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琴歌发展现状及传播对策分析
2019-03-28韦晓远
韦晓远
【摘 要】琴歌,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表演形式之一,是古代文人墨客操琴而歌的演唱形式,古人也称之为弦歌。琴歌经长期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系,面临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琴歌的生存方式也随时代的变化而更新。本文通过对现有表演、教学并传播琴歌的琴人的采访和资料搜集,重点阐述琴歌在当代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实际相关案例提出有效的传播对策。
【关键词】琴歌;发展现状;传播对策
中图分类号:J64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007-03
《礼记·乐记》记载道:“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简单的一句话,对于琴歌的演唱方法我们不可知,但足以证明琴歌的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史记·孔子世家》中亦言“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作为儒学倡导人,尤其倡导“士文化”,教授弟子过程中也常常抚琴而歌,并将“吟唱琴歌”列为士必备的技艺。可见,琴歌在春秋时期便已奠定了文人歌曲的基础。
琴歌作为文人音乐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之一,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随古琴艺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琴歌从三皇五帝的上古时代到五霸七雄的春秋战国,历经秦皇汉武,又至唐宋元明,始终被文人雅士奉为必修的艺术形式,文化内涵深深地根植于传统文人群体中。随着历史发展、人口迁徙等因素,琴歌在原有艺术形式上不断变更特性,形成大起大落的发展历程。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琴歌如何保持原有精神内涵的同时与时俱进,成为当代琴人需要面对的挑战。
一、琴歌艺术当代发展现状
琴歌虽历史悠久,经笔者查阅文献发现,历史上关于琴歌的演唱方法、艺术形式标准并没有准确的记载,从《唱论》到《词源》再到《乐府新声》,无一古籍提及琴歌的唱法及传承问题。笔者推测,一是由于琴歌自古以来由文人传唱,历朝历代的文人相对整个社会群体仍属少数,加之歌辞文雅,普通百姓难以欣赏;二是由于古代文人风格自成体系,对琴歌的演绎更有自己的韵味,因此并未留下完整统一的艺术形式标准供后人参考。
值得庆幸的是,历代文人皆有所处,这也成为琴歌持续被保留的重要因素。然而,琴歌成也文人,败也文人。明末清初之时,文人文笔粗制滥造,琴歌歌辞被改编得一塌糊涂,因此产生了门派间的争端,“归口虞山”的说法也纷纷让演唱琴歌的人望而生畏,加之清朝的满人入侵统治,该项艺术形式随古琴一起摒弃在尘埃中。
我国自50年代起,以査阜西、王迪等为首的民族音乐学家,提倡恢复古琴艺术的搜集与传播,因抢救及时,才致使琴歌未石沉大海,让我们能看到保留下来的琴谱,并听到琴歌文雅的音色。琴歌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有十五年,时至今日,琴歌的传播与发展状况依旧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笔者将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一)琴歌教学活动的普及
近几年,沉寂多年的古琴文化伴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出现,迅速在文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为了更快速吸引大众的眼球,各琴社选择以“公益教学”的方式吸引大众学习古琴及相关文化知识。不得不说,当今城市发展的迅速,使得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呈现“马不停蹄”的状态,古琴音乐的适时出现,刚好弥补了人们快节奏生活状态下产生的空虚感。因古琴的减字谱通俗易懂,不少从未学习过音乐的人士上三天体验课便可学会一首曲子,由此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古琴。因此,琴歌的首要传播媒介,便是琴社教学及琴人教学讲座。
为保证搜集信息的全面性,笔者辗转参加了多个琴社的琴歌教学班。笔者所在的广州地区的古琴艺术,业界人称“岭南派”古琴。该派别重曲轻歌,对琴歌的传播度不高,在琴歌教学方法上并未系统化,琴歌在该地区也并未“流行”,只是偶尔在雅集中作为穿插曲目呈现。同时,笔者了解到有些琴行借“岭南派”之名,随便找个弹过古琴的人作为古琴教师,演唱的琴歌不优雅、不动听,甚至五音不全,学员面对这样的现象呈现出学习兴致不高、不求甚解等状态。笔者认为办学开课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倾听并理解琴歌之美,听觉是最能直接反馈给学员的感觉,这样粗制滥造的音乐呈现,何谈理解甚至享受呢?这样的开课模式难免让人觉得有过度商业化、趁火打劫之嫌。
当然,并非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如此糟糕。笔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仍旧有部分琴人为琴歌传播完善教学活动,不断优化课程模式。九嶷派传人乔珊是近代古琴家王迪的弟子,对琴歌方面的演唱及教学颇有研究。近几年,乔珊老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选择大众耳熟能详的琴歌,多次进行网络直播教学,其传播力度非常广泛,使得学生们坐在家中就能学习琴歌。
古琴艺术传承人林晨的弟子何怡,自2012年起专注于琴歌的演唱与教学,至今在全国开了数十场讲座,包括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琴歌讲座,让高校的学生也能体会琴歌之美。何怡还在文化之都北京长期开办琴歌演唱教学班,激发学员学习琴歌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人音乐的魅力。
浙派古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晓英弟子金蔚先生,在北京开设古琴课程,为方便每个学员快速入门,金老师用琴歌作为基础课程教学。因此,金老师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唱琴歌。用金老师的话来说:“歌词能使我们更迅速地理解琴歌内涵,这样的教学既不枯燥又事半功倍。”
(二)琴歌展演活动
历史上文人间的聚会常有琴曲助兴,更有用琴歌对话之场景,俗称“以歌会友”。汉魏时期文人蔡邕曾在《琴赋》中有“感激弦歌,一低一昂”的描述,而四川出土的汉代陶俑,不仅双手作抚琴状,同时还神采飞扬地张口作唱歌状。回归到当今的现代化社会,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跟古代相比甚有出入,以歌对话的形式少之又少,唯一能够使观众听到琴歌的途径只有舞台表演或琴社的内部雅集。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接触最多的琴人是北京的何怡。她曾怀揣对传统文化的热忱拜古琴艺术传承人林晨为师,专心钻研琴歌,现已是中国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的独立音乐家。自2012年起,何怡出于对中国文人音乐的渴望,从美国归来后便投入到琴歌的研究和演唱之中,至今已开办50多场音乐会,她渴望在全国每个地方留下琴歌的印记,让当地的观众能感受琴歌散發的独特魅力。每场音乐会临近结束之时,她会开设观众提问的环节,让观众回馈信息,以帮助下次做的更好。
蜀派传人黄明康,师从俞伯荪先生,由于俞伯荪对于琴歌的提倡和研究,使得黄明康在学习之初,借助自己对民族声乐的深入研究,结合琴歌的特点进行表演。出于对琴歌的炽热,黄明康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创作琴歌,如《峨眉山月歌》《花非花》等,还利用两年多的时间对《离骚》打谱,黄明康期待琴歌可以像书法、国画一样有更多的传承人和欣赏者,因此,在成都地区,经常能看到黄明康在雅集中演唱琴歌,做公益的琴歌教学课程。
以上案例表明,琴歌在现代社会依旧有琴人将其精力放在宣传、展演琴歌方面,但个人的力量明显不足。相比古筝、琵琶等音乐艺术,琴歌仍属于小众艺术,加之琴歌曾出现的断代问题,无疑给琴歌艺术重重的一锤。2017年12月9日,在纪念古琴宗师吴景略110周年诞辰的雅集中,何怡受古琴非遗传承人吴文光先生的邀请,演唱了全场唯一一首琴歌。可以看出,琴歌在多数情况下,依旧属于穿插节目。在此之前,笔者参加的几场小型雅集中,琴歌也以穿插曲目坐落其中,更有甚者将《大鱼》《凉凉》等流行音乐作为琴歌进行表演。笔者认为,琴歌在当今未能普及的情况下,贸然结合流行音乐,会让观众对琴歌产生误解,认为只要有古琴,无论嘴里唱什么都是琴歌,这样的表演会失去传播的意义。
(三)大众对琴歌的接受程度
金蔚老师曾对琴歌受众少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古人所处社会环境偏于安逸,没有工业化喧嚣,吟诗作赋就像现代人上网娱乐,通读四书五经就像今天必学的数理化,了解诗词格律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反观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让不少现代人摒弃“咬文嚼字”,大家倡导普通话,对“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并不看好。琴歌作为以诗为词的艺术形式,在传承或传播上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语境,观众听不懂、听不下去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伴随以上观点,笔者在调研期间观看了几场何怡琴歌音乐会,根据大众对琴歌的看法做了一些记录。
何怡在广州大剧院的演出是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的舞台表演,在看到何怡上台演唱时,我发现身边的观众都是眼前一亮的状态,更有从观众席中发出“这是琴歌?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好好听啊”的感叹之词。然而,我在深圳大剧院听琴歌专场时,在连续表演了几首琴歌后,发现不少人昏昏欲睡,甚至有聊天、打鼾的现象。在这里,笔者并非有意对观众的行为进行批评,而是逐渐意识到琴歌的受众是有“定位”的。关于什么人喜欢琴歌,什么人喜欢摇滚乐,我们都应明白,喜欢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倘若观众对唐诗宋词毫无兴趣可言,对诗词韵律一窍不通,便不能体现琴歌的价值所在。这样的现象从侧面印证了金蔚的观点,即没有对应的文化语境,便无法欣赏琴歌。
以上两种状态让我们意识到,在当下网络传媒如此丰富的时代,舞台上的音乐表演是否已经和文化逐渐脱节?观众在前一场演出中给出的良好反馈是否源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呢?观众是否关注的只是外在形式,而非其文化内核?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二、琴歌传播对策分析
近十年来,随着古琴艺术申遗的成功,古琴艺术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使得濒临消亡的局面取得了很大的改善。这得力于国家相关的政策扶持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的大力相助,不少经济富裕的有志之士纷纷对古琴行业投资办学。不得不承认,以上只是琴歌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想要开创“琴歌热”的时代,还需有针对性地对现存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借助各界人士的力量,更有效率地保护并传承琴歌。对此,笔者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对应的实施方案,以供参考。
(一)开展琴歌教学讲座,琴歌艺术进校园
琴歌艺术的普及度不够高,无非是大众对其文化底蕴了解得不够深刻,琴社内部教学活动不足以推动琴歌的广泛传播。因此,琴人们应自发在各地开展讲座,让更多学员了解琴歌的魅力。这其中的一系列操作,也需要政府的相关帮助,如各地区定期开展琴歌相关的公益讲座,促进全民积极性。例如,2017年12月21日,何怡受中国琴会邀请,于上海进行琴歌艺术讲座及推广。学习课程的学员多来自各地分琴社的琴人及学员,课程结束后,多数学员表示出对琴歌学习的热情,计划将何怡的琴歌演唱及教学通过琴社的影响力进行传播,可见此次琴歌教学的成功。同时,也可有针对性地在各大高校开展琴歌讲座,尤其各大艺术院校,琴歌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对有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说,能够更快速地理解琴歌的内涵及韵味,定期对“琴歌艺术进校园”的活动给予支持,对琴歌的传播非常有利。
如今的中国是个多元文化大融合的社会,我们不断地汲取外来文化带来的养分,提倡音乐教育的步伐紧跟住世界。但是要知道,上一辈的音乐素养并未得到培养,致使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颇重,年轻一代对文人音乐丧失了兴趣。对此教育部应提倡将琴歌艺术充分纳入高等教育阶段,优化师资队伍、提供相应的经费,保证普通高校的学生学会欣赏琴歌,艺术院校的学生能够演唱琴歌并成为琴歌教学人才。这种有机结合,才能使得琴歌艺术更好地发展与传承。
(二)重视传统作品挖掘,与时俱进
琴歌展演场次少除了琴人对艺术传播的需求低,更有部分原因是传统作品的数量不足以开专场。这里所指的并非传统曲目量低,而是指被挖掘出来呈现到舞台上的琴歌较少。众所周知,琴歌同琴曲一样,用减字谱记录,没有节奏,需要有懂行的人打譜,尤其是演唱琴歌的人,需要注意咬字、韵律等因素,不断地尝试,才能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琴家王迪曾在50年代致力于琴歌的打谱与研究,发掘整理了《黄莺吟》《长相思》《胡茄十八拍》等琴歌,也曾在编写的《琴歌》一书中,收录了52首琴歌。而后,琴家吴文光也十分重视琴歌的打谱。他所编的《虞山吴氏琴谱》(东方出版社,2001年)一书的下编《清流歌凝章》,即为吴氏打谱或谐声的古代琴歌集,其中有琴歌《古怨》《听琴吟》《竹枝词》等50首琴歌。笔者认为,当代琴人也应延续王迪老师、吴文光老师的精神,不断挖掘传统作品,保证曲目充足。
如今,国外电子音乐、嘻哈音乐充斥着大众的耳膜,安静的琴歌音乐被挤到舞台边界,成为所谓的“边界音乐”。笔者认为,对于该现象,我们要做的是平等对待各种音乐形态,以艺术的眼光去理解并领悟别种音乐的特色和内涵。而琴人们要做的并非一味守旧、闭门造车,要学会适应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响应当今大众的审美趋势,保持传统风格性的同时,增添新鲜的元素。如适当地加入流行音乐的唱腔,改善舞台表演的舞美设置等。笔者认为,只要个体承认音乐的主体性,原本的韵味就不会丢失。
另外,坚持创作带有琴歌风格性的、彰显时代气息的新作品,也是增加琴歌受众人群的一种方式。如岭南派传人谢东笑老师,曾根据诗经中《桃夭》一词创作琴歌,朗朗上口,众人皆可唱。另有赴汶川进行灾后音乐治疗的《六祖偈言歌》、依据儒学经典所作的《大学》、依据道德经第一章《论德》编曲的同名琴歌,经常作为穿插曲目出现在古琴雅集上。因此,衡量时代的需求,作出对应的选择,也是每个琴人需要做的功课。
(三)提高观众审美素养,保证展演作品质量
如今的时代,快餐文化占主流,人人凡事都图快,高校的艺术教育持着“欧洲文化中心”的观点,将审美偏向西方交响乐。这样的场面使得传统音乐文化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统音乐在舞台表演方面不得不向观众妥协。夸张的舞美、“热闹”的配乐,不伦不类的艺术形式展现在舞台上。戏曲音乐为了加低音请来大提琴,中国传统乐队为了增加声音的浑厚度加入了键盘,观众也是怡然自得的享受这种“另类文化”。琴歌作为传统音乐的一种也深受其害,弹着古琴唱流行歌,全无半点琴歌的影子。笔者认为这种妥协,传统音乐的舞台表演若一味求哗众取宠,还未等“外来音乐”排挤,自己便先行灭亡了。传统不在,便是背离本心的传播,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会有谁愿意继续传承呢?
针对此种现象,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寻找有利措施改善现状。首先,针对传统音乐在舞台上的表演。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制定相应的规则,不得轻易更改,保持原本面貌。其次,针对观看表演的观众。经常开展全民文学素养类的比赛,倡导大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传统文言文作品的理解。有了这两步,琴歌在舞台表演方面既能保持原样,在传播方面又有了媒介,当每个人对诗词的平仄、格律等问题都有所了解时,欣赏并演唱琴歌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同时,文化部及各剧院应明确琴歌展演过程中的必要曲目质量和数量。《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等经典曲目的演出,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如歌词、舞美、旋律等规范,让更多观众存住经典的记忆,有了“招牌曲目”,观众才有动力欣赏学习,从而传遍整个社会群体。
琴歌作为拥有5000年文化历史的艺术形式,与现在的生活状态有所出入,在我国大力提倡文化自信、强调文化主体性的今天,关于琴歌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措施上还需结合当代现状,吸纳精华,去除糟粕,建立符合琴歌实际现状的传播体系及有效的保护制度。以上是笔者针对调研结果,提出的如何更好传播琴歌的粗浅建议。该调研由于地域因素,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改善的空间还有许多。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对琴歌艺术的理解和学习,探索出更多有效促进琴歌发展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范琳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6,No.283(03):249-250.
[2]高興.试论文人音乐的艺术特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01):19-21.
[3]赵丽娟.试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4(12):72.
[4]郑之琳.文化生态视角下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J].教学研究,2014:96-98.
[5]杨曦帆.音乐行为中的民俗文化——从音乐人类学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探索,2012(02):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