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刍议
2019-03-30李敬瑜李玲玲范纬世
李敬瑜 李玲玲 范纬世
【摘 要】在学生数理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大学物理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物理教学的体验,在教学设计和提问技巧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要求;特征;思维活动
众所周知的原因,进入三本学校学习的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面对这些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就是摆在我们这些职教人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商榷。
1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设计主要分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設计五个方面。
2 教学设计的特征
教学设计包括任务分析(教材、学情分析等,主要是分析问题、分析需求、分析差距),制定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选择教学策略(包括教学资源的运用、选用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板书设计与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现代技术、课时分配等),课前准备(包括预习任务,教具准备等),组织教学过程(容量、广度、深度合适,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既要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排列,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教学评价(包括布置作业等),课后反思(主要在检测基础上反馈、调整、修正,针对作业处理和后续教学),其中教学过程里面又包括导入环节,探究新知,体验发现,操练环节,知识巩固(或者说是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具有的特征: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最佳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经过四种思维活动:一是体验专家的思维活动,即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基本要求、大纲、教材和教参;二是体验学生的思维活动,即贴近学生实际,找准教学起点;三是激活自身的思维活动,即思考自己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四是整合课程的思维活动,即把专家、学生、自我的思维活动进行整合,创设具体的实践情境。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无论是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构思教学程序,还是选择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考评教学效果,都要充分展开这四种思维活动。
3 教学设计体现的教学理念
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在生活性、发展性。首先,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三种思维包括理论思维(以推理和演绎为特征,以数学学科为代表)、实验思维(以观察和总结自然规律为特征,以物理学科为代表)、计算思维(以设计和构造为特征,以计算机学科为代表)。这里的“世界”主要是指我们生活的客观物质世界。因此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是理工科教学的基本特征。其次,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要想真正出实效,还是需要走进课堂,进行真实情境的实际教学,使教学理念走向教学行为。理解是教学理念走向教学行为的起点。所谓理解,就是认识主体借助概念,通过分析、比较、概括以及联想、直觉等逻辑或非逻辑的思维方式,以领会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过程。教学理念要走向教学行为,首先要对课堂教学技能有一定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化是教学理念走向教学行为的认知延伸。它是指个人将物理规律认同并作为自己思想素养的一部分,是对抽象概念、规则的习得过程。
综上可知,现代教学理念对设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思想,教师应善于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积极推进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平台等创新,通过精心教学设计,上好每堂课,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展开自主探究的学习行为,在良好互动氛围下产生浓厚学习情绪,消除不良学习情绪,掌握更多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段作章.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过程分析——基于发生学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2,4.
[2]陈军霞.浅谈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J].新课程(下旬),2018,2.
作者简介:
李敬瑜(1986.3-),女,河北省保定人,保定市莲池区河北科技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