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塞区初级中学腰鼓教学实践分析

2019-04-01谢万阳李鸿亮张小红杜春斌

关键词:安塞腰鼓初中生

谢万阳,李鸿亮,张小红,杜春斌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安塞区古为雍州地,位于陕西北部,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边缘,黄土高原之上,东靠子长县,西邻志丹县,北靠榆林靖边县,南与甘泉、宝塔区接壤,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现隶属延安[1]。

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项民间艺术,它是由质朴热情、勤劳勇敢的安塞当地人民创造,并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不断发展、扎根,被称为“安塞腰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关于它的起源主要有“战争说”、“宗教说”、“劳动说”三种,但广泛被人接纳的是“战争说”。在信息流通不便捷之时,人们以击鼓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与敌军对峙时,人们以击鼓来振奋军心,鼓舞士兵上阵杀敌;战胜敌人时也会以腰鼓来庆祝伟大的胜利。“宗教说”的由来是源于当时生产力较为低下,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无法摆脱自然现象,就用腰鼓来祈求上天庇佑,驱赶妖魔,寄托美好情感。关于“劳动说”的解释则是当地人民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后,想要抛掉身子上的重担,释放天性,还原本我,闹秧歌成为了一种他们喜以乐见的生活方式[2]。

安塞腰鼓的表演最初只是穿插在秧歌表演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塞腰鼓独树一帜,走向了独立的大型团队表演的道路[3]。20世纪40年代,革命老区发起了新秧歌运动,象征一种精神的安塞腰鼓借助政治力量得到了发展。众多女性同胞也拿起了腰鼓,走进了腰鼓队伍大集体来,丰富了腰鼓的运动形式,趣味性的增加也让更多平民百姓,男女老少参与其中。大批腰鼓艺人的培养和技艺的改进与创新为今后安塞腰鼓走出村落、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它不断出现在各大省级运动会、国家级的文艺晚会以及世界的舞台之上,其精湛的技艺、恢弘的气势受到众多人的欢迎,名扬中外,被人誉为“天下第一鼓”,成为了安塞人的骄傲[4]。

安塞腰鼓作为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已在世界各地已流传甚广[5]。每喜逢佳节、重大赛事开幕式,它的精彩表演可谓随处可见,拥有着无数热爱它的观众。但随着时光流逝,老一辈腰鼓传承人有些已步入花甲之年,有些也相继离我们而去,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重担自然就落在我们年轻人和后辈们的手中。青少年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拥有将这一古老但又不缺乏时代感与创新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学校是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传播途径,安塞政府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让安塞腰鼓走进了初中校园,走进了学生的课堂。本文拟通过对安塞地区初中学生腰鼓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为其在初中校园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使安塞腰鼓这项独具区域特性的民间体育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与发扬。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陕西省安塞区初中、招安初中、华子坪初中、建华寺初中、砖窑湾初中五所初中的安塞腰鼓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索和查阅与本论文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中国知网、研究课题等有关的论文15篇,查阅大量的书籍和视屏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

向安塞区五所初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每所学校60份,问卷共300份,采用现场发放、回收的方式,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295份,男152份,女143份,有效率98.3%,对安塞区初中生参与安塞腰鼓的情况有一个全面具体的认识。同时对调查研究的五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从师资力量、教学场地器材、学校实施情况进行考察,更进一步了解各初中生学习安塞腰鼓的实际状况和从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1.2.3 访谈法

对安塞区五所初中学校的学生、老师和教育局的相关人员进行访问交流,并做好访问记录,通过访谈对安塞区安塞腰鼓的现状进行了宏观的把握,提高整个研究的可信度。

1.2.4 数据统计法

将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及Excel表格对于数据的统计处理,为该研究奠定基础。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安塞区初中生安塞腰鼓的教学实践现状

2.1.1 安塞区初中生对安塞腰鼓的认知情况

兴趣是一个人从事某一项活动的动力源泉,是产生积极行为的先行条件[6]。经对安塞区初中生的调查,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安塞腰鼓的学习兴趣有98%的初中生表示对学习安塞腰鼓的浓厚兴趣,2%的初中生没有任何兴趣,说明绝大部分安塞区的初中学生对腰鼓有着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学习它。

表1 安塞区初中生对安塞腰鼓的兴趣情况(n=295)

从表2可以看出,42%的初中生表示非常喜欢腰鼓,50%的初中生表示喜欢腰鼓,6%的初中生表示一般,2%的初中生表示不喜欢或很不喜欢腰鼓这一项目;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腰鼓的了解程度有超过70%的学生对腰鼓的了解尚且处于不了解或知道一点阶段,仅有极个别的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了一些全面的理解。这显然说明安塞区绝大多数初中生虽然很喜欢腰鼓,并且也有兴趣去学,但是真正了解安塞腰鼓的初中生却是很少。

表2 安塞区初中生对安塞腰鼓的态度情况(n=295)

表3 安塞区初中生对安塞腰鼓的了解程度(n=295)

2.1.2 安塞区初中生安塞腰鼓技术掌握情况

从表4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调查的初中生当中有61人压根不会,168人只会一点,46人可以掌握基本动作,只有20人可以熟练掌握动作,这说明绝大多数初中生的腰鼓水平只处于初级水平,还有一部分处于中级水平,还有很多初中生没有接触过腰鼓,只有极少初中生腰鼓水平较为娴熟。从表5可以发现,初中生练习安塞腰鼓39%的学生由政府社会培训,32%的学生由长辈们传授,25%的学生是在学校经由老师教学获得,3%的学生和朋友一起练习,1%提高其它途径进行练习。这表示对腰鼓有兴趣的初中生很多,但真实会打腰鼓的人却少之又少,普及率却不是很高,大部分初中生安塞腰鼓技艺的掌握来源于父辈传授或政府社会培训,学校教学在其中承担的角色较少。

表4 安塞区初中生对安塞腰鼓的技术掌握程度(n=295)

表5 安塞区初中生安塞腰鼓的练习途径(n=295)

2.1.3 安塞区初中生安塞腰鼓教学实践影响因素

从表6可以看出:安塞区初中生喜欢打腰鼓的原因大部分是因商业演出需要和强身健体的目的,还有一部分是纯属娱乐消遣,只有小部分初中生为了缓解压力和其它原因。在表7中可以清晰地发现阻碍安塞区初中生打腰鼓的前两位是学习压力和没有时间因素,学生无人组织和无人教授次之,家人反对、其它、不喜欢分别排在第五、第六、第七位。这说明商业需要和强身健体是现在安塞地区初中生练习腰鼓的主要原因,而学习压力和时间的不足是阻碍初中生练习的主要原因。

表6 安塞区初中生喜欢练习安塞腰鼓的原因(n=295)

表7 妨碍安塞区初中生练习安塞腰鼓的原因(n=295)

2.2 安塞区初中生安塞腰鼓教学存在的问题

2.2.1 学校重视程度低,承担传承角色较少

学校对腰鼓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它在安塞区初中校园普及与发展的程度。通过访谈多位老师和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曾经学校领导十分热衷腰鼓在学校的开展,有段时期安塞腰鼓风靡校园,无论在体育课上还是课余时间,都能听到雄壮响亮的鼓声,看到学生练习腰鼓的身影,掀起了腰鼓的学习热潮。但如今因一些缘故,大多数初中学校中止了对安塞腰鼓学习课程的安排,降低了对腰鼓的关注和重视,学习腰鼓的氛围明显大不如从前,安塞腰鼓的发展被迫停滞,只有在运动会或重大庆典上才能看到大规模的临时性表演,平时的课余时间和体育课上并无更多的重视与倾向。

学校是具有教育性质的机构,有着独特的教育优势向初中学生传播和发扬安塞腰鼓。但相比之下,从实际情况了解到,对于腰鼓的传承学校承担的角色略显逊色。虽然延安地区政府曾经下达过正式文件,要求安塞区从2007年9月开始让所有中小学体育课中必须安排腰鼓教学内容,希望所有中小学生能够人人会腰鼓,很好地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7]。

但遗憾的是更多初中生学习腰鼓技艺的途径却是来自社会培训或是父母,学生从学校这一途径获得腰鼓技术的人少之又少。学校对政策没有很好地执行造成了初中生在学校期间想学却没老师教的尴尬局面,使安塞腰鼓在学校传承中出现断层。

2.2.2 腰鼓场地器材闲置,教师资源利用率低

从多位老师那里了解到,每所安塞的初中学校内部有充足的腰鼓器材供应,但器材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据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和没有时间是影响初中生参与腰鼓练习的重要因素,其实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腰鼓,只要一说起腰鼓,脸上满是欢喜,都为它的驰名中外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提到关于腰鼓技能的情况,他们又几乎唉声叹气,原因是并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会打腰鼓,很多都只是略懂皮毛而已。深入了解后发现,初中生由小学升入初中,课程设置的内容增多了,学习压力变大了,课余时间也就相应减少了。同时面临着中考压力,部分父母除了让孩子在学校学习基本的课程外,还在校外报了其余的学习培训班等等,不容许他们利用额外的时间去参加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因此繁重的课业成为了阻碍初中学生练习腰鼓的一大因素,学生学习所占的时间比例有增无减,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了学习中,学习文化知识与练习腰鼓的时间冲突使初中学生渐渐地忽视了安塞腰鼓的学习,致使学校的腰鼓在平时均处于闲置状态,白白浪费了学校的场地器材资源。

教师资源没有有效利用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安塞区初中学校的所有体育老师都会安塞腰鼓,有些还是高水平的腰鼓教练员。曾经学校有一段时期将安塞腰鼓引入到学校体育课堂中,很多非常热爱安塞腰鼓项目的初中生都踊跃参与和学习,受到热烈的欢迎,教师也十分乐意将自己毕生所学和对腰鼓的感悟授予学生。多渠道是安塞腰鼓得以传播和继承的有效手段,但现如今初中校园取消了体育课中腰鼓的教学内容,在课外活动时间又没有以腰鼓作为活动形式,只有在运动会和重大节日临时组队进行表演,学生自然没有更多的条件、更多的机会和较好的途径去了解它,去学习它。另外,一些已经掌握部分技艺的初中学生不是由长辈亲自传授,就是为了演出需要而选择利用寒暑假在外自费培训。学校课程安排的缺乏让现在的初中生对腰鼓的热爱不得不只停留在欣赏阶段,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校又没有设置专门的腰鼓课程等等各种原因造成了今日安塞区初中教师的鼓艺技能没有用武之地,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渠道深入接触腰鼓这一传统技艺,学校充分的教师资源被白白浪费,初中生对安塞腰鼓技能的掌握也显得差强人意,这势必对安塞腰鼓在初中生中的普及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2.2.3 腰鼓表演商业化强,资金投入少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安塞腰鼓的精彩表演也闻名于世,让广大观众赞不绝口,想要亲眼目睹腰鼓的风采。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约不断增加,部分父母看到这一大好前景,让自己的孩子利用寒暑假期在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中学习打腰鼓,目的是为了参加表演,获得报酬,而且哪家报酬高就去哪家表演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种在经济利益带动下的商业性质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初中生学习腰鼓的欲望和动力,使腰鼓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相反这样的商业演出也可能让更多初中学生潜意识认为打腰鼓只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获取金钱利益,使纯朴的腰鼓文化逐渐扭曲,向功利化转变。另外,频繁的娱乐性表演让初中生仅仅只能学会腰鼓技艺的初级动作,其精髓之处却很难在短时间内体会,超群的鼓艺也几乎显要失传,大大忽视了学习腰鼓原本的文化传承意义和教育价值,遗忘了腰鼓传递的精神,忽略了腰鼓的长远发展。

足够的资金来源是学校有效开展腰鼓活动有力保证。例如成立腰鼓队,举办腰鼓各种活动等等均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而经费短缺目前成为了制约初中校园组织安塞腰鼓活动的重要因素。经过交流发现,安塞区初中学校安塞腰鼓的经费来源全部来源于学校供给,并无其他个人赞助或社会政府提供。众所周知,想要进一步在初中校园发扬安塞腰鼓仅仅依靠学校的财政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相比之下,面对有限的资金来源,学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文化课建设当中去,这样一来严重阻碍了安塞腰鼓在初中校园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安塞区初中校园的腰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普及程度较低,学校在安塞腰鼓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承担的角色较少;目前商业演出需要成为了安塞区初中生参与腰鼓练习的首要原因,绝大多数初中生的腰鼓技艺水平还只处于初级阶段,大大轻视了对安塞腰鼓原本的传承意义和教育价值,学生练习腰鼓机会的缺乏和学校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了腰鼓在安塞区初中生中的进一步发展。

3.2 建议

(1)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条例,充分发挥学校优势

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提高安塞区初中学校领导对安塞腰鼓的重视程度,同时借助学校这一独特优势,积极做好腰鼓传承的宣传工作,让学生认识到传承安塞腰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继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腰鼓的学习和传承中来。

(2)回归初中体育课堂,增设课外腰鼓活动课程

安塞腰鼓是集娱乐与健身为一体的项目,让安塞腰鼓重新回归初中生的体育课堂是最佳选择。如此一来不仅弱化了初中生练习腰鼓的功利性,还丰富了学校体育单一的教学内容,让更多喜好它的人有机会学习它,并且从中受益。一项技术的掌握需要一段时间的不断重复与体会才能达到动作自动化。掌握安塞腰鼓也是如此,想要达到一定水平就需要学校增设课外腰鼓课程,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各种腰鼓活动,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时间和方式去练习和交流,深刻体会动作的精妙之处,从而熟练掌握腰鼓这一技能。

(3)扩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和器材

学校应积极争取社会或政府更多的资金来加大对安塞腰鼓开展活动的投入,为安塞腰鼓可以持续的发展获得更充足的资金保证。同时学校也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和腰鼓向初中生传递腰鼓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将精湛的腰鼓技术更普遍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安塞腰鼓初中生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安塞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义写春联活动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文化·延安
安塞剪纸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