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班主任的柔性管理模式开展

2019-03-30张嫔

中文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个性氛围

张嫔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不断提高。改变刚性管理模式,将柔性管理手段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建立正确且科学的班级管控模式,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更能让当代小学生获得有效引导。

关键词:柔性管理 班主任 氛围 尊重 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1

前言

班主任所做的班级管理工作既复杂又特殊,与学生个人身心发展有直接关系。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班级管理的需求。将柔性管理方式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将人性化理念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尊重学生,营造柔性管理氛围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落实柔性管理模式,需要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培养学生没目标,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权。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将传统的班级管理责任,从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以一定限度的授权,让学生认识到在自我管理中他们具有必要的责任。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人独大,学生受班主任控制。而在柔性管理模式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成长,自由管理。通过尊重学生的方式,让学生的核心素養水平得以提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会得以提升。自信心越来越强,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的工作是纷繁复杂的,如果每一件小事都需要班主任落实到位,那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很难提高。在应用柔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利用民主、自由的管理方式,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小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开放的环境中成长。允许每一位小学生有自己的个体优势,并通过发挥个体优势,参与到自我管理与班级管理中来,调动起学生的管理主动性。比如,一些小学生具有体育特长,教师可以将班级的体育事项交给这样的学生管理,让他们合理安排班级的体育运动内容。在学校组织运动会时,可以让这些学生作为班级运动会报名的筹划者。统计每一位学生的体育特长,并合理安排,为班级荣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些学生的读书意识较强,读书量较大。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班级中组织大家建立一个读书,促进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班级读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优势,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在班级生活中做自己喜欢做并能够胜任的事情。有助于班级文化活动的丰富,也能让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到肯定。

二、提倡民主,共建柔性管理目标

民主决策,是落实柔性管理模式的重要环节。与刚性的管理模式相比,民主是柔性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过去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说什么是什么,班级内的一切规则都是由班主任自主制定的。而学生只能根据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尽可能做到最好。应用柔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确立班级管理目标。这是柔性管理的必要前提,对班级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当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个合理的班级发展方向。确定方向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个方向,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以及班级的整体奋斗目标。教师所制定的方向一定要合乎情理,整体目标过低,会让柔性管理模式丧失优势,起不到管理作用。总体目标过高,会影响大多数学生的自我发展积极性,对于之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柔性管理的目标,应当是学生最近发展区周边可以达到的目标。学生看得见这样的目标,心理上能够接受,通过实际行动可以做到这样的目标。才能够激起学生努力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心理预设。柔性管理目标确定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我现在什么样子,可以做到什么样子,让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学习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近三次的考试成绩,结合考试成绩的变化,树立下一次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教师要求学生在下次考试一定要得到多少分,改变刚性的管理模式,让学生自己要求自己往往,能够让目标更快更好的实现。在其它方面,偈劳动,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劳动情况,确立未来的劳动目标,将勤劳作为个人品质。比如一些学生每周只打扫一次书桌,那么便可以建立起每周打扫三次书桌的目标,保持个人卫生的整洁。柔性管理目标应当涉及到方方面面,而教师设置的总目标就可以为获得本学期的优秀班级、文明班级、和谐班级称号等,获得学习进步奖,获得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奖等。

三、多元互动,促进柔性交流落实

柔性管理工作的落实过程中,离不开多方面的互动。这需要班主任通过个人工作时间和形式的调整,促进家校沟通。

首先,老师要利用家访进行沟通。家访,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互动的主要方式。班主任通过上门家访,能够展示出教师对孩子的重视。这对学生来说是激励,对家长来说是一种触动。不仅能够拉近教师和家长的距离,还能让家校关系更加和谐,促进教育合力的产生。家长对老师有了好感,便对学校对教育有了重视。能够在未来的各项活动中配合教师配合学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沟通。在网络化时代,家长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去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没有时间促膝长谈,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条件及时沟通。学校可以开设家校通班级,可以建立班级群,也可以利用电话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特别关注一些留守儿童或者离异家庭的孩子,多与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与孩子在网络平台上交心,能够帮助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和特殊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教师利用柔性管理模式。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成为积极乐观之人,才能让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佩.探析柔性思维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神州,2018,(31):169.

[2]刘吴娟.探析柔性思维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23):175-176.

[3]周丽华,刘勇.柔性管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4):766.

[4]刘登萍.柔性管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下),2017,(7):137.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个性氛围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