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小剧场戏剧的发展过程
2019-03-29黄俊
黄俊
【摘 要】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小剧场话剧引入中国,在历经3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后,如今小剧场话剧已经在我国戏剧界独占一席,其艺术效应和社会效应都得到相当程度的关注。本文以中国小剧场话剧的30多年历程为研究对象,浅析发展过程中的三次兴起。
【关键词】小剧场;兴起;探索戏剧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030-02
一、小剧场话剧的第一次兴起
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它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1982年11月,中国首部小剧场话剧由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剧院演出,绝对信号的故事发生在列车的后车厢。写一个困倦、灰心丧气的小黑点,从失足到新生活,从内心充满矛盾、反反覆覆到毅然决然地同车匪决裂的心灵历程。该剧的成功,带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迈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一步。它吸引观众的不仅是突显出新时代环境下青年所面临的困境,还有它独特的戏剧表现形式,更难能可贵的是挖掘人物内心的活动。《绝对信号》中的人物形象刻画也十分出彩。睿智的老车长,善良的小号,狠毒的车匪以及满嘴怨言铤而走险的黑子,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它们摆脱了契诃夫在《求婚》里纯性格的范例,而是展现了一种有血有肉的、更加生活化的人。它强调了演员与观众的交流,《绝对信号》的表演与当时的剧场完全不同,它用中央舞台的模式取代了传统镜框式的舞台框架,让观众围绕在舞台四周,缩短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使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各种细微的动作变化,都清晰地展现给了读者。小剧场还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传统体系和中国民族戏曲传统基础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大剧场无法与之媲美的舞台气氛。在《绝对信号》中,导演林兆华为了让观众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运用音响、灯光等舞台手段,使演员和剧中人物完美融合,把观众引向人物的心灵深处。
80年代初正是中国开始思想解放的年代,尽管话剧遭受了打击,但《绝对信号》依旧吸引了广大观众和戏剧工作者。《绝对信号》首次演出的成功,让中国戏剧界掀起了一阵以小剧场方式进行艺术演出的浪潮,在此次浪潮中涌现出一批批形象鲜明的小剧场戏剧演出,如《母亲的歌》《挂在墙上的老B》《人人都来夜总会》《屋外有热流》等等。这些小剧场话剧的成功演出,“致力于缩短演员和观众的距离,营造炽热的戏剧氛围,努力让观众感到剧情就发生在自己身旁,增加观众的临场感与参与感,使戏剧演出变成一种人与人的会见,一种演员与观众直接交流思想、感情的过程与活动,呈现电影、电视所无法比拟的活生生的演员表演的艺术魅力。”①
由于中国话剧长期束缚于僵化的戏剧观念和陈旧舞台模式,失去了原本应有的艺术活力,导致话剧市场经济萎靡,而《绝对信号》的成功演出,掀起了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浪潮并由此引发了中国戏剧的一场革新。这场戏剧革新引发了百家争鸣与探索,使中国戏剧在各个方面开始了大胆的探索。如《中国梦》《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山祭》《桑树坪纪事》等优秀作品,使中国当代戏剧在80年代出现了短暂繁荣。这一时期被戏剧史学家称为“探索戏剧”。探索戏剧突破了社会问题剧中对生活矛盾的描写,深入到人类意识、人性和文化的深层。
二、小剧场话剧的危机以及再次复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戏剧界就面临着生存危机,观众数量日益减少,很多剧团入不敷出,处于瘫痪状态,甚至有些剧团演出时,出现过演员人数比观众人数还多的情况。中国戏剧界的当务之急就是留住观众,相对于大剧场的成本,以及较大的观众需求量,中国戏剧界只有重新开始进行小剧场戏剧的尝试,凭借小剧场成本低、观众人数需求量小的特点留下一批观众。
在面临戏剧市场经济萎靡的状况下,南京剧团率先吹响了团结的号角,在一个小空间中将热爱戏剧的知音与所剩无几的观众聚集到一起,让剧团生存。在此过程中先后演出了《弱者》《打面缸》《家丑外扬》《天上飞的鸭子》等剧。这些剧目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与喜爱,从本质上拯救了话剧本身。
受到南京剧团的影响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把一个排练厅改建成了黑匣子式的“小剧场”,并在这个小剧场里进行了三台演出,即《火神与秋女》《天狼星》《社会形象》。1989年4 月,中国第一届小剧场戏剧节在南京举行,其中演出了《绝对信号》《屋里的猫头鹰》《火神与秋女》等15台戏,并展开了对小剧场戏剧美学特点、意义的探讨。
在此之后中国许多剧院都开始效仿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南京剧团。这些小剧场演出看上去只是话剧在观众减少时从大剧场向小剧场的一种撤退、一种规模上的收缩,但这也是中国戏剧对戏剧危机的积极回应。它是戏剧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的自觉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戏剧的未来。因此,南京市剧团和中国青年艺术团的演出是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又一个重要舞台。它标志着当代小剧场戏剧的重新出现和中国现代戏剧的重大变革。
三、90年代小剧场话剧的再度兴起和转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小剧场戏剧开始向市场转型。90年代初期,上海青年话剧团翻排了品特的《情人》,剧团利用听起来很刺激的剧名“情人”,进行了一次商业化小剧场演出的尝试,最后大获成功。《情人》是一个关于偷情的游戏,一对平凡的中产阶级夫妇,已经结婚十年,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共同构建游戏,享受其中的乐趣。在游戏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扮演对方的爱人,并定义规则,禁止进行任何与游戏相关的事情。这四个角色只由一个演员和另一个女演员扮演,其中丈夫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妻子的情人,妻子也突然变成了他的情人。导演运用舞台艺术来突出该剧中的“性”,例如女演员身穿袒胸露臂的衣服、演员之间的亲热动作和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的婀娜多姿的身体,再加上粉红色的灯光等等为其做出了突出的渲染。因此,当剧中演员在床上进行表演时,许多观众感到非常不自在,“许多老资格的戏剧家们竟不敢正视演区,只是侧脸观看”。②由于是在小剧场演出,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很近,舞台上演员的细微变化,观众都可以看到,这样零距离的观看戏剧,带给观众一种心理上的震惊。在营销方面,导演对演出进行炒作,以此来吸引观众,博得人们的注意。如此使这部剧在全国30多个城市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表演纪录,经济回报巨大。
《情人》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也让许多戏剧家看到了处于低迷中的话剧的商业价值,同时也使小剧场戏剧的独特演出形式被中国戏剧界重视,其被认为是一种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话剧的可行方法,从此小剧场戏剧开始在全国话剧界热了起来。
《同船共渡》充满典型的90年代小剧场戏剧的商业气息。它以对生活的发现、精彩绝伦的表演,博得观众的喜爱,并迎合了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剧场戏剧得到了社会和戏剧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各地正规小剧场也趁势陆续建成。小剧场话剧被成功列入中国戏剧节,并被纳入国家级曹禺戏剧奖的评选,标志着小戏剧正式融入中国主流戏剧的行列。当然,即使在大城市,戏剧也没有走出困境,但小戏剧正日益呈现出一种适应现代人审美和审美需求的发展趋势。
注释:
①林克欢.剧场的潜能与困境[J].剧本,1994(1).
②车前草.《情人》带来震荡[J].中国戏剧,1992(12).
参考文献:
[1]吴保和.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