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企维权要有名更要有实

2019-03-29

中国民商 2019年2期
关键词:改判冤案错案

农历猪年春节的春联与爆竹,给经济下行压力下阴郁天空增添了几抹亮色。不过,对一些民营企业家而言,欢愉是暂时的,考验恐怕还未结束。

他们面临的考验是,曾经被损害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纠正和维护,除了名誉的挽回,他们能否等得到合法财产权回归的一天?

在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等负面影响持续发酵情形下,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普遍遭遇空前压力。尽管如此,企业家们的普遍共识是,近期民营企业的舆论环境的确得到了空前改善。

换句话说,民企老板只要行得端、做得正,社会各个层面对他们都呈现出比以往更为积极的肯定态度。

2018年5月31日,以最高人民法院改判张文中无罪案为标志,彰显出党和政府对企业家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11月初召开的民营经济座谈会,更是一举扭转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悲观倾向。而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提法更让一些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的企业家由衷振奋。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出台后,我们也看到司法机关加大了执法力度,陆续依法纠正了涉及产权的冤案错案。

不过,这些纠正大多还停留在改判无罪、恢复名誉等层面,企业家曾经的奋斗果实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得。

对于大多数企业家而言,创业初衷正是通过奋斗依法获得财富;以改善个人生活为起点,实现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更大个人价值。而其中,创业过程中依法获得的财产权理应获得法律的保护,如果已认定企业家遭受了冤案或假案,其权益也应获得补偿或赔偿。在这方面,除了启动国家赔偿程序,更应通过合理方式对以往被非法侵占的财产加以认定和追索,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实他们的权利,树立他们的信心,影响更多的人。

不可否认,许多民营企业家的冤案错案,其被侵占的财产权利,经过多重转让和分割,追索起来极其困难,其间又因权利主体的多样性,地方政府换届等因素,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但是,这些技术问题都不该成为落实权利的障碍,在我看来,技术层面看似一团乱麻的难题,都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法治原则来加以廓清,比如,“义务不溯及既往”“权利可溯前及后”等等。

愚以为,解决难题的最大障碍并不在技术层面,而在于是否真有决心破除產权保护的观念桎梏,是把它视为权宜之计还是放在战略高度看待。解决了这些思想问题,才能真正重视每个权利主体,平等对待他们的诉求。这对各个层面的决策者而言,同样也是一种考验。

猜你喜欢

改判冤案错案
浅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视阈下的错案防范
聚焦张玉环冤案
“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判项的二审改判规范
故意杀人罪死刑裁量机制研究——以222起死刑改判案件为例
躲在床下的冤案
刑事错案中证据使用的逻辑分析
努力让“郭利们”的错案少些,再少些!
操控明宫三大冤案的女人
减少帘线钢改判率的工艺实践
测谎仪协助平反“呼格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