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评价视角与价值判断
——基于研究文献的分析

2019-04-01葛少卫杨晓江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办学学科大学

葛少卫,杨晓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 210016)

作为高等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及其评价的研究重点之一在于如何界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者们通过定性的归纳总结,基于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给出结果式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在师资、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某些共性和个性特征。同时,对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路径上,不少研究者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维度”的假设,开始挖掘和探索“中国模式”的意蕴。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个热门的话题,如何立足中国实际赢得世界高等教育阵营中的恰当位置,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来说任重道远。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问题,在“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的情况下迫在眉睫。从什么维度来判断大学的发展水平和运行状态,采取怎样的方法来突出中国特色,是关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整体方略、单个大学战略发展的大事。而解决瓶颈问题的办法不能仅限于策略的简单堆积,需要以系统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对评价水平的诸多视角进行整体把握,从而探索适合评价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方法。

一、文本挖掘方法

高等教育存在“政治论”和“认识论”两种哲学基础,“双一流”建设应符合双重约束,即考量社会需求和知识发展两个维度[1]。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解,一要基于国家战略需求的政府层面的官方意愿;二要基于知识生产需求的学术层面的专业建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部分省(区、市)根据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制定的本地区“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政策,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该达到的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和采取的具体措施,体现了政府层面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长期以来,众多研究人员基于不同层面和视角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个命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发表了若干理论成果。

(一)研究数据采集

一方面,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以主题“世界一流大学”并含“中国”(“我国”),或者主题“双一流”并含“中国”(“我国”)进行同义词扩展检索,不限定发表时间和来源,得到文献2893篇,时间从1993年至2018年。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门户网站下载并整理了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安徽等25个省区市的27份“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或指导意见文本。

(二)研究数据预处理

为了提高挖掘的针对性,排除由于文献内容与研究目的联系不紧密对挖掘结果的干扰,对研究文献进行三个轮次的预筛选:第一轮次,文体筛选,剔除会议通知、事件报道等非学术文献;第二轮次,内容筛选,剔除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论述、教育事件盘点等与研究目的无关的文章;第三轮次,格式筛选,纠正格式错误。最终确定研究对象包括相关文献1057篇以及政策文本27篇。

(三)文本挖掘过程

为利用CiteSpace对研究对象的结论论点进行挖掘分析,将每一篇文献中的结论部分的全部内容,或节选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特征、指标、策略相关的关键内容,按照CiteSpace所要求的格式进行编辑补充。然后从文献题目、摘要、关键词、索引词等中提取名词短语,作为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提取时间切片内频次排名20%内的对象,采取Cosine算法计算时间切片内的网络节点的关联强度,采用寻径网络算法进行网络裁剪,同时对节点进行二次筛选和聚类合并等,最后采用对数似然算法从施引文献关键词中提取聚类命名,得到相关分析结果。

二、挖掘结果分析

(一)知识图谱情况

经主题提取和聚类分析,相关政策精神和文献论点形成了12个聚类,分别为学术水平、顶尖大学、科研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社会贡献、强国、校长、理念、十九大、中国模式、本科生、国际竞争力,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世界一流大学政策和研究的共词网络时间线图

图1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研究内容的关联以及研究进展情况。分析研究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世界一流大学”相关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1998年,研究重点在于学术水平、核心竞争力和理念等方面,通过对国内一流高校的分析寻求差距,并在概念方面进行分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开展了理论探索。第二阶段1999—2010年,在此期间国家开展了先后两期“985工程”的建设,国内外部分评价机构相继发布世界大学排名,相关人员开始系统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导向下的高校办学,研究内涵不断向深层次挖掘,覆盖聚类的各个方面,逐步实现体系化;研究视野也逐渐走出国门,对标国际著名大学开展比较研究,为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有效参照。第三阶段2011年以来,世界一流大学相关研究在理念层面更加明确,突出社会主义大学办学定位,强调学科特色与学校内涵,通过扎实有效的建设与改革工作,提升办学水平,满足国家需求。这些研究内涵可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二)关键词分析

根据提取出的关键词的词频和中心性排序,结合CiteSpace给出的聚类以及主题词之间的网络关系,将相关内涵分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7个类别。高中心性词与高频词在类别中的具体分布见表1。

表1世界一流大学政策和研究高中心性词与高频词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91)、清华大学(24)、中国大学(24)、北京大学(18)、哈佛大学(27)、斯坦福大学(9)、麻省理工学院(8)等研究指向不够明确的高频词未列入。

上述共性观点以及不断演进的时间线图,说明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评价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认识逐步深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过程,其具体内涵也会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而不断丰富。参照文本挖掘结果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一流学科,具体体现在学科的结构和水平,要重视学科建设工作;二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高度关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共同构建培养一流人才的良好环境;三是,世界一流大学往往为研究型大学,需要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大量科研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四是,世界一流大学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大学评价和排名中成绩优异;五是,世界一流大学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六是,文化建设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热点,是体现中国特色的重要内涵,要突出传统文化,强化党的领导;七是,师资队伍是衡量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其中突出强调的是高层次人才。上述七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可以为建设与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三、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视角

国内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问题研究,始于对世界一流大学内涵与标准的认识,相对集中于评价开展的技术指标。然而,抛开具体指标的研讨,世界一流大学评价在方法上也需要进一步厘清。因此,笔者立足文本挖掘结果,结合各类评价现状,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视角简析如下。

(一)显性指标与隐性因素相结合

国际大学和学科排名是观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途径之一。现行的各类大学排名,往往将一些国际通行的获奖、论文及收录数、引用情况、专利、教师学生数、生师比、各类收入等显性办学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作为考察学校水平的重要方法。将影响力较大的ARWU、QS、THE、US-NEWS、TOP100等知名排行榜的评价指标进行归类,33类评价指标中有29类为具体办学数据或者某些比例之间的比较。学科排名方面,也将论文发表引用和影响力情况、教师获奖、专著、国际合作论文情况、产业收入等学科显性指标作为评价工作的依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科基地、专任教师、授予学位数、科研成果等指标作为评估指标体系的组成[1]。大学和学科排名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在“双一流”背景下排名更是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通过相对易采集、具有客观性的显性指标,能够比较直观地体现建设成效,其存在是相当必要的。

评价大学不能仅仅依靠显性指标,要对世界一流大学实现全面评价,同样要高度关注文化、理念、精神等方面隐性办学因素。文化、理念、精神等共同构建的良好环境是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长期积淀,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评判标准[2],往往突出强调崇尚真理、学术自由、探究知识、服务社会。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需要以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是“光明与真知”,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是“真理使人自由”,剑桥大学的校训是“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是“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乔治亚理工学院的校训是“前进和服务”。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理念和精神能对教师工作状态、育人工作成效、管理工作水平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评价大学要全面认识文化理念精神层面对办学工作的作用,这样也能促使相关高校逐步形成积极、开放、包容、求真的办学指导思想,创造办学水平提升的良好环境。

(二)共性特征与个性特色相结合

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成果显著,办学水平突出,受到广泛认可。从代表性学科角度看,以2018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为例,在48个学科中,哈佛大学有14个学科占据榜首,麻省理工学院在12个学科中拔得头筹,牛津大学有5个学科排名第一。从排名前十的学科数看,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达37个和35个位列前两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哈佛大学上榜34次并列第三,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分别上榜32次和24次[3]。从培养成效看,产出一流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哈佛大学产出了4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不含校友)、32位国家领导人、48位普利策奖得主[4];麻省理工学院产出了8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8位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29位国家技术与创新奖获得者、15位图灵奖获得者[5];牛津大学产出了4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位菲尔兹奖获得者[6]。因此,“世界一流”是有其成果水平方面的共性特征的,这些特征是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应有视角。

世界一流大学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大学有着各自差异化发展的特色。有研究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在规模、历史、学科分布、治理模式、学术自由、应用研究等六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7],并不能归纳为统一的模式。大学发展模式的差异化,是形成世界一流大学不同特色的重要来源。有些大学有着多年发展形成的学科集群品牌,如以哈佛大学的政府学院、斯坦福大学的地球科学院、耶鲁大学的林业与环境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化学化工学院为依托的特色学科群;或是学科交叉方向,如剑桥大学跨越院系的化学工程学部、生物技术中心等都代表了这些学校的特色。有了这样的特色,尤其是具有领域优势的特色学科,能对大学学术水平提升起到关键性牵引作用,从而构成各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宏观布局与微观过程相结合

判断一所大学的办学环境,往往突出强调宏观面。从共词和大学排名的关注热点看,集中于教师学生数、学科设置与布局、科研机构组建等方面,可归结为规模和结构的情况。就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趋势而言,学科覆盖面逐步拓宽,科研机构随之组建并适当调整,其办学规模也有所增大。通过对排名靠前的11所世界一流大学10年发展的办学数据分析,这些学校的教师人数均有相当规模的增长,与此同时,学生人数增加幅度相对较低,从而生师比不断降低[8]。学科布局同样呈现扩张趋势,在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萧条后,世界一流大学文理学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部分以理工见长的世界一流大学,不断地充实理学研究内涵乃至将学科拓展到人文社科类,逐步实现办学结构和布局上的调整。大学办学规模和结构的一些特性,能够从某一方面体现其办学层次。

世界一流大学评价工作同样需要关注微观办学过程,关注是否拥有人性化、高效率、具有高度学术意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从而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服务。加州理工学院将所设立的办公室定位于“确保研究机构能更好地完成研究和教育任务”[9],其设立了20余个校级办公室,更拥有如本科生学习委员会、本科生录取委员会、项目咨询委员会、荣誉委员会、学术与研究委员会等教师学生多方参与的专项工作机构40余个。斯坦福大学的宪章规定,所有和学术有关的决定都必须由学校的教师来决定。由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代表组成的“教师议会”,定期开会决定学校在学术领域中的重要事务,其中一个中心内容就是建立这个领域中的各种规则[10]。麻省理工学院成立由杰出教授和教师等组成的教授会,负责制定学院发展的教育方针政策。此外还有如“学生生活和学习特别工作组”等吸引学生、教师、校友和相关人员为学院的发展提供真知灼见的辅助组织[11]。具有高度学术意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为学校的科学高效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群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其他方面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和研究的共词网络关系显示,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术水平、科研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等聚类高度关联,是相关聚类的重要落脚点之一。大学师资队伍群体所形成的整体合力,是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主体,要采取适当评价方式对其形成全面认识。通过专职教师数、高被引科学家数、杰出校友数等具体数量,国际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获某些奖项的教师等占全体教师的比例,能从相关角度体现该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与此同时,大学教育工作者群体也对学校建设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影响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制衡,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大学战略、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等方面的贯彻落实。师资队伍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群体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层次和水平。

同时,高层次学术人才以及校长为代表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也是引领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力量。部分关键个体的存在可能实现巨大的牵引作用。田常霖先生曾说过,“加州理工学院为什么会成为这么著名的大学,它的腾飞就是靠两个教授:一个是密立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使这个学校的实验物理迈入了世界一流;另一个是冯·卡门,钱学森先生的老师,他把美国的航天技术带了起来,有了这两个人,有了这两门一流的学科,加州理工学院就世界知名了。”高层次管理人才同样如此,校长在学校制度、管理体制、学术权力发挥、学校改革、尊重学术自由、教育行政组织完善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尤其是校长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定位与战略选择[12]。缺乏对高层次学术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个体评价,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就会存在缺失。

四、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判断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双一流”建设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着眼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价值所在,更多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定位,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一)国家使命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建设。要回答对国家的价值所在问题,必须坚守国家对大学的办学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文本挖掘的结果也明确:大学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突出强调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有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效服务强国战略。这四个方面共识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的要求,就是其使命所在。

(二)情怀培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

高等教育承载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要在培养学生的人生理想、爱国情怀、个人素质、人文精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中华民族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3]。要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加强和改进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4]。

(三)科技贡献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显著特征

当大学从象牙塔中逐渐走出,将服务社会作为其主要职能之一时,大学为国家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成为评价一所大学的层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大学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探索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更是成为衡量大学价值的标尺。尽管部分评价指标存在通过技术转让收入来衡量学校贡献的方法,但仍然不够全面。大学在服务社会方面的贡献并不能简单通过经济效益来判断其价值。一流大学要有力支撑科技强国建设,取得一批原始创新及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并做好成果转化,打造高水平的新型高端智库,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这是体现大学价值的重要内涵。

五、小结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问题是近期和将来高等教育评价问题的一个重点。本文在针对世界一流大学相关研究文献开展的文本挖掘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知识图谱和关键词,分析了研究的阶段特征,初步总结了研究共识。结合相关研究情况,对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视角进行了梳理;并从价值判断角度,突出强调了国家使命、情怀培养和科技贡献3个方面。总之,视角选择关系到评价方法和建设思路,价值判断决定建设与评价的立足点,需要结合国家、民族、高校自身特点加以系统分析。

猜你喜欢

办学学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科新书导览】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