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教育

2019-03-30赵延磊

中文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学习习惯小学数学

赵延磊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上,心智都还未成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本文结合现阶段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1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比较重要的。学习习惯是指经过有意识的训练和潜移默化陶冶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自动重复的学习行为、心理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得学生在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由规律、由节奏的教学中获取知识。做为教育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生受益,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应该从早期开始抓住学生的生理特点,并加以发展。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为薄弱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数学知识,虽然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极强,但是很多学校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学生在对知识的接收时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其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其次,由于小学生本身课业较为繁重,加之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对其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学生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升。

2.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由于传统教学觀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导学生时,容易忽视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填鸭式”教学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学科本身就比较枯燥和复杂,教师如若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强项得不到发挥,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不到提高。传统观念下的教学方式,其创新性不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变得死板。其次,教师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精炼,甚至对知识的讲解不全面,学生在接收时就存在一定的误区。

3.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考核评价指标普遍存在重短期、轻长期的现象。大部分小学所运用的考核评价制度针对的是短期的任务目标。学生在短期内并不能做出良好的学术成果。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日益强化的短期量化考核对学生所带来了诸多负面作用,包括小学教师重成绩轻教学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教师创造性成果含金量偏低,学术成果重量不重质,这使得教学工作者把大量时间用在了应付考核、完成工作量上,一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失去兴趣和信心,对教学工作急功利进,不能潜心做学问。

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课前应要求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课前的预习,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初步感知,也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学生可通过预习,熟悉教学内容,且大致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在课堂上向教师发起提问,由教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解答。其次,在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复习,复习时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复习能增强学生记忆能力,学生及时地复习能使知识在头脑中得以强化吸收,利于学生对其他新知识的掌握。例如: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认识直角与角的大小》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对角的概念进行预习,遇到问题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形式,然后由学生依次站起来对自己预习中所学到角的知识进行初步讲解。然后在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此节课进行复习,在下节课对学生进行检测。

2.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教师可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注意身体坐姿,一个良好的坐姿,能使得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在听课过程中要求学生收好无关东西,保持安静,教师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其次,除了倾听之外,还要求学生要善于表达。出色的表达能力能使学生将知识内化,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对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的讲授中,教师可在课前收集一些简单的模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具体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倾听教师所举的例子,结合知识点对所欣赏到的实物进行表述,加强自身的表述能力。

3.创设情境教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习新的教学方法,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要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其次,教育者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青岛版二年级上册中《7的乘法口诀》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创设叠纸帕的情境,以“凯蒂是一位很好学的小朋友。她学会了缝沙包后还想学学其他的手艺,同学们猜一猜:这一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呢?”唤起学生思考能力,接着教师给出信息图(图中所示有一个七人小组在叠纸帕,每位学生叠七个手帕)由学生自习观察教材叠纸帕的信息图提出问题,教师再及时给予评价与引导。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模拟并讨论关于七的乘法口诀。最终,教师完善学生对七的乘法口诀的认知。将剩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内集中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能力。伴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革新,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得以锻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杜亚亚.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2]王海燕.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J].学周刊,2016(35).

[3]张昕.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J].学周刊,2018(18).

[4]张爱红.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学周刊,2017(34).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学习习惯小学数学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