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焦虑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2019-03-30张晓田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焦虑新时代现状

【摘 要】 当代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焦虑的状况。该文通过调查大学生焦虑的现状,分析了造成焦虑的多方面原因。并提出解决大学生焦虑问题的对策:社会要为大学生克服心理焦虑采取对策;学校要重视为大学生克服心理焦虑采取多种对策;大学生自身要努力克服心理焦虑,参加运动,加强社交。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焦虑;现状;对策

一、大学生焦虑的现状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焦虑状态,组织学生在某高校进行了一项大学生心理焦虑状态的调查,调查对象是在校园随机抽查的200名同学。其中大一76人,大二45人,大三56人,大四63人。收回有效问卷190份。调查结果显示:焦虑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其中百分之三十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很焦虑,时常产生焦虑情绪;百分之四十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会焦虑;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少焦虑;在采访的过程中,没有一位受访者认为自己从不焦虑。由此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焦虑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品质的头号公敌。调查结果还表明,不同的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焦虑程度和焦虑原因也有差别。[1]

二、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原因

1、大学生心理焦虑的自身因素

进入大学,角色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这种适应的过程往往会引起大学生心理焦虑。

角色转变与身份转变,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随之变化,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需要时时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同时他们还需要处理好与其他社会个体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个人自身条件的不同,社交所带来的焦虑程度也会有差距,有的人可能从小就喜欢与人交往,享受社交带来的乐趣,对于这些同学大学社交所引起的焦虑可能不太明显。然而,还有一些人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相处,而社交又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这时,这些大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焦虑。[2]

专业的学习也是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的又一原因。对于专业的把握和认识不全面,而随着学习的进行,一些大学生会对所学专业产生怀疑,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所学专业,找不到专业中的兴趣点,甚至开始质疑专业的发展前景。这种焦虑感在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中最为普遍,简单的总结为:大一学生的这种心理焦虑来源于大学专业化教育对中学阶段全面素质教育的冲击,大四学生的焦虑是不知道如何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体现自己的价值。

个人经济问题也是焦虑的原因之一。大学阶段,学生还做不到经济独立,但是一般都需要自己掌控个人一个阶段的经济大权,许多人并不是个合格的经济管理者,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花费,到最后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从而产生心理焦虑。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还不能为本身就并不富裕的家庭分担经济责任,产生不安和焦虑的心理。无论是哪一种经济因素引起的焦虑问题,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和大学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网络这把双刃剑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同学获取信息。同时也使许多大学生对网络和手机等电子产品过度依赖,一些人只要离开了网络就会感到焦躁不安,或者沉迷于网络世界而不能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从而造成进一步的困扰和焦虑。例如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面对考试和其他种类的考核时产生更多的焦虑。

恋爱也是让大学产生心理焦虑的重要原因。这种焦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恋爱的大学生来说,如何维持与恋爱对象之间的感情,如何增强双方间的信任,如何减少矛盾,如何处理好恋爱和学业之间的关系等,本身就是困扰着大学生情侣的问题,处理不好的话往往会导致心理焦虑。其次,对于没有恋爱的大学生来说,对爱情的渴望往往也会产生焦虑的心理感受,特别是当看到别人出双入对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恋爱问题产生的焦虑已经成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网络上也时常曝出由恋爱引起的悲惨的后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大学生心理焦虑的环境因素

进入大学,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社会,相比于中学生,大学生的心理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另一重要方面。

刚进入大学时,同学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那个时候,大家并没有感受到来自其他人的压力,随着时间推移,如果有人在不断地努力学习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周围的人就会感觉到一种差距,而这种差距会让人感到压力,进而产生心理焦虑。调查结果表明,这种焦虑在知名的高校中更加的明显,因为在知名高等院校,竞争压力会更大,一些同学很难接受从高中班级的优等生到大学班级普通一员的角色转变。

大学生接触到的人和事,遇到的问题要远远多于中学阶段,中学时,学习成绩似乎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唯一。在大学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独立处理问题以及与他人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思考、与人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妥协以及处理矛盾。有时会产生焦虑情绪。

自全国的大学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就社会大环境来说,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万里挑一的人中龙凤,最新的数据表明,2018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达到820万,进入新世纪后,连續十七年保持增长趋势,而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就业岗位远低于这个数字,这样看来,大学毕业生成为社会中面临失业危机的弱势群体,“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大学生,对前途的迷茫会使大学生的心理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大学是学校与社会的过度,来到大学,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并未完全定型,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感叹着学校里学习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对社会的物欲横流、灯红酒绿嗤之以鼻。这种心理往往会使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对于自身来说,肯定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和焦虑。

三、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处理对策

大学生焦虑的应对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普遍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也应该发挥其重要的引导教育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学生自己去克服焦虑心理[3]。

1、社会要为大学生克服心理焦虑采取对策

大学生终将要进入社会,所以社会有义务让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克服焦虑心理,以保证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首先,社会在选拔人才时,不应该只着眼于当下,而是应该看到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潜力。相比于没有经历大学教育,更早进入社会的人群来说,大学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进入社会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价值很难在一时体现出来,这时,需要社会给与大学生足够的耐心,让他们去成长和进步,不能以一时的成败而放弃对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培养。另外,整个社会的风气也需要得到改善,不能让贪污腐败、物欲横流、骄奢淫逸等不良的风气成为社会的常态,让大学生对进入社会产生畏惧感,从而感到焦虑。当然,相反的,只有通过年轻人不断地向社会注入新的正能量,才能改善社会整体的风气。

2、学校要重视为大学生克服心理焦虑采取多种对策

大学的工作中心应该是教学,学校应该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的“三风”建设。近些年来,许多高校的工作目标发生了偏移:高校扩招现象使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滑;一些所谓的学校排名、专业排名让高校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了学校规模建设、硬件条件建设中而忽略了基本的本科教学,对老师的评价更多地取决于老师的社会地位、科研水平,而与其教学水平关系甚微,大大降低了大学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使得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生很难在这种氛围中有较好的收获。因此,大学应该成为提供学生优越学习条件的“象牙塔”,引导学生产生新的思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中来。

另外,大学应该支持并组织一些积极向上的学生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释放学习中的压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体会取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会和其他人相处和合作,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心理焦虑,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还应该积极开展主题讲授与专家讲座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快速找到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节奏,迅速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能够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并试图去解决它。另一方面通过专家讲座,加大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当前所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门课题,用资深教授和专家们丰富的社会及科研经验来充实大学生的思想。

3、大学生自身要努力克服心理焦虑,参加运动,加强社交

为了克服心理焦虑,社会和学校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帮助,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本身来克服焦虑。能够减少压力、放松心情的方式有很多,学会自我克服焦虑,调节心理也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运动是克服焦虑的好方法,运动可以锻炼身体,研究表明,一直处于焦虑状态的人身体状况也会受到影响,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产生疾病,在运动中身体可以得到放松,缓解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2]另外,在运动的时候,转移了注意力,放松了自己的心情,当心绪调整好后,再次投入到困扰自己的问题当中,往往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加强社交,克服独处。如果变得孤僻,不与人沟通,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扛着,就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所以大学生应该学会互相倾诉,向别人诉说自己的苦衷,当然,当别人有需要时,也应该学会倾听,给与别人安慰和解决问题的建议[4]。可以相互分担压力,也认清焦虑是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问题,是成长中的必经路程。

转移注意力,如果常期熬夜玩游戏,生活作息不规律,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使自己产生焦虑心理,这时就需要通过室外活动或者加强与人交流转移注意力。所以大学生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作息时间,拒绝沉迷于网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缓解焦虑至关重要。

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个人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和社会角色过渡期,如何平稳度过这个时期一直是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当今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会产生很多令人焦虑的因素,大学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卡,需要培养克服焦虑、战胜焦虑的能力,这既是为国家发展进行人才储备的需要,也是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柳絮. 大学生焦虑现状调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278-279.

[2] 葛丹丹. 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象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东南大学,2017.

[3] 熊苏春等. 大学生焦虑根源及其应对策略[J]. 教育學术月刊,2009(03)68-70.

[4] 张运生.自我意识团体辅导克服大学生焦虑情绪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4(03)348.

【作者简介】

张晓田(1987.10—)女,汉族,河南禹州人,助教,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焦虑新时代现状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