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梳理·改造·提升

2019-03-31师淼淼

湖南教育·C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减数表格算式

师淼淼

整理与复习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学会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便能形成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又能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培养梳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整理与复习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教学中,我们不断思考、完善,进行了多次磨课,力求这节整理与复习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是实践与打磨的主要过程。

第一次执教的大致过程如下———

一、复习导入

11-5=12-4=13-7=

14-6=15-9=16-8=

师:这些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说各自的算法,教师板书)

二、探索规律

1.整理退位减法表

师:20以内的退位减法需要整理,怎样分工合作才能整理得又快又好?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材料: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卡片36张;教材第24页空白表格)进行小组合作,然后汇报交流,完善板书。

2.找出表格中的规律

学生计算表格中的算式,说一说自己从这些算式中发现的规律。

3.师生一起总结竖着看、横着看和斜着看时这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

三、应用规律

1.哥哥有15元,妹妹有12元,都买9元的皮球,谁剩下的钱多?

2.今年哥哥5岁,妹妹3岁,他们相差多少岁?两年后哥哥和妹妹各多少岁?相差多少岁?

3.哥哥和妹妹有同样多的草莓,哥哥吃了5颗,妹妹吃了3颗,谁剩下的草莓多?

四、全课总结(略)

教后思考:

第一次教学实践,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在回顾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任何示范性的指导。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们拿到算式卡片后无所适从,一味地把注意力放在算式卡片的得数上,很少有人能进行有序整理,更谈不上发现算式的排列规律。教师卖力地进行引导,但是无济于事,学生对于算式之间的排列关系根本不清楚。由于在引导学生发现算式规律上耗时过多,教师设计的巩固练习无法呈现。

课堂放得过开,基本的教学任务没法完成,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开始梳理思路: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整理与复习课不能单纯复习算理、总结规律,应该设计一个有意思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没有学过分类整理,需要把36个没写得数的算式整理成表格,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整理知识并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应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基于这一思考,我们重新设计教学并进行了实践。

第二次执教的大致过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

师:昨天放学后,我碰到两个小朋友在体育用品店买皮球,聪聪带了15元,明明带了12元,他们买的都是9元一个的皮球。谁剩下的钱多?

生1:买同一种球,聪聪带的钱多,买完后剩下的钱也就多。

师:说得好,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可以用减法算,15-9=6(元),12-9=3(元),6>3,聪聪剩下的钱多。

师: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说出破十法、平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探索规律

师:刚才写出的两个算式中减数都是9,大家仔细想想,减数是9的算式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相应地贴出算式。

师:这些算式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生3:我先摆11-9,再摆12-9……最后摆18-9。

生4:我是从18-9开始摆的,后面的被减数都比前一个算式中的少1,最后是11-9。

師:除了这两种摆法,还有别的方法吗?如果没有,我们选取第一种摆法进行观察。仔细观察这一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说各自的发现)

师(小结):减数都是9,被减数增加1,差也跟着增加1。

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整理减数是8的算式吗?用同样的规律来摆,先摆哪一个?再摆哪一个?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整理退位减法表中的算式,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完善板书。

师:这个表格竖着看能发现规律,横着看或者斜着看,会有规律吗?

师生一起小结横着看和斜着看发现的规律。

三、应用规律(略)

四、回顾反思(略)

教后思考:

这次实践后我们发现学生在导入环节兴致高了。但课堂中的问题也很多:在反思知识的整理过程时,都是老师牵着学生一步步完成的,缺少学生的独立思考。表格整理耗时过多,导致学生的观察时间不够。横着看、斜着看得到的规律,都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巩固环节更是草草收场。

两次实践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放得过开,另一个是扶得过多。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放与扶的度?我们一边查找资料一边交流研讨,将第三次执教的落脚点定为:先引导学生整理出减数是9的算式,让学生从中体会整理的方法后,再观察:将算式有序摆放,会发现什么规律?待规律找到,最后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其余算式的整理。

第三次执教的大致过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师:昨天老师遇到两个小朋友在书店买书,聪聪带16元,明明带12元,他们都买了9元的《童话故事》,谁剩下的钱多?

生1:聪聪剩下的钱多。聪聪带的钱多,又是买同一本书,所以剩下的钱就多。

生2:我是用算的方法。16-9=7(元),12-9=3(元),7>3,所以聪聪剩下的钱多。

师:16-9=7,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5:因为9+7=16,所以16-9=7。

师: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方法。仔细观察16-9和12-9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6:它们都是减9,被减数的个位都不够减。

师:像这样个位不够减需要十位来帮忙的,是退位减法。这节课我们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复习,探索规律

师:20以内退位减法中减数是9的,除了这两个算式,还有其他算式吗?

生:11-9=2,18-9=9……

师:大家回答得都很踊跃,请你们把20以内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整理结果进行展示(如图1)。

师:你认为谁整理得最好?为什么?

生7:我认为第一位同学的最好,都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的。

师:你是说这位同学写的算式中被减数都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的。那第二位同学写得怎么样?

生8:有的没写,有的写重复了,也没有按顺序写。

师:像第一位同学这样,把被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有什么好处?

生9:按顺序写就不会重复,也不会漏掉。

师:看这一张(出示图2),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0:19-9=10这个算式不是退位减法。

师:说得对!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20以内退位减法中减数是9的算式,找齐了吗?

生11:还有10-9=1。

师:你想得真周到。上学期学的10减几都是退位减法,原来已经整理过,今天就不再讲。仔细观察这列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2:我发现减数都是9,被减数加1,差就跟着加1。

生13:从上往下看,被减数变大,差也跟着变大。

生14:从上往下看,减数都是9,被减数加1,差也跟着加1。

师:说得好!我们一起看看,这列算式中的减数都是9,被减数加1,差会加1,被减数加2,差也加2,被减数加3,那差呢?如果被减数加5,差会怎样?(课件演示,如图3)也就是说,这列算式从上往下看:减数不变,被減数加几,差也跟着加上几。

师: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减数可以是9,还可以是什么数?

生:8、7、6、5、4、3、2。

师:作业纸上减数写的是几,就请你整理减几的算式。还是按被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整理。

学生整理,教师指导。学生汇报,师生完善20以内退位减法表。(如图4)

师:整理减数是9的算式时,我们发现从上往下看,减数不变,被减数加几,差也跟着加几。你们刚才在整理过程中也有这样的发现吗?

生15:我们发现,减数是8的算式,从上往下看,被减数加1,差也跟着加1。

师:还有同学也发现了这个规律吗?举手示意。(学生举手)你们能边整理边思考,这是非常好的习惯,要坚持哦!竖着看能找到这些算式的规律,你觉得还可以怎么看?

生:横着看,斜着看。

师:(出示图5)横着观察,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读一读第一排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6:被减数相同,减数减1,差加1。

生17:从左往右看,被减数相同,减数变小,差反而变大。

师:“反而”这个词用得真好!其他横排也有这个规律吗?请任意选择一横排观察。

生18:我选第二横排,从左往右看,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小,差反而变大。

师: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出示图6)你们能把差是6的算式找出来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圈出算式)差是6的减法算式是斜着排列的。斜着排列的算式有规律吗?有什么样的规律?

猜你喜欢

减数表格算式
组成语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一起摘月亮
越长越矮的西西豆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