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星救援》的生态伦理观解读

2019-03-28王丽

戏剧之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王丽

【摘 要】作为科幻冒险电影,《火星救援》在雷德利·斯科特的执导下,突破窠臼,将老题材拍出了新意,给众多观影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观影体验。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解读2015年的经典影片《火星救援》,主要从生态危机、大地伦理学及生态女性主义三个方面对影片进行了分析。在人类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对影片的生态解读是时代的需要,它呼吁建立新的道德原则,倡导全球意识,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存共荣。

【关键词】火星救援;生态伦理学;大地伦理学;生态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084-03

2015年的美国好莱坞电影《火星救援》通过喜剧元素对硬科幻电影艺术的渗透,在其上映后票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记录,获得了商业电影的成功。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这么成功,关键在于影片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以及电影本身蕴含的多元的价值观。能够从多个角度评析一部电影本身就反映了这部电影的成功。影片一改类似于“美国队长”式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和无所不能的美国国家科技的银屏施展,展现的是在真实的全球化时代面临救援难题时各国之间的团结一致和互助,当然更多的是马特·达蒙努力克服生存困境的独角戏,虽然看似孤独无助,但男主角乐观逗趣的自言自语和内心独白却深深地吸引了大批观影者,使得观众在有趣的氛围中“走进航天科学”,在主人公于绝境中挣脱个人灾难的过程中不会有过度沉重的心情,使得该影片在上映后口碑爆棚,成为新时代科幻题材的经典之作。影片热映后影评不断,但大多数影评都是从影片的个人英雄主义内涵和美国梦的角度去挖掘,本文则是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从三个维度对影片进行解读。生态伦理学是环境哲学的分支,它认为,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道德规范而制约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行为,要求人们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反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环境以及自然中各种动植物的责任。

一、探索火星的纪实科幻片给人类提供了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

这部电影的全部基调就是科技,理性外加逗趣,没有按好莱坞惯常的作风去恣意地煽情,而是专注于救援和解决问题。影片的主题是救援,而非征服,单从影片情节看是救援宇航员马克·沃特尼,但其实是整个人类。火星上严峻的生存环境衬托了地球的宝贵和唯一,作为现代社会的代表,马克一人带着文明社会的装备流落火星,以他顽强的毅力和逗趣的精神在火星上生存了长达549个火星日,但若没有营救,他依然会因为无法生存而很快丢掉性命。火星的平均温度为零下62摄氏度,即使在夏天的夜晚也会骤然降到零下73摄氏度,这比地球上我们能够遇到的任何地方都冷得多。很多观众应该都还记得马克夜间开着火星车被冻得无法忍受时的幽默表达,他试图不开暖气将探测车的电池寿命延长一倍,但最终火中取栗,向火星的寒冷认输。为了能继续前进而又不被冻死,他挖出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解决供暖,但却不得不接受热电机的辐射。火星环境中的辐射也是航天员登录火星后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但至今还没有研发出适当的防护系统。影片本身具有一定的隐喻性:栖息舱的破损和“土豆田”的毁灭以及无法解决的辐射问题就暗示了科技的发展无法在地球生态系统总崩溃之前制造出另一个人为的生态系统或迁移到另一个星球生活。地球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家园。在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背景下,我们需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如环境污染、过度城市化、食品安全问题等。由于火星上极低的气压,火星上的一个所谓猛烈风暴实际上相当于清风拂面,所以其实电影中所描写的大风暴是不可能出现的,虽然原作者安迪·威尔自己也清楚这一点,但他说在火星沙尘暴这场戏里,他故意为了戏剧性牺牲了真实性,因为在一个人与自然对抗的故事里,他决定让大自然打出第一拳,说明在原作者安迪·威尔的潜意识中,人类不可自大狂妄地与自然对立。

再回到种植土豆这个影片中最具有直观生态意义的情节:首先火星的土壤缺乏植物生长的必备元素,同时具备植物学家和机械工程师两种专长的马克此时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栖息舱里的厕所会对大便进行真空风干的处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装进密封袋扔了,为了给土壤里增加肥料,他又把这些大便袋子捡回来,然后把干的粪便在容器里加水搅拌后再加上火星的土壤和少量地球上带来的土壤,因为地球的土壤中存在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细菌。这一情节一方面说明火星上的土壤是寸草不生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观看到了种植土豆的整个过程都符合有机农产品的种植方式。而现实生活中滥用农药和化肥导致人们吃的蔬菜和水果已经不再原生态,甲醛白菜事件、毒豆芽事件等使得老百姓整日处于食品安全的惶恐不安中,残留的农药通过食物导致现代各种奇怪的疾病越来越多,很多疾病还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一切跟食品安全都息息相关。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美国生态文学作家雷切尔·卡森就在她的作品《寂静的春天》中提到了滥用农药,危害民众健康的问题,作品以事实和科学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对生态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当时在美国的影响力不亚于《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今天这个时代仍具有现实意义和警醒:我们绝不能目光短浅地通过技术性地征服自然来毁掉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与自然环境要相互融合。

我们要摈弃人类支配自然、控制自然和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人类只是渺小的其中一员,火星探测带来的新技术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通过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将进一步加深对地球,对生命以及宇宙其它星球的感激之情。火星探索使人类更加珍视赖以生存的地球,让地球更美好。

二、男主角在影片中的独白充分体现了大地伦理学

利奥波德(Aldo Leopold)于1949年发表其生态伦理学说——大地伦理。他认为人类应扩大社区的范围,涵盖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整个说就是大地。大地倫理的信念必须要改变人类对自身的看法,应视自己只是生命社区的普通成员。这意味着,人不仅要尊重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利奥波德明确肯定了各种生物以及生命联合体或生态群落的内在权力,在他看来,地球不是僵死的,而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存在物,人类和大自然的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以此类推,影片中发生在火星上的一些情节也体现了大地伦理学说。

在滞留火星最初的日子里,凭着宇航员受过的基本医疗训练,主人公处理了自己的伤口,然后录下一段视频以防自己意外死去。马克以宇航员特有的理性思维分析和排除了种种可能导致他失去生命的原因后,总结认为他最终还是会因为耗尽食物而死去。接下来的影片情绪是无尽的绝望和孤独。直到一天早晨植物学家的思维突然引导了他。影片中意外滞留火星的马克为自己的食物做了预算:居住舱里预备的食物仅够维持400个火星日,所以他必须想办法种出够吃3年的食物,从而等待下一次载人任务的到来。万幸的是他还是一名植物学家,马克把部分居住舱改造成自体循环的小农场,决定种出土豆来维持生命补给。在解决了水的循环供给等一系列问题后,他终于在第54个火星日惊喜地看到了土豆的幼苗,小心翼翼地轻触幼苗,他激动地说:“你好啊!”这时马克觉得面对这些植物,他充满了休戚与共的尊重和感激。在与Nasa取得联系后,他需要每天汇报居住舱的一切情况,还经常直播他的土豆田,在提到他的母校芝加哥大学时,他自豪地说自己殖民了火星。而随后没多久,居住舱就发生了故障,炸裂时导致宇航服破损,氧气含量一度达到临界,失压抽走了植物中大部分的水分,幸存下来的细菌在暴露于火星大气后也都被冻死,整个土豆田的农作物都被毁掉了。当他回到气压稳定的探测车时,表现出了影片过程中少有的失望和气急败坏。在之后的一个镜头中他再次描述自己的状态时,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自大,而是说:“我是第一个在这个星球上独处的人。”前后措词的对比和转变可以看出主人公对火星大环境的敬畏和对地球家园的归属和眷恋之情。

风暴彻底摧毁了男主角在火星上开垦出的这一片绿洲,经历过播种生命的绿洲和大自然的威力,马克决定只能节约地分配每天的土豆来维持生命,影片中他一直不停地计算自己有限的能源储备。男主角是在一种极限条件下出于生存本能表现出的强大的自我控制力,这一点在现实中难以获得,但我们仍需努力,而不是挥霍无度,任环境日益恶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人每天都要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而这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是以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为前提的。每个人的生存都对环境构成一种压力,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消费,自觉选择一些低消耗的产品,那我们每一个人就能减轻自己对环境所构成的压力。把所有人的这种减轻环境压力的努力都集合起来,我们就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在离开火星前,马克在探测车上留下字条:请照顾好这辆探测车,她救了我的命。在原著中,马克驾驶火星车到达发射地的这段本应是最艰难的,但影片的拍摄相对是轻松略过,在这段异常艰难的日子里,马克与探测车也有了休戚与共的命运意识。

三、片中多个女性角色参与救援,具有女性生态主义的视角

女性生态主义是生态学与女性主义的结合,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是把世界当成狩猎场,与自然为敌;女性则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女权主义批评彻底地展现了在传统男权社会下的二元对立: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文化和自然、动物世界与人类世界、男人和女人等。即传统社会下女性与被统治者和自然是归为一类的。因此,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于为保护自然而战,更有责任也更有希望治愈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打破男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构建和谐社会是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影片《火星救援》中有多个女性角色参与救援,尤其是指挥官路易丝更是影片中丝毫不逊于男主角的女英雄,而最终也是由于路易丝作为指挥官在部署对接方案时的冷静、智慧与果敢,才有了最终的成功救援。影片开头有这样一个情景:宇航员们正在火星上勘测时接收到一个8600牛顿力的风暴警告,当迅速判断这个风暴的力量超过了7500牛顿力的任务中止力后,路易丝果断命令启动终止程序,作为女性她的命令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就代表了大自然的命令,然而一个男性宇航员却侥幸地认为或许预测有误差,马克·沃特尼更是试图把通讯杆的电缆作为牵引绳来阻止飞行器的倾倒,尽管遭到这些男性宇航员的反对,路易丝依旧坚定地命令立即中止,紧急起飞。结果在撤离的过程中,宇航员马克·沃特尼被飞石击中被迫滞留火星,接着就有了全球规模的火星大救援。而马克·沃特尼的遭遇正是违背大自然命令的惩罚,最终在火星上的经历让他意识到个人的渺小并开始敬畏大自然。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参与救援的女性角色,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信息部负责人安妮·蒙特罗斯,卫星联络部的明迪·帕克以及中国女演员陈数扮演的中国国家航天局副首席科学家。当然,确定女性话语权,也不是将所有的生态灾难推给男性,而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看待当今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哲学基点。

四、结束语

导演对原著的大众化改编和创作吸引了大量的科幻迷与非科幻迷。除了影片中扣人心弦的男主角的自救和全球通力合作的救援外,影片所折射出的生态观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重要部分。影片中的矛盾也有人性冲突,但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并且是真实的人性表露,反而是自然中的很多客观情况成为男主角和地球上的航空航天科技人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当给马克·沃特尼运送的补给发送失败时,在新的解决方案未出台前大家几乎要万念俱灰,而在现实生活中,各国的航天专家们正在努力探索“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从而使未来的空间生命保障系统能够走出再生能力强的技术路线。生态伦理学呼吁建立新的道德原则,在注重人与人平等、国与国平等的同时,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这部经典影片的生态解读是时代的需要,也有助于人们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影片的结尾,荣归地球的男主角受到全球人民的热情迎接,但当他面对脚下的植物幼苗,颇有感触而又温情地问候时,可以看出火星上的经历使得他心里充满的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感激和敬畏。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自觉地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并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参考文献:

[1]陈影.《鲁滨孙漂流记》的生态视角解读[J].语文学刊,2010(7).

[2]林紅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张洁,戴亚楠.从叙事分析《到灯塔去》中的生态女性主义[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6).

[4]赵金晶.《火星救援》:孤独者的自赎[J].电影文学,2017(5).

[5]王诺.生态与心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生态女性主义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