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段浸种法在盐碱地直播早稻上的应用

2019-03-30周红海汪少敏郑华章应小军陆军良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盐碱早稻生育期

周红海,汪少敏,郑华章,应小军,陆军良

(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浙江 余姚 315400)

两段浸种法技术主要利用水引发技术引导种子对逆境的抗性[1]。在使用氰烯菌酯浸种之前,先行对水稻种子进行清水浸种引发,从而降低水稻恶苗病常用药剂氰烯菌酯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2-3]。水引发的抗逆性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水稻种子在水引发条件下还具有抗盐碱等特点[4-6]。因此,在本试验中,两段浸种法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即提高直播早稻在姚北盐碱地的抗盐碱能力。采用两段浸种法后,增加了种子在水中的时间,因而也提高了水稻发生恶苗病的风险,因此本试验的第三个目的是调查在盐碱地采用两段浸种法后恶苗病的发生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余姚市小曹娥镇佳云村西兰花专业合作社进行。

参试水稻品种有甬籼15、中早39和中嘉早17。用于常规浸种处理的中早39由余姚市种子种苗站提供;用于其他处理的中早39种子来自上年恶苗病发病严重的田块,室内鉴定的株发病率12%。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置3个处理:常规浸种;两段浸种;未引发浸种。另设中早39干种子处理。

常规浸种,干种子在2 000倍氰烯菌酯(25%亮地)浸48 h,捞起后催芽至4月29日播种。两段浸种,4月26日9:00将种子浸于清水(水量以没过种子为准),遮光,室温16~24 ℃;4月27日9:00捞起沥干,15:00将种子浸于2 000倍氰烯菌酯(25%亮地),遮光;4月29日15:00捞起,沥干后当天播种。未引发浸种,4月27日15:00将干种子浸于2 000倍氰烯菌酯(25%亮地),遮光,4月29日15:00捞起,沥干后当天播种。干种子,不做处理,于4月29日下午播种。

所有处理播前用好年冬拌种防雀。常规浸种处理667 m2播种量6.5 kg,其他处理5.0 kg。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表1表明,3个水稻品种两段浸种处理的生育期比未引发浸种处理的生育期均提前1~3 d,全生育期相应减少,但是比常规浸种处理的生育期要迟1~3 d,这应该是由于常规浸种处理在播种前进行了催芽的缘故。

表1 两段浸种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2.2 经济性状

表2表明,有效穗同品种两段浸种处理的比未引发浸种处理的高;除中嘉早17外,高于常规浸种处理。甬籼15、中嘉早17、中早39两段浸种处理667 m2的有效穗分别为21.03万、17.17万、23.61万,比相应的未引发浸种处理分别高16.7%、17.7%、25.0%,比相应的常规浸种处理分别高8.5%、-21.6%、7.9%。干种子播种的中早39的有效穗20.60万,比未引发浸种的中早39多9.1%。

表2 两段浸种对水稻的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除中嘉早17外,同品种两段浸种处理的比未引发浸种处理的高。甬籼15、中嘉早17、中早39两段浸种处理的每穗总粒数分别为127.6、189.0、109.8粒,比相应的未引发浸种处理的分别高1.7%、-8.8%、10.3%,比相应的常规浸种处理分别高1.2%、33.8%、13.5%;甬籼15、中嘉早17、中早39两段浸种处理的每穗实粒数分别为119.8、173.0、105.2粒,比相应的未引发浸种处理分别高2.2%、-6.4%、12.0%,比相应的常规浸种处理分别高1.7%、32.5%、19.3%。干种子播种的中早39的每穗总粒数为102粒,比未引发浸种的高2.4%;每穗实粒数95.5粒,比未引发浸种的高2.4%。

2.3 产量

表2表明,所有处理中,同品种引发处理的产量均高于未引发的处理,引发处理的产量(除中嘉早17外)高于常规处理。甬籼15、中嘉早17、中早39两段浸种处理的667 m2产量分别为593.7、493.4、478.8 kg,比相应的未引发浸种处理分别高36.6%、15.0%、6.6%,比相应的常规浸种处理分别高10.4%、-10.5%、5.3%。干种子播种的中早39的产量为457.2 kg,比未引发浸种和常规处理的分别高4.1%、2.7%。

2.4 恶苗病

根据田间观察,除干种子播种的中早 39 有极少数植株发生恶苗病外,其余处理均未发现恶苗病。与室内鉴定12% 的发病率相比,这很可能得益于高盐碱对病菌的杀灭抑制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从每穗粒数和产量看,使用氰烯菌酯浸种对直播早稻的生长抑制作用是比较明显的,这也与我们前期在室内研究的结果相符。与未引发浸种相比,两段浸种法在本试验中有普遍效果,主要表现在生育期提早、有效穗增加、产量提高、用种量减少(减少23.1%)。两段浸种法与同品种(除了中嘉早17)的常规浸种处理相比,其效果不仅表现在上述 3 点,还表现在更大的穗形和更多的每穗实粒数上。采用两段浸种法没有明显增加直播早稻恶苗病的发病率,相反,在高盐碱土壤条件下,恶苗病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除上述优势外,两段浸种法采用早稻盲谷直播,不仅节省了人工,还降低了催芽阶段由于温度控制不当造成对芽谷质量损伤的风险,同时使机械直播的应用面也得到拓展。

中嘉早17在本地区非主栽品种,在主栽品种中早39、甬籼15上应用两段浸种法进行直播前处理的技术在姚北沿海盐碱地有推广的价值。但是由于缺少不同盐碱度与应用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数据,在进一步推广之前,还需要在姚北沿河不同盐碱度的土壤条件下进行试验;同时,为了使该技术的应用面更广,还需要在不同稻区、机插稻、晚稻上进行更加深入的试验和研究。

猜你喜欢

盐碱早稻生育期
早稻迎丰收
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外源H2S供体NaHS浸种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