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锚拉桩锚索轴力及桩身变形监测分析
2019-03-29张莲花
李 嵩,张莲花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基坑工程不断增加,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锚拉式支挡结构在基坑支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是由支护桩、锚索(杆)、腰梁及冠梁组成,通过给锚索施加预应力,给支护桩提供拉力,使锚索与支护桩紧密结合,共同工作,减小支护桩位移和内力,达到控制桩身变形的目的;因此预应力锚索在整个支护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
锚拉式支挡结构在为大型深基坑工程施工提供有效保障时,相应的基坑支护事故也在不断发生,监测作为一种评价支护结构安全稳定性的方法显得格外重要。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为信息化施工及将来设计提供参考,文献[1]、[4]研究表明,锚索预应力的损失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在张拉过程中,张拉系统摩阻力引起的损失;二是在千斤顶回油锁定时,钢绞线回弹引起的损失;三是在后续过程中,由于钢绞线松弛,灌浆体和土体蠕变,腰梁锈蚀及周围环境变化等引起的损失。文献[2]、[5]研究将锚索轴力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即快速下降阶段、波动变化阶段、稳定阶段。文献[1]、[6]研究得出基坑的侧向变形呈典型“鱼腹”状,桩体水平位移成类似简支梁变形特性。
本文以宜宾市南溪区棚户区安置房项目四期安置点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对预应力锚索轴力以及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数据分析,分析了预应力锚索轴力变化及桩身位移的一些规律。
1 工程概况
该基坑工程位于宜宾市南溪区紫云街南段,场地北侧为紫云街,南侧为在建小区,西侧为上正街,东侧为已建建筑。场地拟建3幢高层建筑(含2F商业裙房)和连体地下室(-2F);主体结构采用桩筏基础,以粉砂层为持力层,地下室部分采用筏形基础;基坑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基坑开挖面积约13 992 m2,开挖深度11.5 m。基坑平面示意图详见图1。
图1 基坑平面及监测点布置示意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为枯水季节,水位埋深1.10~5.80 m,该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粉砂和卵石土中的孔隙水,为上层滞水,其主要受雨水和周边生活排水补给,水量较小;洪水季节场地卵石土、粉砂中的孔隙水与长江江水有水利联系,其水量较大,随江水起伏。各土层分布及物理力学参数详见表1。
表1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本基坑AB段为两级放坡土钉墙;EA段、BC段采用锚拉桩,桩上设两道锚索,冠梁标高±0.00 m;CD段为两阶放坡土钉墙+锚拉桩,桩上设一道锚索,冠梁标高-8.00 m;DE段为放坡土钉墙 +锚拉桩,桩上设两道锚索,冠梁标高-5.00 m。钻孔灌注桩为 φ800@2200,锚索成孔直径为150 mm,采用3φs15.2,锚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0°,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注入水灰比为0.45的水泥砂浆,锚索设计参数详见表2。
表2 锚索设计参数
2 锚索轴力监测分析
为保证该基坑施工中的安全,在基坑各侧面受力较大、较危险的部位布置了锚索测力计,以监测预应力锚索轴力的变化,实时反馈给施工方及设计方。锚索测力计的具体布置详见表3。
表3 锚索测力计布置
基坑BC段和DE段中部分别布设了两支和一支锚索测力计,锚索轴力变化曲线详见图2。C-2锁定后的初始轴力为150.44 kN,由于该侧基坑长度较大,约110 m,排水措施不到位,基坑变形较大,之后锚索轴力总体呈不断增加趋势,到基础施工时,最后测得轴力为205 kN,比初始轴力增长了36.2%,占轴向拉力设计的65.7%。测力计C-1锁定后轴力为165.78 kN,短期内损失较大,分析原因是由于施工时未分级张拉,使得锚索预应力初期损失率达到39.4%;第二排锚索进行张拉后,第一排锚索轴力下降了1.1%,对第一排锚索轴力影响较小;由于第二排锚索轴力远小于设计时的锁定值,预应力损失过大,该侧变形不断增加,在5月18日对其采取了补张拉措施,补张拉完毕后锚索轴力达到188.4 kN,此时第一排锚索轴力下降了4.3%,说明补张拉具有一定效果。之后C-1轴力值变化较为稳定,补张拉措施使得预应力的损失得到了改善,最后测得轴力为190.7 kN,占轴向拉力设计的39.7%。C-4测力计初测轴力为240.12 kN,初期损失率达到20.5%,随着基坑的开挖锚索轴力有增大趋势,第二排锚索张拉完成后,对第一排锚索的卸荷作用不显著;C-4轴力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最后趋于稳定,测得轴力为196.03 kN,最大轴力占设计拉力的59.5%。
图2 BC、DE段轴力监测值随时间变化曲线
C-5和C-6分别布置于基坑EA段的中部和阳角部位,锚索轴力变化曲线详见图3。C-6初始轴力为149.76 kN,前期预应力有较明显的损失,损失率为7.5%。随着土体开挖,锚索轴力又增大,随后又成下降趋势,说明锚索轴力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土体开挖,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主动土压力增加,锚索轴力增大;但又由于钢绞线的松弛以及锚固体的徐变、土体蠕变等因素影响,造成锚索轴力的波动变化。4月21日,对第二排锚索进行了张拉,第一排锚索轴力下降了2%,对第一排轴力影响较小;之后随基坑开挖,锚索轴力呈现波动变化,但整体呈增加趋势,最终趋于稳定;最终测得轴力151.94 kN,最大轴力占设计拉力的31.4%。C-5前期预应力有较大损失,随着下层土体开挖,支护结构受力增加,锚索轴力增大,当开挖完成后,锚索轴力又出现降低。分析原因,钢绞线的松弛为主要因素,C-5锁定值为158.8 kN,与设计锁定值相差较大,说明锚索的张拉不到位,张拉时机、张拉大小存在问题[3],导致预应力波动较大,为22.3%;随后锚索轴力波动上升,最后趋于稳定,最大轴力占设计拉力的32.2%。
图3 EA段轴力监测值随时间变化曲线
综上,C-5和C-6的锚索轴力随时间变化图较为典型,总体趋势大致相同,轴力的变化可分为前期快速下降,其损失率为7.5%~39.4%。其后呈波动上升,最后稳定三个阶段。下层锚索的张拉对上层锚索的影响较小,上层锚索轴力减小范围为1.1%~4.3%,卸荷作用不明显,这与文献[6]、[7]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可以看出,自由段长度较短的,前期损失率较低;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张拉,能有效减小前期的预应力损失。各测力计测得最大轴力占设计值的31.4%~65.7%,本设计方案还存在优化空间。
3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在EA段中部和阳角处分别布置了IN5、IN6两支测斜管,两处最大位移量分别为10.38 mm、4.57 mm。由图4可知,开挖初期桩身变形较小,变形速率较低,在第一排锚索张拉结束后,位移均有回弹;随着基坑向下开挖,桩体位移又呈现逐渐增加趋势,这是由于土体开挖后形成临空面,土体的应力释放导致土体的变形增加,从而作用于桩体的压力增大,桩呈现向坑内位移趋势;在第二排锚索预应力施加完后,桩体有向坑外位移趋势,说明锚索预应力的施加使得桩后土体被压回,桩身位移量减小。随着基坑开挖到基底,位移又呈现增大趋势,可以得出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位移也不断增加,开挖深度的大小是影响桩身位移主要因素。开挖结束后,随时间的增加,土体蠕变等因素依然会使得变形增大,IN5和IN6在后期的变形均趋于稳定。从两图中可以发现,基坑开挖面以上位移增长较快,开挖面以下位移增长较慢且小于开挖面上桩身位移。接近基坑底部时,位移均有较为明显的减小,说明坑底以下土体对桩起到了一定的嵌固作用,嵌固深度对基坑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4 IN5、IN6深层水平位移曲线
IN5位移最大值均出现在桩顶附近,锚索位置附近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位移减小,在各层锚索施加预应力后,短时内对基坑的变形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但综合所有数据分析,锚索未能较好的发挥性能,结合锚索轴力分析,原因可能是锚索的锁定值与设计值相差较大,张拉存在问题,导致锚索未能较好的影响桩体变形形态。
IN6在变形趋于稳定后,整体呈现弓形,两端变形较小,中部变形较大,变形最大值出现在第一层锚索与第二层锚索之间,在第二层锚索施加处位移有较明显的减小,总体上锚索对桩身变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BC段中部IN2的变形观测见图5。前期该侧变形相比EA段偏大,两层锚索张拉后,桩身位移均有减小,但后期随着开挖至基底,桩身位移不断加大,最后超出监测预警值12.26 mm。结合锚索测力计分析,第二层锚索张拉完后,位移增加速率较大,这与第二层锚索轴力前期损失较大有相关性,施工方及时进行了补张拉,整体位移有少量回弹,但最终桩身位移并未得到较好控制。结合图4分析,该变形类似于悬臂桩桩身变形,锚索位置处未起到支点作用,锚索与桩体未能较好的发挥共同作用。导致变形过大的原因可归纳为:一是该侧长度较大,空间效应较为显著;二是施工时的张拉工艺存在待完善处,特别是分级张拉与锁定工艺;三是该侧排水措施不到位,导致积水较为严重。
图5 IN2深层水平位移曲线
4 结 论
(1)结合锚索轴力监测分析,典型的锚索轴力变化可分为快速下降、波动上升、趋于稳定三个阶段。前期损失率为7.5%~39.4%;最大轴力占设计值比值为31.4%~65.7%,锚索还有较大潜力;下层锚索的张拉对上层锚索的卸荷作用不显著;锚索自由段长度较短的,前期损失率较低,符合锚索的一般规律。
(2)总体上锚拉桩的支护形式能较好发挥支护作用,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空间与时间效应;该基坑较为典型的深层水平位移图像呈弓字形,两端小中间大,锚索的施加改变了桩身变形的局部形态,土体对桩的嵌固作用显著,桩体最大位移出现在两道锚索之间。该监测中基坑阳角处的位移要小于基坑中部位移。
(3)锚索的张拉和锁定是决定锚索能否较好发挥工作性能的关键步骤,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张拉会使锚索预应力损失较小;补张拉措施对弥补锚索预应力损失有较好的作用,一定时间内对减小桩身位移有较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