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

2019-03-30叶宗梅林邦辉

科学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

叶宗梅 林邦辉

摘要:新形势下的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有效结合能够一改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大大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前进。水利施工单位只有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才能不断地开拓市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对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对现代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十分重要,对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更加全面,使工程项目质量得到更好的监督,有效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由于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未来发展中,降低信息技术的低水平重复开发等情况,开发出适用于我国水利工程发展实际情况的,具有高端技术水平的应用软件,使其能够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快速发展。

1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1 管理工作更加全面和精细

采取信息化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其对于一些施工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均能达到更加全面和精细,对于其中的施工技术要求能及时做出评估,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整体的质量控制,从而使得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由于水利的实际施工比较复杂,其工期以及投资规模均比较大,对其进行信息化技术管理后,将使得其资源得到最大可能的优化配置,使得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降低财力、人力支出,从而较好地控制建设成本。

1.2 质量监督更及时

由于水利工程均属于一些比较特殊的项目,其在施工中可能存在较多的安全以及质量隐患。那么,信息化技术将会使得这些问题变得更加透彻,从而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处理。例如,信息化技术可对水利项目建设中的地下、水下的施工进行高分辨率的磁共振,从而从其成像中判断施工的完整性;还可以对一些病危水库、桥梁等进行成像检查,分析其具体的病害所在。

2 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

2.1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优化工程设计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设计作为项目的灵魂,同时也是施工的依据,在设计环节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优化水利工程仿真系统与计算机设计系统。利用仿真系统规划水利资源,并且形成多种有效的工作方案,然后再对这些方案进行对比与研究,最后再选出最佳方案,以降低设计损失;计算机辅助系统利用国外先进的软件与技术水平实现,该系统包含造型渲染、设计方案等,通过对整个过程进行比较、审核与计算,在规划设计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情况下,完善技能设计工作。

2.2做好监管,严把质量关

质量作为整个工程建设的灵魂,它关系着工程发展。新型电子技术能弥补传统水利水电管理的不足,信息监测早在工程设计环节就能对工程需要的半成品、原材料型号与规格进行录入,通过强化监控,坚决不适用不合格的材料与不符合规定的承包单位,杜绝将不合格的配件、材料应用到建设中。结合实验仪器,规范不同工序的操作流程,其中包含混合料配合比与材料性能,并且做好控制点复核工作,以保障相关结果的科学性与精确性,然后再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试件养护,以保障工程质量。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监管,及时帮助工作人员做好整改工作,以杜绝隐患产生。在严厉的控制下,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严肃对待。

2.3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做好进度控制

在工程开动前,做好测绘工作,以完成地貌抄测。通过GPS全站仪,整合相关软件,以消除天气、地形等印度对施工管理的影响。另外,管理人员可以每天到现场进行视察,结合进度数据与软件系统,和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尽早发现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偏差,并且利用模型找出影响因素,以及时采用措施进行弥补,对施工进度进行最有效的监控。

2.4准确界定信息化的功能与发展方向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所采用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水体在水网中的流动特征与其他物质在媒介中的流动过程有明显不同。因此,水利工程所涉及的信息化内容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系统迥然不同。水利工程之所以要采用信息化,是在水资源合理应用的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的功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在能够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及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人力资源,节约成本。水利信息化从最初的目标设计、规划到后期的施工、管理,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水利工程需要信息化建设,但不应把追求高度信息化作为发展目标,否则将导致投资回报率低,造成资源应用不合理,还将使管理费用增加,没有现实意义。在水利信息化系统创建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持高效、简约、实用的设计准则。

2.5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

目前,要大力推进施工管理三个控制过程(进度、质量、成木)相关软件的应用。如在进度控制方而,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资源调整和时间优化,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在质量控制方面,利用质量管理软件进行质量控制具有处理时间短、结果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工艺控制软件方而,应进一步优化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基坑设计与计算、工程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大型构件吊装自动化控制、管线设备安装的三维效果设计等应用软件。

2.6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信息资源共享

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难以实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资源信息的不共享,由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完善,地区并没有完善的水里基础设施,这就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收集并不能实时共享,因此造成水利工程建设的滞后性。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我国水力工程建设当中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高效投入,增强网络的建设,确保可以实时共享水利工程信息资源,进而加快对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同时对我国水利工程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分析,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

2.7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在职人员的再教育

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所以,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也是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工作高效、协调进行的基础。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另外还要加强对基层水利职工技术管理意识与信息技能的培训,即在教育,使现有的信息管理层跟上时代的进步,同时提高现有的管理层人员的工作素质。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有计划的让在职人员去相关的大专院校进行培训,从而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来提高信息管理的技术。

总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信息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它的特点是科学技术含量高、学科交织且跨度大、涉及内容广泛。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也快速走进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信息化系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设计和实现得到了快速发展,成果明显,形势喜人。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是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和水利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也是其发展程度的标志,同时也是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关键措施。

参考文献

[1] 徐杰.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32)

[2] 欧真理.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展望. 2016(06)

[3] 单瑜清,王慧敏. 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探索[J]. 建材与装饰. 2018(01)

[4] 王清华,刘利荣,袁丁. 探讨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 科技与企业. 2015(20)

(作者单位:福建领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向水而生
月“睹”教育信息化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