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有积极心理暗示作用的网络话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019-03-30陈玉广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影响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摘 要】 具有积极心理暗示的网络话语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从他人暗示到自我暗示的转换。应在高校中开设相关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积极心理暗示;网络话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型的社交媒体相继出现,例如:微博、微信、QQ等。当代大学生作为相对较早就接触网络的一批人,对网络有更多的熟悉度,因此他们也就时常能够接触到网络话语,网络话语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网络话语能让大学生的心理处于更健康的状态,也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具有积极心理暗示的网络话语的概念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国内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介绍说:“科学证明恰当的使用心理暗示可以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建立乐观积极心态的作用。”心理暗示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能产生积极作用的心理暗示称之为积极心理暗示。

所谓积极心理暗示网络话语也就是指能产生积极心理暗示的网络话语,在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网络话语的时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暗示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主动去获得的一种网络话语,另一种则是指在他人的影响下取得的积极的心理暗示网络话语。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力量不足

当代大学生能很轻易的接触到网络,便也会让网络更加轻易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近几年来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开始开设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会有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面对学生数量庞大且易受网络环境影响的状况时,高校教师还存在力量不足的情况。此外,在一些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更多的是作为一门选修课,而不是所有学生都要上的公共必修课。这也就导致有些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显得有些力量不足。在高校中,也还存在着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在课程逐渐开设的过程中,存在教師素质不符合教学规范的情况,从而使课程教学效果处于消极的趋势中。

大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所提人格发展中的自我同一性的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如何让学生度过迷茫期、走出自我混乱的时期,从而找到自我,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这一时期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塑造的关键期,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的他们也在接受着多元的价值观,容易产生价值观混乱的情况,如何让学生在众多的价值观中选择正能量的价值观,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上这些表明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教育任务较重,但是相对来说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存在着不足的问题。

2、内容的时效性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90后”,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强大的信息共享的功能后,网络中的信息也是繁杂无序的状况,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好坏。同时,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对新事物具有较大的好奇心,然而网络用语处于一种不断变换发展的状态中,对学生具有双面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教授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在内容的时效性上有所欠缺。例如,大部分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都会经历一段迷茫期,但是迷茫的原因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也都会对这个问题有所涉及,但是在内容上,教师更多的是在分析以往的学生出现的问题上所设的讲课内容,而不是关注现在的学生正在经历的,比如在网游快速发展的今天,部分学生沉迷游戏,耽误学业。这样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着时效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开设的过程中,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较多,教师也更多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难以顾及到所有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影响作用也各不一致。

三、具有积极心理暗示的网络话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作用

1、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使用积极、正面的观念向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帮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去寻找动力。大学生在接触到网络时,虽然会接触到参差不齐的观念,但是学生接触到的积极的网络话语总能够让他们在这些网络话语中找到自我的价值。比如当学生在看到《那些看上去光鲜的人,过得并不比你容易》这篇文章,这里面的网络话语也触动学生的心灵。他们也许会思考付出与获得之间的关系,也许会想到自己其实不必羡慕别人过得比自己好,与其仰望别人的光鲜,不如做自己的掌舵者,积蓄自己的能量,终有一天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这样的网络话语能够给大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找到目标,并且为之而奋斗,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多增加类似的内容,利用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网络语言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2、促进从他人暗示到自我暗示的转换

积极的心理暗示除了他人暗示,还有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将我们的想法或所想达成的任何愿望,经由在心中不断描绘和想象已达成或是完成时的景象,去感受和体会已达成时的景象及内心感受,将目标或愿望灌输至潜意识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会无意识的接受自己崇拜、敬佩的人的语言行为的影响和暗示。当代大学生在广泛接触网络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到一些自己所敬佩喜爱的人的信息,这些人所传递的话语也是网络话语,而他们的积极的网络话语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更容易受他们所喜欢的人的网络话语所影响,并且那些积极的话语也会从不断的重复中变成学生自己内心的信念。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所形成的内心信念容易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变成了一种自我暗示。而自我暗示的力量通常是强于他人暗示的,这也就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具有积极心理暗示的网络话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具有积极心理暗示的网络话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开设相关的网络课程有利于解决教师力量不足的现实情况。学生常常接触网络,他们对网络的好奇心也较大,开设相关的网络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网络具有强大的互联共享性,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也就更容易解决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也能够让学生接受到积极的网络暗示话语。同时,由于网络具有共享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便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播放各个著名的心理学家的演讲,让学生在学习中也感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网络用语,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课外所接触到的别的网络用语对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在网络课堂上则应该更多的是采用积极的用语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和作用。

总之,积极的心理暗示网络话语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对学生心理发生作用的基础上,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行为发生变化。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见挫折困难时能够更加勇敢的去面对这些挑战。

【参考文献】

[1] 佟凤仙.积极心理暗示网络话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5).

[2] 刘小春.网络语境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应对[J]. 新西部(理论版),2016(12).

[3] 韩元平. 浅析心理暗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

[4] 秦莉. 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教育的影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0).

【作者简介】

陈玉广(1965—)男,汉族,河北霸州人,本科学历,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

猜你喜欢

影响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肾动脉支架术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劳动合同法视阈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