出。从传承到发展再到衰落,虽一路波折,其却一直未被遗忘。虽然名称有所改变,但其主要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保持不变,神韵犹存。
二、巴渝鼓舞的表现形式
每一种特定民族的舞蹈都有其特定的服饰,巴渝鼓舞也不例外。由于巴渝鼓舞狩猎及战争初始特色的影响,其服饰极具原始特色。他们佩戴由兽皮制成的锥形帽,帽子顶端有木制的蛇形图腾,因为古时巴人将蛇奉为族人的信仰。另外,佩戴青铜色的半遮面面具,眼旁有铜耳做保护。身披斗笠,上身用白蓝相间的布制成的绳子交叉绑于上身。裤腿部分宽松肥大,脚踝用古代流行的绑腿,腰间穿豹纹兽皮裙。鞋子则以布鞋为主,无底。
鼓与锣为古时战争常用,巴渝鼓舞的节奏主要靠鼓和铜锣两种乐器来展现。其中,主要伴奏乐器“巴象鼓”又名“八仙鼓”,舞者人手各一,八仙鼓虽然没有弦的悠扬和绵长,却可以使巴渝鼓员随鼓而起,现今表演利用这些鼓点,可以增显气势,展现鼓员的风貌。演奏中以铜锣为辅奏乐器,仅有一面,位于方阵的后方,辅助舞者表演。目前,根据相关记载,巴渝鼓舞鼓谱可以分为迎神、待战、搏击、驱魔和欢庆五大部分。
(一)迎神
迎神时,舞者用的是满天星队形,十个人散布在方阵内,单独一人在方阵一侧敲锣。舞者先是一声吆喝“嘿 嘿”,然后十人集体向东西南北及天地各方位敲击一个八拍,随着鼓声的敲响,体位不断变换。这里主要表现的是舞者迎接四面八方的神灵,希望神灵能够赋予他们战斗的力量。
(二)驱魔
驱魔时,只留一个人站在中间,四个人在其之外围绕成小圈,其余人绕着四人小圈围成大圈,举鼓敲击。四人的小圈逆时针转,大圈顺时针转,中间的舞者扮演巫师的角色,从队形可以看出,他们运用的是八卦运行原理,而八卦则表示着降妖除魔,祛除恶疾,迎吉祈祥。
(三)待战
待战前,中间站一个人将鼓高高举起,剩余舞者绕其外围。表演开始时,中间的人与鼓已被神化,外围舞者屈膝弓背原地踏步击打鼓边,伴随着鼓点仿佛在向上苍祈求着某种力量。当神灵将这种无形的力量赐予他们时,军队便无形中有了一种力量传递给每一位士兵,信念在心,使整个队伍变得斗志昂扬。
(四)搏击
搏击时,所有舞者呈三角形站立,最前面的一位领舞,以敲击鼓边为始,带领舞者冲击向前进入战斗。舞者以左腿为支撑做弓步,右脚跟随鼓点做进退步。高潮时,全体舞者击鼓后双臂上扬屈腿跳跃,伴随着一声有力地呐喊,表现出当时战争的激烈。从他们的队形中,人们可以看出古代的一种战斗模式,通常是先锋在前,士兵随后。从他们的动作也可以看出,突刺是战斗的主要技能。从鼓点分析,单一循环的节奏最适用于军鼓来激励士兵,推进高潮。
(五)欢庆
欢庆时,舞者再次变回满天星队形,全体舞者举鼓于头顶,两侧敲击,最后在正中敲击一响后大喊一声“嘿”结束。古代,每当战斗胜利后,将士就会回营庆贺,锣鼓齐鸣配以欢快的鼓点,四处欢歌,用将士们“嘿,嘿”的欢呼呐喊声来反映战斗胜利的喜悦之情。
从以上分析来看,巴渝鼓舞的鼓点主要由四二拍结构构成,每一部分都用不同速度来演绎,迎神时的庄重、驱魔时的沉稳、待战时的亢奋、搏击时的激烈和欢庆时的兴奋,使得每一个部分表达的内涵各有不同。例如,待战时,主要击打的是鼓边,一段清脆的敲击声会让士兵有一种亢奋的心情;而欢庆时的鼓声则主要表现的是高兴的状态,节奏稳定有力,锣声配合融洽。
三、巴渝鼓舞传承与现状
巴渝鼓舞作为巴渝古文化的代表,在阆中古城,每天都被当成一个旅游项目来进行文化展示。表演者都由当地退休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组成,其大都已经年近半百,有的甚至已经步入古稀之年,但是他们热情不减,深深地热爱这一古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审美观念发生转变,几乎没人愿意来学习和表演巴渝鼓舞,使巴渝鼓舞这一独特的技艺面临失传。
为了传承这些古老的艺术,仍然有老艺人不停地坚守着、努力着,阆中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李长炎便是其中一位。从1984年起,他就一直在阆中市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他对阆中民间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在一次偶然采风中,李长炎发现巴渝鼓舞还存在,便开始进行探索其保护与传承方式。目前,表演巴渝鼓舞的老艺人大都不在人世,李长炎早年比较幸运,遇到了留世不多的老艺人,从他们的手中拿到了四个鼓谱,还得到一把牛皮制作的八仙鼓,他在老艺人那里学会了巴渝鼓舞。
回到阆中市,李长炎开始对巴渝鼓舞进行整理、研究与编排。2005年7月,“张飞巡城”亮相阆中古城。李长炎带领这帮舞者参加省台节目《我爱我的祖国,一座城池》和嘉宾互动,利用传媒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阆中的古文化。现如今,李长炎和众多老艺术家打算将巴渝鼓舞申报为非遗,在国家的支持下,巴渝鼓舞正朝着更辉煌的方向发展。
巴渝鼓舞是阆中古城的标志之一,是阆中儿女的骄傲和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我们有义务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探索、挖掘、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巴渝鼓舞一代一代传承,将巴渝鼓舞发扬光大。
(西藏大學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文茜(1994-),女,重庆市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