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生养成教育

2019-03-30朱粉琴

中文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育人

朱粉琴

摘 要: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关系学生终生的教育,是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初步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举止文明、遵规守纪、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直诚实、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有一句名言说的好“养成行为收获习惯,养成习惯收获性格,养成性格收获命运。”一个人如果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使他终身受益,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最好时期,正是因为孩子小学阶段年龄小,知识储备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过程之中,他们人格、性格、习惯的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到实效。为此,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采取孩子喜闻乐见的不同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强对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和培养,以便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1

一、言传身教,树立典范,榜样导引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做人的楷模,生活的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征服学生成为他们“心中的国王”,依靠的就是是高尚的人格、敬业的精神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其中高尚的人格是最为重要的,将给学生留下一生的财富。因此,所有要教师通过开展“修师德、练师能、铸师魂、树师表”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六要十八不准”等有关对教师的师德标准要求,对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不仅要做到,而且层次要更高,做的要更好。教师要语言文明,行为规范,仪表大方,要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化学生,以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良好教育。同时要及时树立学生中在生活、学习、卫生、行为习惯等方面表现好的身边同学作为典范,把优秀学生作为典范在全校通过校报、广播、板报等加以宣传,这样的典型生动、具体、突出、更富有激励性和教育性,鼓励其他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看齐,向他们学习,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点滴入手,强化教育,规范约束

俗话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此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有明确的认识,要全面树立为学生一生发展和幸福着想的教育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每一名学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大处着眼,小处切入,狠抓学生行为规范,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德育管理机构,使德育工作达到规范化、网络化、系统化,使学生言行举止、学习、生活都有集体的行为准则,从常规管理入手,严格按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仪容仪表、文明礼仪、卫生管理、学习态度、为人处事方法等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小事中做起,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去,政教处、值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校时的学习、卫生、行为、安全等方面要不断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进行通报,杜绝学生的侥幸、松懈心理,从而使其发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并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老师在养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要在小学这个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教育内容真正转化为现实健康成长和受益终身的行为习惯。

三、挖掘资源,拓宽渠道,形成合力

1.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

要以活动为载体,坚持适度性、自主性、思想性、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深入开展一系列有富有成效的养成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如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要对其强化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常识教育和实践训练,通过听儿歌、讲故事等不同的形式强化训练,使他们懂得:作为一名小学生哪些合乎他们的行为规范要求,是他们必须要做到的,哪些是不合乎要求是他们坚决不能做的,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让形式慢慢从道德意识、情感体验逐步过渡到意志、行为上来,通过这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反复训练、经常渗透、强化教育,使之行为向自觉方向过渡。同时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有意义的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讲究卫生教育和助人为乐教育活动等。还可通过有关养成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真正达到寓养成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熏陶自我教育的目的。

2.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設

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宣传栏的作用,为养成教育的培养做好宣传、鼓动,同时要运用能够凝聚学校精神的文艺作品感召学生。学校努力净化、绿化、美化校园,栽花植树,制作催人奋进的标语、名言警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清新怡人、舒适美丽、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用优美的环境熏陶学生,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有育人的功能,使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激励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

3.各方要形成教育合力

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干好的事,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学校要积极主动与社会相关部门、学生家长加强沟通联系,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拟定养成教育提纲,从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交往习惯、卫生习惯、自我保护习惯以及诚信习惯方面,严格要求,共同监督,尤其是家长要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学校、配合学校,不断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果,努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奠基工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必须从小抓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小事中抓起,持之以恒,狠抓落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