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金融资金“脱虚向实”,将建立“敢贷、愿贷、能贷”机制
2019-03-30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2月25日下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介绍,经过两年努力,各种金融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金融风险从发散状态转向了收敛状态,也基本遏制、转变了金融资金脱实向虚的局面,使更多的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也使得影子银行的野蛮生长和房地产金融的过热结构性去杠杆达到预期目标。下一步将紧盯不良贷款、中小银行保险机构、影子银行、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等几个重要风险领域。
据介绍,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改变过去年均增加10个多百分点的势头,去年以来趋于稳定。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两年来这类高风险资产规模共缩减约12万亿元。结构性去杠杆也达到预期目标,两年来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48万亿元,为新增信贷投放及时腾出空间。
“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进展,很多风险的隐患还没有完全消除,前期的化解金融风险措施和成果也需要进行巩固。这一点我们是非常清醒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要打好攻坚战,同时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王兆星表示。
过去两年,银行业保险业坚决清理整顿脱实向虚、以钱炒钱活动,金融生态逐步好转,银保监会针对银行业保险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118项监管制度补短板项目。“对‘有照驾驶’但属于‘违规驾驶’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对那些‘无照驾驶’非法从事经营活动、属于违规逃避监管的,包括影子银行、网络借贷进行了专项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王兆星说。
据了解,下一阶段,银保监会将始终紧盯几个重要的风险领域,主要包括不良贷款、中小金融机构、影子银行、房地产、地方债等领域。一是继续加大力度处置银行机构的不良资产,同时要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增长。二是要时刻注意防范中小银行保险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三是继续紧盯进行监管套利、加通道、加杠杆的影子银行活动,包括同业投资、同业理财、委托贷款、通道类信托贷款等业务,进一步巩固前期治理成果。四是继续紧盯房地产金融风险,要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继续实行审慎的贷款标准,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带有投机性的开发和个人贷款,防止房地产金融风险出现大的问题。五是继续和有关部门配合,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的处置工作,特别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处置。
针对近来聚焦的缓解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在调研当中发现,一些金融机构服务创新不足,因为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是银行保险机构往往“垒大户”,不太愿意下苦功夫,“等客上门”这样恐怕不能解决小微企业的需求。
同天,银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23条措施。
这五个方面包括: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公平精准有效开展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着力提升民营企业信贷服务效率,从实际出发帮助遭遇风险事件的民营企业融资纾困,推动完善融资服务信息平台,处理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加大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监管督查力度。
在“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方面,银保监会提出,商业银行在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中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业务权重,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对服务民营企业的分支机构和相关人员,重点对其服务企业数量、信贷质量进行综合考核,提高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对民营企业贷款增速和质量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及在客户体验好、可复制、易推广服务项目创新上表现突出的分支机构和个人,要予以奖励。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扎实推进普惠金融,持续加大民营、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供给,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周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