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言语咨询技巧初探及在大学生交流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29杨娇丽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结论

杨娇丽

摘要:人们在生活中通过会谈实现双方信息的交流,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信息传递总是同时通过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来实现。言语信息交流是交谈双方通过理解表述的语言内容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而非言语表达往往包含着不亚于语言内容的大量且重要信息,对于交流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查阅非言语咨询的相关理论与技巧,探究其对于咨询师和当事人在咨询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最后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生活,通过问卷调查,探究心理咨询中非言语技巧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运用,最终根据调查结果对上述研究问题进行整理与总结。

关键词:非言语技巧;研究调查;结论

一.什么是非言语信息

非言语信息包括姿势、表情、语音语调等多方面因素。心理咨询作为具有特殊目的的交流过程,本身是咨询师和当事人的人际互动,非言语行为在心理咨询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相比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传达信息存在独特的不可替代性。非言语信息有时是言语信息的重复或补充,有时则与言语信息不一,迫使信息接受者在混合信息中的言语与非言语部分之间做出正确判断。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人类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非言语技巧的不仅可以有效应用于他人沟通、更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了解对方的感情,传递必要的信息。本文将从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声调、手势四个方面介绍非言语行为传递的当事人的情绪。

1.面部表情传递信息

从脸上可以读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可以让我们对其有更深的了解。实验证明,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例如,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口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前额能提供惊奇的信号,眼睛、嘴和前额等对表达愤怒情绪比较重要。

咨询师通过观察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来帮助验证自己对来访者的推断和猜想是否被接受。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他的面部表情,综合考虑眼耳口鼻等部位变化以及与其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综合判断来访者真实的心理状况。

2.眼神传递信息

由于目光接触在情绪传递中的巨大作用,往往一个眼神胜过千言万语,蕴含丰富的情感信息,所以眼神交流对日常交往生活也重要的现实意义。

眼神不仅传递了个体的情感信息,其本身就带来一种强大的压力。咨询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影响当事人的感受,进而影响咨询关系。心理学家梅里比安说:“一个人看谁的时间越长,表示越是喜欢他(她)。”所以对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不可长时间地盯住对方眼睛,因为眼神能激发人体内强大能量,直视对方会促使交感神经变得活跃,瞳孔放大,对方会产生恐惧或不安感。

3.声调传递信息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音色音调,说话时都带有强烈的个人属性,借助节奏、速度的快慢可帮助自己表达感情,释放内心情绪。咨询师通过声音特征侧面了解来访者的信息。如来访者说话声音很大,且音调很高、节奏快时,可能表达了他的烦恼、焦虑;而他的声音变小变弱可能说明此时心情不愉快或失望。

4. 手势传递信息

非言语行为中与咨询关系最密切的是另一个指标就是手势。垂直的手部运动是评估当事人对咨询师的满意度最有效的标志,咨询关系良好时,咨询师的微笑更多,伴随更丰富的手部动作。

手势传递的信息量绝不亚于正常人用言语传递的信息量。如拇指、食指围成圆,另三指往上翘的手势表示OK,即“好的,没问题”。弗洛依德认为,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他则会用指尖说话。非言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大大超出有声语言。了解它们传递的信息将有助于我们的判断和交流的深入。

二、应用研究调查

本次调查目的是探明大学生群体对于非语言技巧的认知程度及应用情况。大学生群体处于社会角色转型期,对于沟通技巧有迫切需求及困惑,本次调查选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8所高校,调查通过微信、QQ、百度贴吧等社交媒体向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5份,通过筛选,我们对满足条件的196份问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1. 沟通对象

大学生沟通不顺利的情况多发生在与父母、朋友之间,亲戚、舍友次之,兄弟姐妹、恋人之间较少,与老师、上司之间交流不顺利则少有发生。

以上数据说明熟人关系和与长辈的沟通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痛点,熟人关系双方的沟通多来自于场景或情境限制,在此基础下,双方必须根据交流情况作出调整和反应,熟悉和应用非语言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同理,与长辈之间的沟通由于人生经历的巨大差异,进行有效的沟通也需要非语言技巧的辅助。

2. 应用情况

大学生在沟通中,大部分时间会注意到对方非语言表达的变化,但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很好的有意识地去观察对方的非语言表达。

3. 性别差异

按性别百分比可以看出女性中有更多的人选择会观察沟通对象的非语言表达,整体上观察意识高于男性。

4. 視线变化

接近一半的大学生在沟通时不会选择与对方对视,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对于对方视线变化并不能作出很好的回应,反而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回避视线交流。

5.其他非语言技巧应用情况

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什么时候会提高声音音量没有意识;近半数学生会使用语言特征向沟通对象表达情绪;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在对话时出现口误、词语重复等现象没有意识;极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最近的沟通过程中出现过沉默现象,但几乎没有人有意识辨认沉默类型;大多数学生会借助肢体语言,也承认自己会使用肢体语言表达情绪;近半数学生经常使用的肢体语言是手势;大部分学生会意识到沟通过程中对方手势的变化,极少人会根据对方的手势变化改变自己的对话方式或对话内容。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在对话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控制面部表情来表达情绪。

三、调查结论

1.大学生的沟通问题多出现于熟人关系和长辈中。

2.三分之二的大学生会有意识地观察沟通对象的非语言表达。

3.女生对非语言技巧的应用较好于男生。

4.大学生能很好意识到沟通对象视线变化,如移动方向、眨眼次数等。

5.大学生会意识到沟通对象肢体语言的变化,但不能根据这种变化改变自己的对话方式内容。

6.大学生能很好识别面部表情及代表的心理特征,但不能有意识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总体来说,大学生会显著意识到沟通对象的非语言表达,但不会对这种表达的细节进行观察。除了面部表情之外,大学生不能准确及时就观察到的表达辩认出对方心理状态,也很少会根据对方的非语言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

四、结语

本文通过理论初探及调查分析,阐述了非言语行为传达出的信息,非言语行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于咨询师和咨询效果的作用,以及当代大学生对于非言语技巧的了解和运用情况。旨在结合文献资料学习中发现的非言语心理咨询技巧,通过具体实践,探索当代大学生对于目前流行的心理咨询非言语技巧方面的了解度和认可度。大学生群体虽然从生理学角度已经发育完全,拥有了健全的心智和认知能力,然而在即将进入社会所面临的迷茫和同辈激励竞争压力下,仍表现出焦虑抑郁等心理情况。因此,本文希望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方式探究大学生对非言语技巧的了解应用,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更好地交流。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引论[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2]杜亚松.(2003).心理治疗中非言语信息的理解与运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7(6).

[3]江光荣.(2005).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梁静,李开云,(2014).说谎的非言语视觉线索.心理科学进展,22(6).

[5]彭玉伟.(2015).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侦查讯问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工作部)

猜你喜欢

结论
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隐含结论及其应用
圆锥曲线中拓展性结论及应用
结论
对“构造切线法”证明对称不等式的一点改进
圆锥曲线的一性质及应用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