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改革的视角看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

2019-03-30何茜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时代改革

【摘 要】 党的政治领导力不仅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能力、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本领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等能力,还包括推动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文章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原由方面指出,改革是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改革的总目标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重要举措;从改革的动力来看,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是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新时代;改革;党的政治领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动力,也是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政治领导力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能力和定力,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本领和推动改革的能力等方面。[1]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和基本经验,特别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与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相互关系来看,改革是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改革的原由、目标、方向和动力等方面可以再现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从改革的原由来看,改革是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但还有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这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并且这两对基本矛盾也是非对抗性的;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相适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还有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这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需要通过推动改革来解决。因此,无论从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内涵来讲,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原由来分析,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内涵就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能力,还包括党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而全面深化改革正是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体现,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方向的具体实践。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我们说改革是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从改革的总目标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这表明新时代中国改革的基调已经确定:改革的总方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别的什么制度;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或根本路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经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推向前进。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总目标包括总方向(或根本方向)、根本路径(或根本任务)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路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的性质和最终结果,也决定了改革任务能否完成;改革的根本路径或根本任务对改革的总目标、根本方向的实现也有重要影响,它关乎到改革总目标能否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在新时代,不仅要巩固和坚持、而且必须毫不动摇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路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当代中国,如果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在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怎样确保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启示我們,在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必须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有特定内涵和特定要求的,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西方模式。首先,“国家治理体系”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治理体系,也区别于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而是“特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制度体系和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统一”。其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有特定的要求,“就是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特定要求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

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还是改革的性质及根本任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路径。

三、从改革的动力来看,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是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才能形成改革的强大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这也是我们党具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的强大能力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实践证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改革动力,才能完成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十八以来,我们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4]就是因为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改革中人民主体地相结合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勢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5]由于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建立一个权威性的领导机关,统筹协调各项改革工作。为此,中央成立了由习近平同志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有三项:一是负责全国层面改革方案的总体设计和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二是负责改革方案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三是督促改革方案的落地生根并见成效。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直接目的,即为了在推动改革中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能更有效地发挥;二是最终目的,即为了保证各项改革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和全面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不仅表明我们党创新了改革领导体制,而且空前加强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度。对新时代改革领导工作的加强,表明我党的政治领导力不断增强。正因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加强,十八大以来中央共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急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当今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难遇之大变局,在经济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已发生了有史以来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价值取向或改革的目的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要依靠亿万人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人民作为主体,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把群众智慧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充分调动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尽一切努力团结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这些积极因素汇聚成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这是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改革的强大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 何茜、何伟福.党的政治领导力核心要素及内涵初探[j].新西部,2018.12.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人民出版社,2017.13.

[3] 赵凌云、苏娜.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重要论点,http://gx.people.com.cn/cpc/n/2014/1217/c179665-23250666.html.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人民出版社,2017.5.

[5] 光明日报评论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n].光明日报,2018-10-27.

【作者简介】

何 茜,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新时代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