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应用
2019-04-01魏婷婷
魏婷婷
(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分院,福建泉州362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中国发生率约为1%,因老年人口比重增长、烟草的泛滥、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关慢性疾病患者人数增长,发生率仍然逐年上升[1]。冠心病可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社区居民死亡的常见病因之一,对护理、疾病管理质量要求较高。为此,医院尝试建立针对性冠心病的护理干预方案,现采用对照研究,分析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4月期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以冠心病为主症状;②以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入院;③认知精神正常;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无法获得随访;②其他重大致死性疾病,如恶性肿瘤;③其他类型的心脏疾病,如风心病;④三无对象,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居住。入选对象114例,其中男 82例、女 32例,年龄(61.4±7.4)岁。病程(4.1±1.1)年。狭窄严重程度:轻度61例,中度42例,重度11例。有介入手术治疗史6例。入院原因:心律失常7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3例。合并症:糖尿病8例,高血压7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n=57)、观察组(n=57),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狭窄严重程度、病程、介入手术治疗情况、入院原因、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安排不同分级的护理,特别是心律失常的对象,根据心律失常分类评估猝死风险,遵医嘱进行对症狐狸,加强输液等治疗护理,控制心律失常。急性期密切的病情监护、心电监护。落实常规护理,卧位管理,对于机械通气的对象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管理。病情稳定后执行细化健康教育、疾病管理指导,落实出院前的宣教。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落实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加强症状控制,减轻不适导致的应激:①冠心病患者多见心悸、气促、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濒死感受,特别是有高猝死风险对象,可出现应激表现。对于普通的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的对象,通过屏气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交感神经紊乱,控制心率。②出现症状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安抚,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哪怕是无任何治疗措施的配合,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紧张情绪,而不能使用“不要慌”等苍白语言。鼓励采用握手等方法安抚患者。③落实神经功能保护体位,采用交替卧位等方法减轻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症状。④落实个体化的卧位管理,重视体位的微调,避免长时间卧床,落实神经体位保护功能位,病情稳定后鼓励下床活动。⑤药物、长期卧床等原因都可能导致下肢水肿等症状,需要抬高下肢,开展按摩、淋巴引流按摩等措施利于下肢静脉回流。⑥环境管理:避免频繁的开窗,维持相对稳定的室内稳定,从而减轻气温剧烈改变导致的应激。重视夜间的环境管理,控制噪声,提升睡眠质量。⑦合理使用按摩、推拿等中医护理策略,减轻腹部症状。⑧个体化的康复、减轻乏力、胸闷等症状,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床上训练,耐受较好可以进行改良Bruce方案训练[2]。
(2)心理护理:冠心病可以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有猝死风险,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对运动比较抗拒,高心理压力会导致应激水平上升,儿茶酚胺水平上升,心率上升,并发症发生风险也随之上升。加强心理干预,主要内容:①纠正患者错误的认识,心脏与其他器官一样,也是可以进行康复治疗的,过高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康复,让患者认识到康复的意义,减轻心理负担;②举例论证,寻找积极信息,增强患者康复信心;③发挥家属支持作用,向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的指导,多鼓励、支持,避免提及负面信息;④传授情绪调控方法,如肌肉放松法、呼吸调整法、正念减压方法等,所有患者都至少掌握一种自我调节方法;⑤尽量让同性别、文化社会背景相近的患者在同一个病房内,鼓励进行交流,创造和谐、安静的住院环境。
(3)出院指导:采用慢性病管理模式,指定1名家属作为管理员,利用微信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细致化的疾病康复、用药、饮食方面的指导,督促遵医[3]。
1.3 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病情监护、症状控制、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院外指导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10分非常满意、8分满意、6分一般、4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两组对象住院并发症、出院90日再住院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软件以及WPS表格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满意度VAS评分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住院并发症、出院90日再住院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病情监护、症状控制、健康教育、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指导、院外指导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s)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n=57)对照组(n=57)病情监护8.8±0.8 8.0±0.9症状控制8.9±1.0 8.0±0.8*健康教育8.8±0.9 7.9±0.8*治疗护理8.8±0.7 8.1±1.0*心理护理8.9±0.8 8.1±0.8*康复指导8.9±0.7 7.9±0.8*院外指导8.7±1.0 7.5±0.9*
2.2 并发症以及再住院率
观察组睡眠障碍、新发心律失常、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以及出院90日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预后指标对比[n(%)]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规护理以对症护理、病情监护为主,特别是那些猝死风险较高的对象,这无法满足患者的整体护理需求,患者的睡眠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次研究也证实这一点,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8.8%,尽管不是致死性并发症,但是这些并发症与心脏不良事件关系密切。常规护理也无法有效的提升院外护理质量,患者从住院到出院的过渡难度较大,出院后早期再住院率仍然较高。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住院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8.8%,显著下降,获得患者好评。与此同时出院疾病管理质量显著上升,再住院率下降(P<0.05),提示护理干预可以提升疾病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冠心病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