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两用羽绒服设计研究
2019-03-29马宏林金泳萱叶懿葆
马宏林 金泳萱 叶懿葆
摘要:解决人们在旅途或者商场购物等环境中因为跨越温差大的两地之间衣物的保暖性和不便程度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笔者及其团队将可拆卸服装设计理念引入到羽绒服的设计中,通过服装结构与材料的变化,将此可拆卸羽绒服变为两种形态:一是普通保暖用途羽绒服装;二是收纳用单肩包。得到一款可拆卸两用羽绒服。可拆卸的功能性服装在羽绒服领域的有效尝试,拓宽了功能性服装的应用领域,符合服装设计发展潮流,为后来的服装设计师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可拆卸 羽绒服 便携 单肩包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2-0125-03
一、羽绒服市场现状
羽绒服是羽绒制品中的主要产品,也是冬季服装销售市场上的重要产品。羽绒服因其具有防风防寒、轻便蓬松、易于打理保养以及性价比高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喜爱,因此在冬季保暖性服装的市场上,羽绒服的销售量远超价格昂贵的羊毛羊绒大衣和保暖性相对差的棉衣。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多数城市冬季连年呈现暖冬现象,这也导致了传统设计羽绒服销售量呈现低迷态势。在羽绒服市场这块蛋糕缩水变小的情况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羽绒服市场,均进入了竞争激励的白热化阶段。市场倒逼羽绒服产业革新,最直接体现在羽绒服的设计创新上,各个企业均开始寻找新的产品设计卖点,规避设计产品、版型、工艺等同质化问题,重视研发新颖、独特的羽绒服。
在要求羽绒服创新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品牌从改良款式外观的方面考虑,将羽绒服设计得更加时尚,以获得年轻时尚群体的认同,从而提高其羽绒产品的销售量,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09年由日本品牌优衣库推出的“轻羽绒”羽绒服。“轻羽绒”的概念在于,将羽绒服设计成具有轻、薄、符合人体体型、具有修身效果等特点的羽绒服装产品。“轻羽绒”羽绒服一经推出,即在消费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许多消费者受其轻薄性、时尚美观的外形特性吸引,愿意购置“轻羽绒”羽绒服。“轻羽绒”羽绒服的出现为羽绒服市场打开了一个缺口,许多品牌看到优衣库品牌因“轻羽绒”系列在商业上获得巨大利润的成功,纷纷效仿其设计理念,推出轻薄、合体的羽绒服产品。2012年冬季,大型网络品牌凡客和日本快销休闲品牌优衣库展开了“轻羽绒”市场争夺战,前者在该年推出了克重仅为60克,更轻更薄的羽绒服产品。
二、可拆卸两用羽绒服的设计必要性分析
(一)设计需求分析
功能性服裝是指根据功能需求的需要而进行设计的服装,具有包括人体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不受到伤害,或具有医疗保健、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服装的设计更加需要舒适度和便捷性,功能性服装设计更加贴合人们是生活需要,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需求,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国作为一个服装制造大国,我们的服装设计师需要对功能性服装有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以适应服装行业新的发展与趋势。
功能性服装在市场化推广中最为成功的应该属于运动服装,主要通过服装面料的创新设计实现其功能,如登山服、鲨鱼皮、泳衣等。可拆卸服装作为功能性服装的一种在国内服装设计师舞台创意设计中使用较多,顺利实现市场化的则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老年人、残疾人服装市场等。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的大学生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设计了一款能帮助他们解决穿衣、脱衣问题的服装,该设计选用特殊的服装面料,在服装结构上做了较大的改进,达到符合老年人、残疾人的现实生活需要,一举获得了100多万的意向风投,对可拆卸服装从理论到实际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根据对羽绒服市场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羽绒服市场还存在着较大空白,值得继续深挖研究。羽绒服市场多数产品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大部分品牌对羽绒服改良创新的方向,均为在外形上向美观时尚的方面发展,很少有羽绒服品牌从功能性的角度对羽绒服产品进行创新研发。即使有部分企业考虑到羽绒服的功能性,大多数将其产品设计得轻薄、简约或者可缩成一个体积小的物品便于收纳,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羽绒服的可压缩、可收纳性能,在设计思路上并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可拆卸两用羽绒服通过服装结构、材料上的创新设计实现羽绒服的功能性设计,在羽绒服的设计上是一次较为大胆的创新与尝试,打破了以往羽绒服设计较为传统的设计思维,实现了将可拆卸设计理念引入到羽绒服的设计中,拓宽了功能性服装的应用领域。可拆卸两用羽绒服两用的性能可增加消费者对羽绒服市场的选择余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市场上羽绒服的现状,具有较大的现实研究意义。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为了验证对于羽绒服市场分析的猜想,判断所研发的可拆卸两用羽绒服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笔者及其团队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网络上广泛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258份,最终收集有效问卷258份,以下是其中一部分关键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1、2、3、4、5、6)。
根据上述问卷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当受访者冬季进出温差较大的商场等地或者往返温差较大地区的时候,较多的人会选择穿着或者携带羽绒服,说明羽绒服还是其自身保暖的重要选择之一。不愿意携带或者穿着羽绒服的受访者认为,在出行或者购物时携带羽绒服不方便,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愿意购买具有其他功能,又能够解决羽绒服携带麻烦这一问题的产品,而又有接近半数的人决定视产品再决定是否购买,这说明能解决可拆卸的功能性服装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受访者接受这种新产品的意愿较强。在问卷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20-40岁的受访者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这部分人由于接受的文化程度高,因此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是可拆卸两用羽绒服推向市场的主要潜在消费者,他们的人口基数大、购买力强,对可拆卸两用羽绒服的市场化推广能起到很好的促进和宣传的作用。
三、可拆卸两用羽绒服的设计及其实现
(一)设计理念与价值
为进一步对羽绒服进行创新设计,我们将可拆卸服装设计概念引入到羽绒服设计中,可拆卸两用羽绒服从功能性的角度对羽绒服产品进行创新研发,解决了羽绒服设计中创新不足的问题,拓宽了羽绒服设计的方向。
可拆卸两用羽绒服针对现实生活中需要跨越温差较大区域的人士、冬季需要在商场等内外温差较大场所购物的消费人群进行创作的一款羽绒服。对于出差或者旅行的频率较高人群而言,他们需要经常往返于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经常会遇到往返的两个城市具有温差的情况,如在夏季从美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城市之间往返,或者从热带国家飞往高纬度的寒带国家。冬季的商场内都有空调或者暖气,商场外则非常寒冷,消费者在进出商场的时候需要承受较大的温度差。在这些情况下,可拆卸两用羽绒服可发挥其作用和功能优势,消费者可以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将可拆卸两用羽绒服调整为单肩包,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则直接穿在身上,不仅解决了衣物的保暖性和不便程度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又可作为一个具有收纳功能的美观单肩包,利用其特性增加了使用价值,极大提高了羽绒服的性价比与实用价值。
(二)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
笔者团队在可拆卸两用羽绒服的款式结构与材料选用上作了精心的设计,服装面料裁片主要有9片,主要包括两个前衣片、一个后衣片(后中对称)、两个袖片、两个立领(后中对称)、两个帽子侧片,并配上相应的里料。通过缝纫机将各裁片缝制起来,在关键部位采用拉链与纽扣的方式拼合,通过拉链与纽扣的开合实现服装的拆卸与变形功能。在服装结构处理上,服装前后肩部、袖子内侧等部位均装有拉链,在两个前衣片的另一侧的侧角上、两帽子侧片在靠近底端的位置上设有暗扣,袖片的上端设有绕着袖围的皮带,下端设有固定装置,用以实现羽绒服与单件包之间款式转换的功能需求(如图7、8、9、10、11、12、13)。
当其为羽绒服状态时,袖缝拉链、侧缝拉链、帽子侧片拉链、均为闭合状态,帽子下围暗扣上方缝有拉链,后片肩端点两点之间缝合一条拉链,可与帽子下围拉链拼合;两前片下摆靠近側缝线位置分别有两颗可相互闭合的暗扣,此时暗扣打开,两袖子靠上靠近袖窿位置,分别缠绕有两等长的皮带,皮带顶端与袖片缝合固定,皮带底端有打孔,中部固定有金属皮带扣等。
羽绒服转变为单肩包时,需要将两袖缝拉链与侧缝拉链相拼合,帽子拉链与前肩线拉链拼合,两袖子袖口拉链相互拼合,衣片前中拉链为单肩包袋口拉链,帽子与领子暗扣打开,帽子底端拉链与后肩线拉链拼合,缠绕在袖子上的皮带拉出,底端的孔穿过袖子中部的金属皮带扣。
羽绒服面料为三层夹层式,面料与里料所用材料为保暖防水防风材料,面料与里料之间夹有填充有羽绒的材料,羽绒填充物为90%的白鸭绒,10%的白羽毛,重量在300克左右。
结语
如今全球市场经济并不景气,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设计越来越要求个性化,对产品的功能期待越来越高,这些现象说明市场对于产品的设计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可拆卸两用羽绒服的可实现性、可操作性极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是可拆卸的功能性服装在羽绒服领域的有效尝试,拓宽了功能性服装的应用领域,符合服装设计发展潮流,体现出功能性服装的发展趋势,为后来的服装设计师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笔者及其团队已为该方案申请到了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也希望在下阶段与相关的服装企业实现可拆卸两用羽绒服的批量生产及市场投放,赢得市场的认可。
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可拆卸羽绒服的原创设计与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10564430。
参考文献
[1]朱玉娇.基于90后人群的“轻羽绒”服装设计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3.6-9
[2]刘凌林.羽绒服企业寻找市场新“卖点”[N].中国企业报,2010(10) .1-2
[3]沈雷,蒋学换.长款羽绒服腰部多功能的优化设计[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60-64
[4]尹丽华.女装羽绒服的结构工艺技术刨新[J].山东纺织科技,2015(03) 32-35
[5]孙莉,杨莉,袁惠芬.基于正交试验的羽绒服保暖性的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12).50-54
[6]宗明明,赵亭亭“轻生活”下的户外服装“轻”体验[J].设计,2017,30 (3):114-115
[7]温兆阳,肖文陵.当下服装设计与消费者的新型互动[J].设计,2016,29(1):134-135
[8]陈浩.基于网络销售的国内品牌女士羽绒服设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7.11-17
[9]崔苗.羽绒服装拓展设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