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9-03-30吕平
吕平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一门基础学科,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条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已成为当代教学的主流。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重要性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提出几点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字: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1
郁达夫说,“人的情感,人的理智,这两重灵性的发达与天赋,不一定是平均的。有些人,是理智胜于情感,有些人是情感洋溢于理智”。理智胜于情感,我们称之为理性,情感洋溢于理智,我们称之为感性。无论是感性和理性,情感都是存在的。其中,“理性为感情所掌握”。要想培养学生对这个世界的理性认识,就必须从培养情感开始。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是本文的内容。
一、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语”即“说”,“文”即“写”,“语”和“文”合在一起就是将眼睛所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里所想的用语言和文字的形式表達出来,即“语文”。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语言能力,也能够培养文字能力。小学语文学习包括对于现代文学节选内容的分析、理解、概括,也包含了对于部分古诗词的掌握、背诵。学生学习课文和诗词时,除了学习一些词语和生字,也要去体会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例如学习《鸟的天堂》一文,学生学会“生字新词”,也会使用“陆续”、“笼罩”、“应接不暇”等词语造句,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真正含义,并且指导学生从作者的表达中认识到“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到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通过教师的情感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端正的态度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树立正确三观有着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虽然在小学语文中引入了新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对于学生而言,课文的学习就是写词语、写生字、背诵课文,古诗词的学习就是背诵并且会默写。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导致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出现“开小差”的情况。而且,教师在讲课时,通常都会先带领学生读一遍,然后概括段落大意、写板书,学生一直处于听课的状态,课堂参与度不高。再者,教师并不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选择性地布置家庭作业。无论是学习能力强还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作业都是相同的,如抄写词语、听写汉字等。虽然对学习差的学生有作用,但是对学习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生字新词”并且会熟练运用,重复抄写就没有了实际意义。
三、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之前,应当注重提高自身的情感修养。孩子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会不自觉地学习身边人的行为。例如,三字经中提到,“昔孟母,择邻处”,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搬了三次家,最后决定居住在学校附近,“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子对官员行为的学习,为孟子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情感修养,才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影响学生。而且,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学生受到教师的关爱,才容易敞开心扉,告诉教师自己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当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鼓励他,使他爱上学习。当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时,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情感教育。
2.深挖课本情感因素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还要深挖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得学生与书中的人物发生情感的碰撞,进而提升解读课文的能力。例如,朱自清的《匆匆》一文,开头就是一串排比句,接着就是四个反问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了一串排比句之后还使用了四个疑问句,作用是什么”,当学生表示自己不懂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排比,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使用疑问句”,要求学生带入自己的感情。此时,学生与作者产生情绪和感受的共鸣,从排比句中体会到了一种急切之势,从四个反问句中感受到了作者“迷茫、困惑和苦恼” 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深挖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因素,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3.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先创设一个情境,将学生从生活中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例如,学习《观潮》之前,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潮水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等潮——潮水来临——退潮”的景象。学生在等待的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心情就等同于观潮人期待潮水来临的心情;看到视频开始播放时,学生的心情就与观潮人看到潮水来临的心情一致;当视频播放结束,学生也就体会到了人们看到潮水退了的心情。之后,教师再对课文进行讲解时,学生就对课文中人们的心情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因此,创设情境也有利于实施情感教育。
4.结合实际
新课标要求学生会进行一些简单词语的书写,也要求学生将所学的表达方式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所以,教师也应当将情境教育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爬山虎,在课堂上对爬山虎的特点进行讨论。由于学生事先对爬山虎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更快地加入到讨论当中去。因此,教师提出“你认为爬山虎会生长在哪些地方”时,学生会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说,将情境教育与实际相结合,也是实施情景教学的一个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发展 、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有:一,教师应当提高自身修养。二,教师应当深挖课本当中所富含的情感因素。三,创设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结合实际生活以便于进行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吕立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5,(11):26-27.
[2]程勰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7,(09):225-226.
[3]边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研究[J].才智,2017,(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