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的应用分析
2019-04-01李媛玲
黎 明 李媛玲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心脏介入术是一种对心脏疾病治疗的有创诊治方法,能够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将患者的病灶予以暴露,于血管上行微小切口当成治疗的通道,通过数字剪影投射在心脏处进行心脏导管送至,属于一种介于外科手术、内科治疗间的先进诊治方法[1]。心脏介入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小,术后身体恢复更快,但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整个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的实施便十分重要[2]。因此本研究选了到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者,给予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探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3月—2017年9月这段时间,将我院接收并予以心脏介入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以入院治疗顺序为准,共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是38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 43~76岁,平均(59.54±5.52)岁,心脏病疾病史:1~6年,平均(3.56±0.84)年;研究组男性 20例、女性 18 例,年龄 44~77 岁,平均(60.53±5.51)岁,心脏病疾病史:2~7年,平均(4.55±0.83)年。对比手术治疗患者在临床上的基本病例信息,结果发现,组间数据并不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纳入标准[3]:①经各项身体指标检查、临床检测显示,患者均符合实施心脏介入术治疗的适应证;②本次的研究,是在征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后,开始进行。
排除标准[4]:①患有严重精神性障碍疾病,②临床治疗护理配合较难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对行心脏介入术治疗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术后让患者保持平卧,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可通过分散注意力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术后72h内严密监测患者呼吸、体温以及脉搏等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旦有异常便要及时汇报向主治医生告知,并配合进行对应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尿量情况详细观察、记录,嘱咐患者多饮水,保证血容量充足,帮助患者将造影剂更好的排出患者的体外。饮食上应让患者多食用清淡且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食物,并实施适当的心理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
1.2.2 研究组 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
①尿潴留预防护理: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在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平卧休息,由于其不床上排尿的不习惯、伤口疼痛的折、术肢制动、对所处环境的不适应以及精神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均有可能造成其膀胱充盈过度,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需在术前对患者实施床上大小便指导,让患者多饮水,为其提供一个较为隐蔽的排便环境,告知其尽可能按时排尿,4h/次,若有排尿困难的情况,可使用温水进行会阴冲洗,必要时实施导尿操作,但放尿量需≤500ml/次。
②穿刺处护理:由于穿刺部位受压时间较短、术后活动时间较早以及使用抗凝剂等情况的出现,术后患者的穿刺部位容易产生血肿、出血等的并发症,所以患者人员需嘱咐患者术后不要擅自进行早期活动,及时对其穿刺部位发绀、渗血、硬结以及渗液等情况加以观察,一旦有上述情况出现需及时汇报,并从旁协助医生重新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包扎。若患者有血肿症状,则告知其暂时不能活动,直至血肿固定为止,期间嘱咐患者千万不可对血肿处实施挤压和搓揉操作,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③迷走神经反射异常护理:手术治疗后,患者因术前术后禁食、术中出血的原因会导致血容量不足情况的发生,出现神经系统分泌血管加压素情况,从而导致平滑肌收缩、兴奋迷走神经,最终出现迷走反射的并发症;术后若患者有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及心率增加症状,释放前列腺素、缓激肽,对其心肺感受器加以刺激,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异常反射情况的发生;另外,拔管或是穿刺过程为患者带来的疼痛感,也容易导致迷走神经兴奋,造成迷走神经反射症状的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在行临床护理措施时,应予以两条静脉通道的建立,充分配备相关的急救物品,一旦患者出现意外能够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在实施拔管操作时可使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同患者交流,帮助其缓解、减轻紧张的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拔管的操作技巧,做到稳、轻、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评分情况,整理收集的所有数据,再予以详细的临床记录。
疼痛评分判定标准: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5],分数值在0~10分之前,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疼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给予SPSS23.0软件对组间的数据资料统计后进行整理,其中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当 P 值<0.05 时,便可说明本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性。
2 结 果
2.1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的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手术患者的VAS评分为(1.03±0.34)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3.16±0.48)分,数据间比较显示有差异性(P<0.05,t=3.525)。
3 讨论
临床上对实施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对应的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帮助临床治疗、预后效果更好的予以改善,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辅助作用[6]。常规护理模式虽注重对患者实施生理护理,但整体上的护理干预措施较为笼统,在系统性与针对性上较差,但由于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较大,若未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而是单纯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则很难起到并发症预防、治疗的效果,不利于总治疗效果的提升、预后效果的改善,因此针对性并发症预防护理的实施便十分必要[7]。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尿潴留并发症预防护理,能够帮助患者习惯术后床上排尿、让患者多饮水,能够帮助其更好、更顺利的加以排尿,提供隐秘的排尿环境能够让患者的心情放松、消除不安窘迫等精神上的压力,在无负担的情况下按时排尿,对于排尿困难、需要进行导尿的患者,应对每次的导尿量进行控制,能够避免迷走反射等并发症的发生;在穿刺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及时对患者穿刺部位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一旦有意外情况的出现能够及时发现并向主治医生(或值班医生)进行汇报处理,限制患者早期活动,告知不可揉搓、挤压血肿处,能够有效对感染、出血以及血肿等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在行迷走神经反射异常护理时,护理人员会对与急救有关的相关物品进行充足的准备,以便对出现意外情况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在行拔管时需要过程熟练、动作精准,并同时予以安慰和鼓励,消除或减轻患者在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从而有效预防迷走反射并发症的发生[8]。根据本研究结果,在实施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后,患者出血、血肿、尿潴留及迷走反射等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且VAS评分明显降低,由此可代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实施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心脏介入术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更值得被临床加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