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异质性研究

2019-03-29周星董蕴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异质性

周星 董蕴

摘要:旅游产业作为提升内需的重要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重要。在我国旅游消费中有着一席之地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并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研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异质性,从收入、地域等不同角度分析造成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异质的因素,继而针对这些异质性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2.009

1引言

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在2017年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8.8%;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之中所占的比重从2016年的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其中,2017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在GDP总量中占比为11.04%;且旅游经济继续以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虽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形势较好,但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旅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值得关注。2017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次仅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26.47%,农村居民国内旅游花费仅占国内旅游花费的17.51%,与占我国人口达到57.65%的比例相比,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占比呈现出与人口比例不协调的情况。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升级和改变,发展针对农村居民的旅游市场是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研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异质性,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研究表明,旅游是提升国民幸福的重要途径,故提升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质量,也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2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异质性的因素分析

学者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因素分析、收入与旅游消费的关系、城镇化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等,但是,从异质性角度进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研究较少,而农村居民的异质性会造成旅游消费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研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异质性十分必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因素后,选取了收入、区域、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四个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异质性进行分析。

2.1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来源的收入使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呈现出异质性

2.1.1收入水平不同造成的异质性

已经有大量学者研究证实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的促进作用,收入高的农民旅游支出也相对较高。201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06.5元,而高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448.0元,高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46倍,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较大,是造成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2.1.2收入来源不同造成的异质性

根据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来源的不同,我国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可以分为四类: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这四類收入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中的占比差距较大,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工资性收入与经营净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转移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较小,财产净收入占比最小。研究表明,虽然不同来源的收入的增长对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均有着积极影响,但由于不同来源收入的特点不同,它们对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杨勇对2000年——2010年我国31个省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出游率,经营收入对出游支出影响明显,财产收入能够明显的促进农村居民短期旅游消费需求。因此,农村居民因其收入来源的不同在旅游消费需求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2.2地域因素使得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表现出异质性

位于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由于地区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以及城镇化水平的不同在旅游消费方面表现出异质性。

以地区收入为例,2016年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498.3元,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别不大,分别为11794.3元、12274.6元,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仅为9918.4元。东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6倍,收入对旅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收入较高的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也较高。

除了地区收入不同造成地区差异外,东部地区由于城镇化水平较高,旅游产业较为发达,农村居民对旅游的认可度较高,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相比,两者在旅游支出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

2.3年龄因素使得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表现出异质性

年龄因素造成的异质性,首先表现为旅游目的构成的差异。以休闲度假为例,《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7》中农村居民国内游客人次数构成按旅游目的分组的结果显示,14岁及以下农村居民以休闲度假为目的占全部出游目的的28.3%,而45~64岁的农村居民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比重仅为18.4%。

年龄因素还使得不同年龄组的农村居民人均每次旅游支出不同,各项支出所占比重也表现出不同。根据《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7》的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国内散客人均每次消费中,15~34岁的居民人均消费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较高,14岁及以下年龄段的居民人均消费最低。这一消费结果与各年龄段的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相关。

2.4接受教育的程度使得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表现出异质性

教育的程度的差异会造成农村居民旅游观念的差异,进而造成农村居民出游意愿以及旅游消费支出的不同,同时因教育程度不同产生的收入差异影响农村居民进行旅游消费的能力,平均而言,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在旅游花费上的支出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居民。

3结论与建议

上文从收入、地域、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四个方面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呈现出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为了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农村居民旅游市场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对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均有着积极影响,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农村居民出游的意愿。

(1)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幅度较大,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仍然较低,仍存在提升的可能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很大。只有不断提升农民居民的收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保证农村居民工资净收入、经营净收入稳步提升的前提下,促进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的提高,多管齐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稳定性,减少农村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真正使农村居民有意愿和能力进行旅游消费。

(2)建立健全社會保障体系。

除了加大对旅游的宣传力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完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农村居民的医疗、健康、教育等,减轻农村居民的负担,减少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得农村居民真正能够乐于进行旅游消费,增强农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3)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农村居民出行。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出游时仍然面临着交通不便等诸多问题,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农村居民的出行问题,节省农村居民在路途中的往返时间,为农村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促进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的提升。

其次,对于旅游市场而言,应该重视农村居民旅游市场,针对农村居民的异质性,开发出适合不同收入、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等农村居民出游的产品。旅游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提升农村居民旅游消费。

(1)重视农村市场,加大对旅游的宣传。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青年一代对于旅游的接受度更高,更愿意进行出游,然而中青年一代往往因工作、家庭原因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旅游消费。而年龄较大的农村居民闲暇时间充足,经济充裕,有时间有能力进行旅游消费,但是由于他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旅游属于奢侈品,更倾向于将收入进行储蓄而非消费,这也是限制农村居民旅游发展的一大因素。如果旅游市场能够吸引这部分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他们进行旅游消费,则可以更好的发展农村旅游市场。因此,旅游市场应该采取多种举措,如入户宣传、定期宣传等方式,加大旅游产品在农村的宣传力度,从消费观念上对农村居民进行改变,提升农村居民对旅游的接受度。

(2)丰富旅游产品的定价层次。

不同收入的农村居民对旅游消费的偏好不同,因而可以接受的旅游产品价格也不尽相同。为了挖掘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潜力,旅游市场可以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吸引这部分农村居民进行旅游消费,改变他们对于旅游的认识,培育他们的旅游消费习惯,使得他们能够逐步接受旅游,稳步提升旅游消费。

同时,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整体不高的情况下,旅游市场也不能忽略追求高质量旅游产品的农村居民,这类农村居民往往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出游意愿较强,能够负担得起相对高价格的旅游产品,开发出适合该类农村居民的高品质旅游产品,既可以完善旅游市场的产品结构,又能够提升农村居民旅游消费。

(3)增加旅游产品的类型。

为了满足在多方面表现出异质性的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旅游市场必须提供多样化的可供农村居民选择的旅游产品。虽然农村居民进行一日游、本地游的比重相对较高,旅游市场也不应忽视异地游,旅游市场可以从大力发展周边游,以周边游带动异地游,使得农村居民的旅游稳步从一日游过渡为异地游。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农村居民旅游的兴趣不同,旅行市场可以针对这一点开发专门针对农村少年儿童、少年、中年和老年的产品,提高旅游产品与农村居民消费者的契合度。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premier/2018-03/22/content_5276608.htm.

[2]国家旅游数据中心.2017年全年旅游市场及综合贡献数据报告[Z].

[3]“旅游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作用”课题组. 旅游提升国民幸福:一个分析框架及应用[J].旅游学刊,2015,30(10):18-27.

[4]杨勇.收入来源、结构演变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基于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分析[J].旅游学刊,2015,30(11):19-30.

[5]李晓婷.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80-181,185.

[6]苏发金.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0):139-145.

[7]宁吉喆.中国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8]李金早.旅游抽样调查2017[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异质性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基于偏好异质性的市场契约设计及其治理
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增长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控制现状分析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
从EGFR基因突变看肺癌异质性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