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2019-03-30敬雅兰
敬雅兰
摘 要: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对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总分馆制度,对于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以及功能发挥至关重要,本文以中江县图书馆为例,对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和发展途径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
关键词:县级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制度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01
引言
近年来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极高,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基础文化设施相继建立起来,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为广大群众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场所,所以公共图书馆也必须要承担相应责任。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让更多资源进入农村地区,惠及更多群众。总分馆制就是图书馆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一条必经之路。
一、总分馆制概述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是乡村文化事业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之间的纽带。总分馆制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指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之内,构建由统一的主管机构进行管理的图书馆集群,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和主管地位的图书馆被称为总馆,其余被称为分馆。在总分馆制度中,分馆与总馆之间属于隶属关系,不同的分馆涵盖不同的区域范围,总馆和分馆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形成全面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更多群众提供信息、知识、文献等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持[1]。
二、中江县图书馆概述
中江县图书馆始建于1978年,是四川省德阳市历史悠久的公共图书馆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图书馆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为群众开展多元化服务。一直以来,本馆本着“读者至上”、“服务大众”的宗旨,坚持“公益性为第一”的特色办馆方针,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文化服务职能,陆续开展公益讲座、读书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加,受到社会好评。除了对县城居民开展服务之外,还将服务范围延伸到农村,开办了 760个文化共享工程基础服务点和760个农家书屋、77个社区书屋、3个幸福书屋、3个职工书屋、3个流动书屋,配有一台流动图书车,定期将图书送到军队、社区、乡镇、学校,真正发挥了图书馆作为文化阵地的职能作用。
三、中江县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度是对图书馆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进行集中管理和充分利用的管理模式,对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馆也积极遵循文化部门的领导,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寻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企事业单位及乡镇领导的合作,实施以县总工会为试点单位,逐步推广,因地制宜,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策略,构建了以“县图书馆为总馆,3个城区企事业单位、4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为分馆,760个行政村(含社区)农家书屋为服务点,以及流动图书服务车为补充”的图书馆一体化网络,真正形成全面覆盖、均等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图书馆一体化配套服务效能和服务覆盖率,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目前本馆总分馆制建设已经取得实际成效,农村群众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厚,农村阅读体系也初步形成,很多群众在闲暇时间都会到基层图书室进行阅读。但由于各方面条件因素的限制,目前图书馆总分馆制度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总馆和分馆之间尚未实现“通借通还”。 未来必须要从多方面着手,让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度更加完善。以下是笔者对总分馆制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1.组织活动,调动群众积极性
随着总分馆制度的不断落实,分馆的建设也越来越成熟,资源越来越丰富。对此,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差异、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阅读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文化活动中。例如:乡书记、乡长等领导可以以身作则,给群众带头,现场办公,带动村干部、村民和师生们纷纷办证阅读;分馆工作人员要积极加强与持证读者之间的联系,多组织举办读书活动,让群众认识到阅读的趣味性、重要性,并且不断丰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把分馆部分藏书有计划地分到村级图书流通点,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吸引群众进行阅读;利用海报、墙报、户外标语横幅、灯箱、橱窗等宣传图书馆,给群众推荐优秀图书……这些活动都可以激发群众的阅读积极性,渐渐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提升乡镇分馆的服务功能
乡镇分馆是与基层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单位,分馆馆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技能,所以,要加大对分馆图书管理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乡镇分馆图书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素养,可以统筹管理村级图书流通服务点的日常工作,提高分馆的知名度以及服务功能。
3.提供免费服务,明确分工职责
目前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分工职责,形成清晰的发展模式,对总馆和分馆的位置进行明确之后,总馆与分馆就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在工作中进行交流沟通,分馆可以及时将基层的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反映给总馆,总馆要积极配合分馆解决各种问题,真正解决农村地区的阅读资源匮乏、图书服务功能低下的问题,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实现均衡发展。
4.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
图书馆转型发展,分馆的进一步建设,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社会力量的支持,尤其是在经费方面,图书馆必须要争取更多的资金,才能促进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由于某些乡镇财政收入不高,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不够,所以可以鼓励动员社会力量,让更多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出资出力,共同促进乡镇图书馆发展[2]。
结语
综上所述,总分馆制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随着县级公共图书馆不断发展,必须要不断完善总分馆制度,加强分馆建设以及分馆员工的培养与教育,提高分馆管理水平,对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惠及大众。
参考文献
[1]陈思安.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构建探讨[J].科技风,2016(11):92-93
[2]周萍,陈雅.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1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