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非遗“她”力量:薪火相传,实现梦想

2019-03-29意达

新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香包秀英杂技

意达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鲜为人知到广为人知,巧手慧心的女性也在非遗等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和生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杂技皇后夏菊花、弥渡民歌传承人李彩凤、徐州香包非遗传承人王秀英、汴绣大师王素花、“盘扣皇后”珊丽娜、“葡萄常”传承人常弘……她们出于对传统手艺热爱和坚守的信念,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非遗传承中。她们不惧时光沧桑,一生的心血浇灌着世代传承的文化花朵,凸显着非凡独特的女性力量。

几年前,“非遗”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价高物稀,多半只与收藏有关。而今,“非遗”已成为一个热词,越来越走近百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教授介绍说,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与女性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男性。比如民间故事类,男性传承的多半是与历史、民族、氏族有关的内容。女性传承更多的则是叙事诗、情歌、民间故事等。而在表演艺术类中的戏曲歌舞,传统手工艺类里的刺绣、印染、编织等领域,女性传承人占到多半。

杂技皇后:让非遗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从汉口民众乐园的顶碗女孩,到驰名杂坛的表演艺术家,再到带领中国杂技走向世界的杂技外交家,82岁的夏菊花没有停留在这个看似圆满的結局。她是中国杂技领军人物,连任第一至第五届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不仅提出建立国家马戏院、国家杂技学校等计划,而且持续推动了杂技比赛与创新、杂技教育与人才培养、杂技理论研究等活动开展。她直接领导建设了武汉杂技厅,创办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使武汉成为我国东方杂技艺术大赛场。近年来,她致力于武汉杂技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指导武汉杂技团创排《飞轮炫技》《大跳板》《杆上技巧》等新作品,并荣获国际、国家大奖。如今,夏菊花的荣誉桂冠上有了新的钻石——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不管是什么赞誉,她感谢的唯有“党、国家和人民,给了我舞台”;不管是哪种身份,她记挂的事也唯有一件——把杂技的美好传给后人。

民歌奶奶:让乡土文化走进大学

2012年,69岁的李彩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弥渡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李彩凤1943年出生于弥渡县寅街镇朵祜村,天生一副好嗓子,一路学一路唱,哪里听到调子,一两遍她就会了,加上清晰的口齿,干净的声音,她和她演唱的民歌不胫而走,唱到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曲靖、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李彩凤传唱的民歌,主要有四类:一类是叙事歌《诃气拉北》和《彝族画匠歌》。第二类是彝族古代歌,有《青棚调》《打歌调》《哄娃娃》等。第三类是当地民歌,有《放羊调》《小河淌水》《十大姐》《弥渡山歌》《绣荷包》等。第四类是山歌,调子是固定的,歌词即兴,根据现场表情达意,想到什么就唱什么。“唱歌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热爱舞台,热爱生活!”这位76岁的彝族老人说。

非遗香包:得到总书记的“点赞”

年过八旬的王秀英在继承传统徐州香包制作的基础上苦心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批带有徐州汉代文化特征的作品,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香包代表作品。2011年10月被评为徐州名特优旅游商品。2013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7年12月12日,在江苏徐州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马庄村巾帼手工加工点——王秀英工作室,欣赏了村民制作的各式香包。王秀英告诉总书记,自己的中药香包很好卖,每年净收入20多万元。习近平总书记手拿香包,夸她手艺好,并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薪火相传:女性发展的新舞台

家庭式传承是非遗传承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北京“葡萄常”有条与众不同的家规,手艺传女不传男。女性对于常家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授予的“葡萄常五处女”为这个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是因为葡萄常创始人的3个女儿和2个孙女,为了不使自家的手艺流失,毅然决定终身不嫁。如今,葡萄常已经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常弘说:“我不希望它仅仅变成一种商品,它的背后其实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而我所要做的只是传和承。”

正是这些坚守情怀的传承人,正是越来越多根植生活的非遗传承实践,让更多女性重视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含,找到文化自信,找到发挥优势实现梦想的途径。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强国战略中,独特的女性智慧和力量,成为强劲新势力。

猜你喜欢

香包秀英杂技
端午香包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看杂技
同期听力(六)
萌萌鸡小香包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老鼠演杂技
误解
把饺子当钻石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