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媒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19-03-28邓宁
邓宁
【摘 要】影视传媒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影视传媒专业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尤为关键。学生的实践能力,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针对实践教学现状、必要性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分析,以全面提高實践教学水平为最终目的。
【关键词】影视传媒人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138-03
一、影视传媒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是关键环节
(一)综合能力的锻炼
影视传媒专业在传统的教学中,基本分为三大能力,即策划和创意的能力、导演的能力、拍摄和制作的能力,并由此开设不同的课程①。这种课程体系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学生即使上课再认真,但在实践操作中也依旧是纸上谈兵。对实践成果的忽视,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走向社会后书生气十足,心长手短,无法在工作岗位上提升综合能力。
(二)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
有关就业形势调查显示,在专业性、技术性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往往更注重选用素质和技能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学生,他们会把焦点集中在作品与工作经验上,并以此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具备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而受到排斥。所以,从社会的需求上来看,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高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
(三)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
实践教学不能是理论教学的简单图解,而是构成影视传媒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专业学生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实践教学的成功运用,直接关系到影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影视传媒专业教学方法中巧妙运用实践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培养新时代影视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影视传媒传统教学的弊端
(一)实践教学课程横向之间缺乏有效关联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干课程包括节目编剧、策划、摄像、后期编辑,这些环节都应该统筹协作,形成一个流水线式的运作,在课程设置中,每门课应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作用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系统[③。但是就目前课程设置来看,一方面,单一学期间的课程无法支撑同学独立完成影片;另一方面,学生即使有好的创意,但可能因缺乏某专业课程的知识而无法实现。这种现象容易造成各自为阵的课程局面,导致各科老师各成单元,仅仅只注重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而与其它相关课程严重脱节。例如,在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分布表格中,第二学期学生拍摄微电影剧情片作品,学生因缺乏灯光,录音专业课程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完成作品的程度,无法达到理想的预设。
(二)实践教学课程纵向缺乏深度
从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分布表格可以看出,由于影视传媒专业所涉及到的课程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每个学期的主干课程内容众多,课程数量和种类繁杂,缺乏侧重点以及课程深度。例如,每门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拍摄一部影片作为课程作业,造成学生只能注重量的积累,身心疲惫地去完成任务,严重忽视质的提升。长此以往,导致学生无心也无力去深入钻研,只做表面文章,作品了无创意,远离生活,缺乏深度,缺乏美感。
(三)创作时间与理论课时间相冲突
由于课程繁多,造成学生进行创作拍摄短片时,时常发生上课时间和创作时间相冲突的情形,学生在上课和创作中顾此失彼,难以兼顾,疲于奔命。在对高年级学生的访谈中,常见反馈有一条是“四年学习理论课的时间很多,好不容易有了创作时间却被理论课所牵绊,但又担心缺课会影响理论课程成绩。”这反映的就是学生的创作时间与理论课时间相冲突所产生的弊端,学生往往需要在理论与实践创作之间作出选择,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创作实践中。
(四)学校专业设备资源难以满足课程需要
在同样的课程安排中,往往在学期末,会出现学生因课程的作业需要,争夺摄影棚、摄像机、录音机、滑轨等设备的使用权,造成设备资源难以调配。同时,还会出现设备借用周期短,学生在归还设备前无法完成作品,需要二次借用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在拍摄影片向学校借设备时,常常会因为学校设备不足,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设备需求,从而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借到自己所需设备进行创作,甚至有的学生只能采取外借设备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但此举会对学生创作成本产生高费用等一系列衍生的问题。综上所诉,学校专业设备资源难以满足学生课程需要是影视传媒传统教学的一大弊端,对学生的实践创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影视传媒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方向
(一)“板块制”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一方面,“板块制”实践教学采用板块化课程设置,每个学期设置一个明确的主题教学目标,围绕该教学目标,通过课程整合设置配套课程;另一方面,“板块制”实践教学采用虚拟项目,不仅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全面锻炼了学生从剧本创作、部门组建、资金决策、拍摄准备、正式拍摄、后期制作到营销及管理分析等整个流程的素质和能力。由师生分组团队组成,在老师指导下,从立项、申报、项目研究的开展到作品、成果的制作完成,每一步都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既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在参与中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项目制”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在德国实践教育中最具特色、核心部分便是“双元制”。这是一种以德国为代表的,由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④。“双元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双重的身份,他们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学校的学生;他们既要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到企业接受实际训练,又要在学校里接理论与实践的教育。
而“项目制”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落脚点。它在如下方面为合作教育服务:一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二是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设备、师资或其他条件;三是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的全方位预演⑤。因此,“项目制”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具体的项目生产、制作为核心进行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学期教学计划上围绕着项目制定课程,根据项目的整套制作实施开设相应的具有连贯性的实践教学训练,围绕“编、导、摄、录、制”等专业核心技能展开相适应项目的逐项训练,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提升自身技能和综合水平。
在“项目制”教学方法下,企业也可以全方位融入专业教学,工程技术人员直接指导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最大程度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强化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实现以项目带教学、以实践出成果的人才,帮助学生在以后的正式工作中避免因为缺乏经验和实践能力遭到拒绝,同时,学校比较容易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与技术改造中去,校企双方容易找到合作的切入点,有利于建立合作教育关系。
(三)“比赛制”实践教学评价改革
“比赛制”实践教学是指通过竞赛或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提升教学质量。2015年,由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主办的“谢晋杯”以阿里巴巴助学·“假货”微电影这一赛制让整个学院的学生都参与比赛,以个人或者团体为单位,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在高强度的实践训练及拍摄下,仅一个月的时间,参赛影片百余部,其中更有精致影片获得大家的喜爱并最终拿下大奖。在这种赛制的氛围下,其实是一种具有更高凝聚力的学习方式,学校也给予了进步的学生,努力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奖励和鼓励,让他们在获得物质上的收获的同时,更获得了精神上的支柱,让自己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更有信心,因此去参加更多大型比赛,展现了自己的才能,也在竞争中不断成长。
1.“比赛制”实践教学通过赛制的方式有利于激励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高强度“比赛制”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首先,学生通过课上学习和课下实践的刻苦,使自己在“比赛制”实践教学中脱颖而出,在不断进步中找到了學习的自信,发现了自身所具有的闪光点,对学习产生了持续的浓厚的兴趣。作为典范的他们,对其他同学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通过比赛本身所给出的压力,在“比赛制”教学实践活动下,不仅自身纵向进步,同时在与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在不断地锻炼中纠正错误、创新方法,从有问题、有缺陷、有不足的层次学习中,不断进步到另一个新的高层领域,再从高层次领域比赛中进行不足的改进,循序渐进,最大程度的激发自身潜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最终使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发挥。最后,以赛带练、以赛促练,以赛来检验练的成果,反过来匡正老师教学中、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整个过程集中、高效,能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取得成效。
2.“比赛制”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提升。“比赛制”教学模式不仅要求老师教学内容从理论知识的教学转向实践操作的教学,而且要求教学方法从知识灌输转向指点启发,从技术讲解转向动手训练,从仿真学习转向实地操作⑥。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接触新的教学方法,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对于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3.“比赛制”实践教学在教学考评体系上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比赛制”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打破了传统课堂以个人为单位的考评体系,而是由众多学生组成一个团队进行考评,因此不能一昧地以标准化课堂要求来衡量。由于“比赛制”实践教学的特殊性,无法达到课程分数与学生实践能力完全匹配,做到无偏差的审核。
四、结语
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实践教学现状、必要性、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对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做了初探,文笔稚嫩,浅尝辄止,不胜揣测,希望本人的初步尝试对影视传媒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有一丝帮助,笔者均甚感欣慰。
注释:
①华曲子.影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J].艺术科技,2017,53.
②陈双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化课程设置的尝试与反思[A].艺术教育:通向人生美好彼案的一座桥梁[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313.
③江虹,杨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J].科技展望,2015,(32):178.
④刘龙和.乾盛传媒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
⑤柳冠中.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⑥陈小波.以赛促学——一种高效率的技能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9):68-69.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杨葆华.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电影评介,2010,68.
[2]罗迪英.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多维构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8):138-140.
[3]蒋玮玮.传媒学院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J].西部广播电视,201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