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短视频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反思与创新
2019-03-29梁靖张宇
梁靖 张宇
摘 要 面对社交短视频发展迅猛、流行性强、年轻潮流的特点,客观分析社交短视频对于大学生产生的正、负影响,以及大学生群体在短视频时代的嬗变、异化,立足问题、呼应需求,创新优化高校辅导员重视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及发展矛盾、重构新媒体下的话语体系、打造短视频健康文明“生态圈”、构建“观演有序”行为规范的工作策略,致力于在网络强国的进程中发挥高校思政育人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社交短视频;容器人;信息茧房;观演有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2-0068-02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工作路径,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如今新兴媒介代际更替快速,社交短视频以其具象化、生动性、时尚感、全民参与的特点,迅速占领大学生的流行高地。面对社交短视频这一新媒介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洞察大学生在短视频中的需要诉求、情感依托,将对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具有重要意义。
1 社交短视频为大学生成长提供新的良性契机
1)从“公众事件”到“事件公众”: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助力。
短视频内容的丰富性拓宽了大学生的政治视野,参与互动的开放性延展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以往刻板、严肃的政治素材通过短视频形象化、创意性的拍摄技巧和精彩演绎,获得最佳呈现,完成了“去昧、去敝”到“共享、民主”的转变,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的关注度,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他们表现出对热门社会事件或者信息主动地留言、参与、转发、反馈,向萎靡不振的传统政治交往方式注入了年轻的活力,为大学生的政治觉醒、民主文化提供了新的生长土壤。
2)从“容器人”到“狂欢者”:大学生自我形象塑造的需求。
日本学者中野牧首次提出“容器人”,隐喻建立在“媒介依存症”上,忽略现实社会,形成孤僻的性格特征,内心像个“罐状”容器的一类人[2]。而在短视频社交中,大学生不仅通过立体化的媒介联盟,建立了更为广泛的人际脉络和社交关系,加以展现个人魅力的视频内容,获得更多的点赞量和粉丝数,从而进而实现个人形象塑造与情感需要的满足,尤其为一些在实际中不善表达的大学生,提供了情绪宣泄、寻求志同道合朋友的新途径。
3)从“流量变现”到“知识付费”:大学生个体创业新模式。
外部环境巨大融资推手和商业焦点向大学生传递着短视频行业或将成为个体创业的下一个风口。“今日头条”加大资金投入,开启10亿扶持计划,“新浪微博”出资20亿扶持短视频创业者。
内部环境,一是短视频的低要求创业门槛让大量年轻人关注、运营,二是大学生作为高端知识分子,对优质的内容具有认知盈余,善于运用新技术展现美好,大众用户将会为知识、品质、体验进行付费,来满足自身“碎片化”的学习意愿和高品质的体验快感。因此,短视频将为大学生用户提供新的创业渠道,引领“知识付费”时代的内容创业浪潮。
2 社交短视频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的异化效应
1)从“信息爆炸”到“知识碎片”:信息茧房的认知短板。一直以来,大学生群体中都存在这样的迷思,网络媒介上获得数据和信息是学习知识的积累。然而,数据要通过人工处理才是信息,信息要通过个人认知才是知识。大数据算法主导的信息推荐技术,很容易自动过滤掉“不感兴趣”“不认同”的信息,形成“看我想看,听我想听”的模式,减少了接触其他信息的机会,导致大学生信息接收维度变窄,资讯获取渠道单一,在单调重复的信息交互中形成单调特定的兴趣习惯,让大学生深陷“信息茧房”的桎梏,而且“技术算法”推荐中没法保证短视频的内容质量,各种不知来源的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导致大学生的思考短路和认知窄化。
2)从“私人空间”到“公共领域”: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丛生。短视频作为高度开放的新兴信息载体和社交平台,滚雪球式的粉丝增长和转发,消解了网络社交中的高度私密性,大学生为了片面的追求个体情感需求,将私人事务曝光于公众视野,加之短视频信息准入门槛低、虚拟网络人的复杂混杂、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等原因,极易造成大学生个人信息与隐私的泄露,给自身及家人朋友带来信任危机和安全隐患,甚至会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煽动利用,成为恶俗文化、虚假信息的传播者。
3)从“社交本质”到“文化形态”:虚拟交往和亚文化不良侵蚀。短视频作为虚拟空间的流行社交方式,其碎片化、形象化、参与热很容易使大学生沉溺其中、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脱离,造成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人际交往能力减弱和情感冷漠缺失,带来行为变异、心理错位甚至生理失调的恶性循环。其中隐藏在内的内容同质俗化、价值崩塌、规矩与礼序失范等问题也在逐渐消解主流文化的主体地位,网络匿名性的“松绑效应”带来的道德失范和网络暴力,自拍文化、网晒文化的流行致使个人自恋主义抬头,这些都严重影响大学生陷入角色混乱的认知危机,异化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3 社交短视频时代辅导员工作的反思与创新
1)重视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及发展矛盾。重视思政教育目标普适性与教育对象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本身也在同歩进行着思想的创造和输出,当今大学生群体的时代性与分层化趋势已经开始倒逼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思考大学生在关注什么、需求什么、期待什么,既要满足于整體的普遍需要,也要根据个性特点,重视个体需求,避免以“抽象的大学生”代替“具体的大学生”,广泛而深入地走进学生、调研学生、了解学生,才是辅导员工作的现实基点。
2)反思重构新媒体语境下辅导员工作的话语体系。辅导员要加强大学生群体的话语习惯和部落文化的研判,关注大数据分析来读懂“大学生”,提升“用户黏度”;运用短视频的流行优势和发展活力,促进主流文化的交融繁荣,将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积极投入社交短视频,进一步深入传播培育优秀主流文化提升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和文化自信;寻求大V、大咖的合作支持、大量投放正能量的挑战话题和优质内容、整合各类网络资源,达成对大学生新的“粉丝经济”。
3)打造大学生短视频社交的健康文明“生态圈”。大学生作为高等知识分子,在短视频平台上易形成高端人士的“信息孤岛”,具有更强的话语权和分享价值,因此引领大学生提高社交层次、布局社交生态,形成以高端信息构建底层基础、兴趣社交垂直切入、主流价值的贯穿引领的生态闭环,构建大学生短视频流行的文明“生态圈”。引领大学生群体从UGC(User-generated Content)走向PG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短视频的泛娱乐化趋向专业化、精细化,形成独家高端内容,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
4)促进“媒介素养”提升和“观演有序”规范的齐头并进。大学生凭借呈现式的“表演者”与反馈式的“参与者”双重身份参与短视频社交中,只有引导他们认知清晰、价值鲜明、表演有度、观览理性、正确认识虚拟与现实、合理规划时间,才能进一步保证大学生在短视频“热参与”下不迷失自我。因此辅导员要积极提升自身和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构建大学生“旗帜鲜明”的内容规范和“观演有序”的行为规范,用更高精神趣味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对大学生网民进行积极引导,为“网络强国”的青年实践中聚合更强动力。
参考文献
[1]秦晓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29-32.
[2]乔艳,王少鹏.从媒介批评角度看社交网络时代的“群体性孤独”[J].今传媒,2017,25(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