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距离在美感经验中的重要作用
2019-03-28刘思阳
刘思阳
【摘 要】美感是人类对于美的认识、感受和体验,是主体在欣赏自然美或者艺术美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为了获得美感,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在美学领域应运而生一—“心理的距离”学说。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应当拉开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距离,审美主体应脱离于审美对象之外,以非功利性的角度欣赏审美对象。从美学的演变历史中来看,“心理的距离”学说对于美感经验的作用,愈发的重要。
【关键词】美感;心理的距离;审美;欣赏;美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134-01
一、美学思想的演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学从最初的诞生审美意识,人们开始对美的界定,到产生美学思想,直到近代系统的建立起以美学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在这漫长的美学思想发展历史中,有一个重要的节点,即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其思想认为美学中的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是以人的感官为载体的。其核心即是艺术品所表达的共识性,即古典主义。同时期的古典主义,主张延续古典时代的创作理论,提倡使用规范标准的创作原则,使艺术达到完美。在这样的美学体系下,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可以清晰的解释其美感。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局限性暴露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种绘画流派诞生了,这就是“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美学思想中一个新的时代到来。“抽象艺术”顾名思义即以“抽象”作为艺术的主要特点。“抽象艺术”反对具象化美学,提倡即兴创作,自发创作,随机创作等概念。“抽象派”的画作也往往有一种叛逆、无序、超然的虚无感。而对于抽象艺术的美感,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显得“漏洞百出”。
二、“心理的距离”
20世纪初由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布洛提出的“心理的距高”。而后经过朱光潜先生的阐释及深入后,诞生了朱光潜先生核心的美学思想:“美感源自于感官对于事物的直观感受,并不带有实用目的”,这也使得“距离说”的意义在美学中的意义愈发的重要。
在朱光潜先生的阐释中,距离首先具有积极的作用。距离可以深入形象的欣赏。超脱自我,孤立物的存在。人们身处在现实世界之中,为了生活的需求而奔波忙碌,往往会忽视这个世界本身的美。我们身处的一直是同一个世界,但在审美过程中,如果我们可以跳出利害的圈子,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距离之外去看这个世界,我们会发现世界在我们的眼中是如此的迷人。这样的角度对于艺术的欣赏、创作以及批评是 大有裨益的。
距离的第二个作用,即距离的消极作用,距离会使主体抛开实际的目的和需求。但艺术本身是主观的,因为艺术不能独立于情感之外而产生。而欣赏艺术时必须“失落自我”这就诞生了“距离的矛盾”,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艺术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对于距离的微妙调整”。把握好距离的点才可以创造完美的艺术、欣赏艺术的美。
三、抽象艺术的美感
抽象艺术的出现对西方现代艺术来说是突破性的发展,使西方的艺术革命到达又一个巅峰时期,在这场革命中,艺术的外在表现还是精神内涵,都上升一个全新的层面,在这个全新的层面,艺术已经可以独立建立在现实世界之外,任何的具象形态都无法束缚艺术的发展。艺术的构成要素点、线、面、色彩,具有了全新的特质,属于艺术本身独特的性质。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一个完全脱离经验世界的艺术作品。而这种本质上的飞跃,使西方现代艺术又一次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
但抽象艺术的欣赏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人们在欣赏抽象艺术时常常会感到晦涩难懂甚至不可理喻。这是因为在欣赏抽象艺术时,对经验世界的認知与对抽象艺术的联想产生了剧烈的矛盾所致。然而艺术本就不是对具象物体的展示,而是主观的感受过程。抽象艺术的无意识性,反而会给予主观意识可以尽情发散的空间。
欣赏抽象艺术需要抛开对经验世界的的认知,通过直观的感受去欣赏艺术。不同的点、线、面、色彩的组合更容易影响人的主观感受,优美的线条、忧郁形象、欢快色彩等组成在一起,产生一种简单又丰富,纯粹又负责的审美体验。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更甚于具象的审美体验。并且抽象艺术不受经验世界的束缚,可以使人们更自由的去体验和感受。
例如康定斯基的《黄·红·蓝》,欣赏者往往将自我代入其中,用逻辑理解画中的信息,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混乱的几何图形,点线面杂乱的布置,像人、画板、音符等等。而抽象艺术本就不是需要用标准来解释的艺术,欣赏抽象艺术需要打破规则,放弃现实世界的具象物质,用最直观的感受来欣赏。艺术家的修养,就是具有从切身利害的圈子中脱离的能力,可以“失落自我”,利用直觉欣赏艺术。
抽象艺术是感性的,既没有现实世界中的物质也没有经验世界中的故事。动用理性,抽象画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追问是什么,抽象画就不再彰显自身。又何必追问《蒙娜丽莎》的意义呢?一位动人女子的笑颜又在表达什么?即是动人本身,艺术不会给人以答案,却会给予人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彦.浅析布洛的美学理论“心理距离说”[].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
[2]赵酒琪.美感与心理距离——以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为例[J].青春岁月,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