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往事:从“飞向星星”到《流浪地球》
2019-03-29孙展
孙展
截至2月17日晚间,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经突破38亿。这部融入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想象力的影片,从特效,剧情,票房,口碑都可谓优秀。它在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史上,也必将留下重要一笔。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令国人难忘的“科幻往事”。
鲁迅“改写”凡尔纳
100年前的五四运动宣扬“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文化思潮为科幻在中国的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很多著名的文学名匠都曾翻译或写作过科幻小说。
为中国科幻敲响第一声锣鼓的是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他用文言文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1903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开始翻译凡尔纳的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地心游记》)。鲁迅的翻译底本是日文译本,由于时代所限,不仅有加笔和改译还有错译。但是,鲁迅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通过科幻小说来改造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可以说,除了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凡尔纳的作品已经完全被鲁迅脱胎换骨了。
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人就开始尝试制作各类科幻影片。1928年,第一部中国科幻类电影《庄子梦蝶》诞生。时至1939年,上海新华影业公司组织拍摄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首部科幻电影《六十年后上海滩》。整部影片由曾指导过《红羊豪侠传》的著名导演杨小仲执导拍摄,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两大笑星韩兰根、殷秀芹出演。影片滑稽幽默,讲述了两职员醉后,梦中所经历的诡异人生故事,想象了60年以后上海滩的情景。
美苏争霸启发太空梦
1954年,郑文光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讲的是3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1949年后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这篇小说竟引起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人们排着队去建国门的古观象台观看星象。
1958年,前苏联和美国相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党和国家对航天航空非常重视,文艺领域涌现了不少科幻作品。1958年,田汉同名话剧《十三陵水库畅想曲》被改编成电影,“可以随时控制雨量”,成为当时片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科幻想象,也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科幻片。
同年,作家柯岩、子友创作了儿童剧《飞向星星世界》,戏的主线是少先队员要乘少先一号火箭到月球筹建少先城。柯岩特别提到,中国剧协主席、戏剧家田汉来看演出,看到剧中嫦娥出场时,他一下子严肃起来,对柯岩说:“这不行!再浪漫也不能失真嘛!嫦娥毕竟只是传说……”柯岩忙说:“您别急,往下看,您再往下看!”当田汉看到嫦娥对小宇航员自报家门说:“我是国家歌剧院的演员,为了迎接你们在此专候……”时,田汉高兴地大笑起来说:“这就好,这就好!”
这部戏的剧场效果出奇热烈,全场观众不时起立鼓掌,小演员失重飞起来时,全场大声欢呼,大部分孩子离座奔向舞台,迟迟不肯回座位。演出后,剧组收到了大量观众来信,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剧中人一辈子献身科学,为国争光。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庆典游行上,文艺界的第一辆彩车就是《飞向星星世界》的少先一号飞船。当彩车经过天安门城楼时,火箭冒出白烟预示着飞船点火起飞。此刻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周总理、朱老總等国家首长特别高兴,他们鼓掌并向彩车上的“宇航员”们频频挥手。
新时代的科幻梦
改革开放初,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1978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成为80后的科学启蒙书。童恩正创作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的同名电影是很多人平生看过的第一部科幻电影,令无数国人热血沸腾。
1988年,《霹雳贝贝》横空出世,影片讲述了男孩贝贝有着双手带电和随意操控电器的超能力,为了不发生意外,他总是双手戴着手套。它的出现,可说启发了一代青年人的科幻梦想。有趣的是《霹雳贝贝》的美术冯小宁在几年后导演了另一部科幻电影《大气层消失》。此外,《危险智能》《长江7号》等具有科幻元素的中国电影也大多出现在儿童电影中。
随着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地球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之一“天眼”的建成,国人的太空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与此同时,国产科幻作品日益丰富,刘慈欣、郝景芳等科幻作家获得星云奖、雨果奖,得到世界科幻界的认可。我们在迈向航空航天新时代的同时,更不能忘记一代代科学家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一批批文艺工作者为国产科幻发展壮大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