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到底是不是病
2019-03-31储兴
储兴
在心理门诊,常有一些病人问:“医生,我得的是不是抑郁症?抑郁症是心理问题,为什么要吃药,做心理治疗不行吗?”我个人的观点是“心病还得心药医”,吃药不能解决心理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心理疾病或问题是患者的“想法”出了问题,要么杞人忧天,自寻烦恼;要么思想偏执,“钻牛角尖”;要么受到刺激,心生绝望……因此,都寄希望于医生的一番说教而改变患者的想法,以解心结。那么“心病”到底有何因?解法到底有哪些?
“心病”的确也是病
“心病”是民间的俗称,如果将其纳入医学考量,“心病”属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范畴。究其原因,可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类。
排除感染、中毒、脑肿瘤、代谢等病因引起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功能性精神/心理失常可分为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前者指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神经症等精神障碍;后者是社会适应、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学习压力等方面的心理失衡。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因大脑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的病理性改变,导致脑功能紊乱,心理修复机制破坏,而出现感知、思维、情绪和行为的临床症状;而后者则没有上述病理机制,也就没有相关的临床症状,只是困惑、苦闷、烦恼、焦虑、愤怒、紧张和恐惧等心理状态的失衡表现。
因此,它们在发生、发展和预后上都有本质的区别,治疗自然不同。不过,两者之间也有联系,心理失衡有可能转化为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治疗好转后,仍然会有心理失衡的问题,在治疗上需相互借鉴。
治疗不能靠“一方一药”
產生“心病”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同。单用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精神疾病包括重性精神障碍和轻性精神障碍。心理失衡包括人际关系、学习工作和恋爱婚姻等问题。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
重性精神障碍(重性障碍) 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内源性抑郁症、分裂-情感障碍等,其治疗原则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由于重性患者存在大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只有药物才能改善异常代谢对大脑的损害,消除其精神病理活动,让患者恢复理智,因此用药至关重要。心理治疗的作用在于改善患者的对立情绪,建立信任关系,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在患者恢复理智后,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消除“病耻”心理,对坚持治疗,恢复生活工作,至关重要。
轻性精神障碍(轻性障碍) 包括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等。其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轻性障碍患者同样存在脑代谢异常,所以用药仍然十分重要。同时,轻性障碍患者有一定的自知力,其发病及预后与个性特征和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心理治疗,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认识个性特征对疾病的影响;提高对环境压力、人际关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帮助患者识别负性自动思维,通过认知重建,进而改善负性情绪。
心理问题 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表现出郁闷烦恼、紧张恐惧、愤怒攻击等心理失衡。其治疗原则是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临时用药。心理问题者无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而是心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表现为心理敏感,应对方式不当,对环境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而产生的烦恼,药物不能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对有些求助者出现的失眠,情绪失控等症状,可以临时用药,在心理危机消失后,即可停药。
综上所述,要解决千姿百态的“心病”,不能靠“一方一药”,必须“治病循因”,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才不会茫然无措,才会有正确的治疗方案。
(摘自健康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