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探析

2019-03-30汪莹林益贤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效能思想政治教育

汪莹 林益贤

【摘 要】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从大学生心理需求、推行渠道、因素挖掘等方面出发,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以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怎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但是,在当今的社会,多元文化纷纷涌现,各种文化思潮互相撞击,社会形态日趋复杂而多变。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和日新月异的多元社会文化的夹缝冲突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日益纷繁的社会现象,高校思政教育者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教育大学生,带领大学生健康成长,亟需我们的思政教育充满生命力、感染力和时代魅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是我们意蕴深远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社会环境生长的丰厚土壤。无论是明鉴历史,还是涵养当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从一方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涵养着多样元素的思政教育资源,思政教育则凸显了中华的传统价值观念对道德理念的诉求;从另一方面看,思政教育的重要指导地位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证和支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想要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时效性,提高思政教育的魅力,必须追本溯源,将基础根植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肥沃土壤中。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视域,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着手。

一、了解大学生接受传统优秀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需求

在当今多元社会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大学生的思想错综复杂,呈现出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大学生从小接受文学熏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认知,成长中受其影响深刻,高度认同其当代意义和传承价值,并普遍支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理性认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前提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希望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来教化学生,应该必须充分了解受众——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他们对什么认同,他们对什么存在误解以及他们有何诉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实事求是,尊重每个學生的差异,主动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能够从大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观察问题,如此,才能解纾高校在传统优秀文化视域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内蕴的困惑。通过对学生的有力温暖回应,帮助学生们解疑释惑的过程,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的过程。

二、把握大学生易于接受的传统优秀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行渠道

只有从整体宏观把握思政教育环境,整合汇集教育资源,尊重并利用认同的规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取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需要实在,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能够有所体验和接触,要接地气、有温度,不能凭空建高楼;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讨论环境,唤醒大学生的思考和共鸣;要将思政教育的理论框架放在合适的语境中解释,引发大学生的讨论和感悟,从而产生思想火花、凸显理论魅力。

三、梳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丰富内容能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和素材,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能指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知行合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教和枯燥晦涩的咬文嚼字上,付诸行动,在实践中体悟、思考和收获。同时,实践要建立在现实意义的基础之上,要和当今中国时代的大环境相匹配、相契合,密切关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社会痛点。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才能实现,才能真正培养出心系国家、心系人民,胸怀广阔、肯干实干、积极阳光的德才兼备的青年一代。

四、营造中华传统文化浸润的大学校园环境

好的环境能熏陶人、影响人、塑造人。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内、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融洽相处,身正为师,尊师重道,师生有爱,学校凝聚力强,才会有好的思想教育基础。老师要传道授业,不仅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要关爱学生的心灵成长,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校园的硬件环境上,学校也可以花心思在学习走廊、图书馆、电梯、宿舍楼等地方,布置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图画、名言等;在校园的软环境上,各个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特色,申报富含传统文化因素的校园社团文化品牌活动,打造“一院一品”;学生社团和班级的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来丰富文化环境。

五、传递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正能量

在充斥着多元价值观、压力大、焦虑深的社会,当代学生的心灵需要滋养。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智慧精髓博大精深,可以抚慰人心,传递正能量,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地挖掘、学习和运用。讲“仁爱”,奉行儒家核心思想,追求宽仁慈爱,与人为善、宽容待人、关爱他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讲“诚信”,为人处事真诚、不做假,实事求是,信守承诺。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诚”是一种美德。言行须循天道,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

无论是在平时的评奖评优、入党推优等环节中,还是毕业后助学贷款的按时还款,都需要大学生们加强诚信水平,提高道德修养;讲“正义”,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公平公正。当代大学生心中充满正义的热血之情,才能飞扬青春、积极进取。存正义之心、行正义之事,才能在步入社会后、在各行各业中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出力。重点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文化打动人心,提升家国情怀和道德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洪流中一块绚丽的瑰宝,扎根深厚的历史土壤,富含优秀的价值因素。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提升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永福.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以福州大学城 10 所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20-124.

[2] 李国娟.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15.4.64-66.

[3] 周苏娅.对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5.98-99.

[4] 巴晓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72-74.

[5] 闫娜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2010.

[6] 王威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

[7] 陈继红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与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8] 张祥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2008.

[9] 何慧星,卿涛.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

【作者简介】

汪 莹(1985—)女,汉族,浙江湖州人,温州医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效能思想政治教育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教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