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角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9-03-29曲霏张珏李隽波
曲霏 张珏 李隽波
摘要:电子商务专业的特征要求从多主体、多途径、多角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与共词分析方法,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地区协同创新情况、“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情况,提出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加强跨地区合作与多主体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协同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2.041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正在以异军突起之势迅速向各行各业渗透,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力量。电子商务对于企业、政府、消费者等相关主体都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产生了一种企业与消费者间直接交流的新型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跨境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电子商务新形式的不断涌现,需要更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为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然而根据《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电子商务企业处于招聘常态化,人才需求强烈,急需电商运营人才、员工培训与开发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存在几个显著特征:行为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与传统行业有机结合,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如互联网+;涉及学科面广,包括经济、管理、计算机、法律等多个学科,这些特征决定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需要从多主体、多途径、多角度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是指具有共同意愿的组织,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从高校或专业的角度,喻江平和王思明将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思想、技能、技术分享)与外部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从多方协同的角度,郝传波等构建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教师教育指导与教育对象特点等方面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多主体协同培养的角度,徐福荫等创建了融“院校协同、院所协同、院政协同、院地协同、院企协同、国际交流”于一体的教育技术学国家级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创建了“科学编队、顶岗实习、专项训练”三结合的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大量文献都是归纳总结自己的教学与实践经验,缺乏从更广泛的角度定量研究分析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有鉴于此,本文聚焦协同创新视角通过定量分析研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为高校和政府决策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2研究设计与实施
2.1研究对象与方法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有价值的经验都通过期刊论文发表,所以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检索式:SCI收录刊=Y或者EI收录刊=Y或者核心期刊=Y或者CSSCI期刊=Y并且( 主题=电子商务 and 主题=专业 ) or ( 题名=电子商务 and 题名=专业 ) or ( 关键词=电商 and 关键词=专业 ) (精确匹配)。共搜索到625条信息,删除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不相关以及不完整的信息,共得到有效信息375条。数据搜索时间为2018年6月21日。在此基础上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搜索出现了普通期刊是因为本文的研究数据时间跨度大,一些核心期刊发生了变化,而我们采用目前CNKI的分类标准。
共词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众多的学科领域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文献研究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对一篇文献中出现的词语对进行统计、分层聚类,以此揭示词语之间的亲疏关系。本文采用统计分析与共词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采用Gephi软件呈现共词分析结果。
2.2数据分析
2.2.1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内容分析
关键词词频统计能够反映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关注的重点方面。删除搜索关键词的影响,得到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高频关键词如表1所示。研究内容主要关注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
本文构建了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不含共现频次<3),如图1所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人才培养、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展开。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内容。进一步地,我们根据文献摘要,总结了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1)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转变高校传统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校企合作项目,其中工学结合方式经常被提及;(2)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特长与项目特点组建团队,以此达到优势互补;(3)赛教结合教学模式: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实现赛教结合、赛教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4)阶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时间分段,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企业项目开发能力以及岗位技能。此外还有订单式人才培养、顶岗实习教学、“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实践教学等方式。
2.2.2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地区协同创新情况
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各地区对电子商务教育研究的重视度不一。本文统计了每个省份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发文量。位列前三的省份,浙江省发文量73篇,显著较多,江苏、广东分别为37篇与34篇,相对较多。这些地区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研究相对重视。文献统计中没有山西、贵州、西藏、宁夏、新疆、香港、澳門地区的作者发文。
本文构建了跨地区合作网络图,如图2所示。浙江、北京与广东的跨地区合作相对较多,这和这些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电子商务发展较好的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其教学研究也走在前列,电子商务发育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就总体发文量而言,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合作研究仍较少。很多地区有发文,但并没有重视跨地区合作研究。这和教育改革类型的文章主要展示建设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2.2.3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情况
产学研合作是教育改革的举措,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本文总结文献摘要内容,构建了“政产学研行社”合作网络图,如图3所示。“政”代表政府,“产”代表产业、企业,“研”代表研究机构,“学”代表学校,“社”代表社会,“行”代表行业。学者们提出了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政行企校合作、社政行企校协同等名词。其中,校企合作相关的研究内容最多。
此外,根据题录信息,参考作者所在单位的性质进行分类,划分为政、产、学、研,由此构建了“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图,如图4所示。根据分类发现,大多研究为校际合作与校内合作。学校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的中心,其中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最多,要继续加强其他类型单位的人才培养合作。
对比图3与图4,虽然学者们提出了政、产、学、研、行、社多方合作模式,但在现实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中,学者们的合作研究仍然太少。
3研究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集中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浙江、江苏、广东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研究较多,浙江、北京、广东的跨地区合作研究较多,但就总体而言仍太少;学者们提出了政、产、学、研、行、社多方合作行程的多种培养模式,但在现实研究中合作研究太少。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该积极发挥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研究的中心作用,更多地与政府部门、研究院、企业等开展合作研究。政府部门应该更加重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以鼓励跨地区教学研究合作,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研究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地区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较弱的地区应该加强与电子商务发展良好地区的学校、企业、研究机构等的合作,学习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方式等。
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EB/OL].http://b2b.toocle.com/detail-6401389.html.
[2]郝传波,宋作忠,曹景萍.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4):139-142.
[3]喻江平,王思明.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34(04):150-152.
[4]徐福荫,黄慕雄,胡小勇,赵建华,焦建利.“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110-114.
[5]储节旺,郭春侠.共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EXCEL实现[J].情报科学,2011,29(06):931-934.
[6]中文互聯网数据资讯中心.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72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