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地方文献征集看区域文化发展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年鉴湖南

(湖南图书馆 湖南 长沙 410011)

缘起

见字如面,曾几何时,人们的生活中幸有旧笺惹相思,一封封书信,承载着多少情感。在如今这个相隔千里也可一秒视频见面的智能时代,那一封封旧书信,一张张老照片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触摸着这些古旧文献,仿若穿越时空,触摸着历史变化。

一、地方文献和原文献

文献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不同时期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体现和缩影。[1]原文献,顾名思义即原始文献资料,没有经过二次开发利用的文献资料。原文献包括:书信、照片、日记、手稿、笔记、文件档案、单幅文献、实物等等。地方文献是一个区域内的文献资料,反映着这个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教育等的发展。原文献是地方文献一个重要组成。地方文献是区域文化的重要信息载体,承载着区域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地方社会的客观缩影,是图书馆馆藏的一个重点和特色部分。故而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能够充分的补充完善馆藏地方文献资源。

二、地方文献的征集

(一)方文献的征集方式和过程

地方文献的征集渠道不能执着于“点”,它不同于图书资料的采购,图书资料采购可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由中标书商提供目录的方式。地方文献散落在各处,可能是某个人收藏,可能在某处收藏,也可能静置于某处,需要大力宣传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广泛征集,以求充实和完善。

湖南图书馆成立地方文献部,负责湖南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设地方文献征集组并专人专门负责地方文献的征集、采购及验收工作。加大古旧文献及湖南家谱文献和字画的采访力度,通过古旧书市场及孔夫子旧书网等征集的同时,每周五、周六、周日定期走访天心阁、古籍书店等古旧图书交易市场,参加主要的古籍善本拍卖会,是拓宽湖南地方文献征集途径的重要举措。

征集文献主要是需要“走出去”,人和信息都要走出去。通过走访等多种途径建立全省地市级地方文献采集网络体系。第一,逐步建立省直各行业系统地方文献采集网络体系。第二,不断扩充全省市县级地方文献采集网络体系。通过实地走访,到市县地区统计部门、文史委、史志办、文联及相关协会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寻访当地书商代理和志愿者,进一步宣传我馆地方文献工作,扩展地方文献采集网络,建立完善的全省地市县级地方文献征集网络体系。逐步开展湖南名人资料的征集工作,拜访当地学者和文化名人,征集其著作和手稿等珍贵文献资料,通过走访、发邮件、寄信、电话采访等方式积极开展著作、手稿及相关资料的征集工作,逐步形成原文献专藏。

(二)明确地文献收藏范围和收藏重点

确定采访原则和制度,明确文献资源的范围和重点。地方文献不仅仅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也包括这个区域籍贯的古今作家,名人的著作;有着比较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出一个地域古今各种情况。采选范围内的地方文献资源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尤其要重视非正式出版物的征集,湖南图书馆历来注重对年鉴、方志、族谱、家谱等资源的收藏;对于民间原文献侧重手稿、书信和日记的征集;加强湖湘人物著述资料征集工作。

(三)采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文献采访工作是一项集学术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地方文献资源建工作对于采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定期参加地方文献培训班,提高地方文献工作者业务水平,地方文献工作者在业务上需要熟悉馆藏了解文献概况;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社交能力,从事图书采访工作采访人员应及时了解行业出版信息动态;需要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士打交道,这就要求地方文献采访人员具备较强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能力,通过与他们的交往以优惠价格采购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源,并且建立长久的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完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三、地方文献与区域文化发展

(一)地方文献与区域文化发展

区域发展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某地域范围的社会发展活动。地方文献记录了相关地区的过去与现在的一切文献,反映着当地的社会发展脉落,是了解与研究当地地方情况(包括人和物)的重要资料佐证。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的一个缩影,可以呈现一个区域的发展。

本文所提出的区域文化是立足于当前的行政区划来做研究的。按行政区划也是历史沿革的结果,因行政区划内部的交流比较频繁,按行政区划分,可以更加清楚更加方便地认识本地的文化。[2]研究地域文化,必须要注重文献资料,特别是地方文献资源,包括方志、族谱、年鉴等。文化体现在文献中,也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

(二)地方文献征集成果

1.名人资料。湖南图书馆设立有专门的湖湘名人资料库,藏有抄本、稿本近千余种,其中在部分为近现代知名湘籍人物手迹。如郭嵩焘《养知书屋日记》,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筠仙湖南湘阴城西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湖南图书馆藏有郭嵩焘咸丰五年至光绪十七年日记四十余册,内容多为其驻英法期间之见间。曾国藩的亲笔家书,彭玉麟的梅花册,左宗棠的手扎等等,这珍贵名家古籍无一不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年代特征和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2.书信、照片客观记录着事物。湖南图书馆历来注重地方原文献的征集工作。2014年至2018年每年征集到的民间书信有2万余封。人们通讯方式从鸿雁传书到邮递书信到现在的手机视频,不同媒介,不同载体反应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通信内容大多记载着那个时代的特征,印着深深的时代烙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部分面貌。

照片,时间的记录者。客观、真实、形象、具体地记录着事物。用文字描述事物时,常常带着明显的主观因素,而照片却能将历史的某一瞬间凝固并保存下来,留下一份客观、真实的原始记录。[3]

3.地图,一个城市的记忆。地图是指按一定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4]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同时间绘制、出版的地图,汇聚在一起,可以解读这个城市的变迁史,地图成为城市发展变化的见证者。

4.年鉴、志书收藏方面品种齐全。年鉴具有年度性、权威性、严谨性、资料性和区域性,年鉴的内容客观、全面、可靠,反映着年度热点、重点事件、重大决策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区域社会的经济发展。我馆历来重视对湖南省志,地方志和年鉴的征集和补全工作,我馆在志书、年鉴的入藏方面一直保持着品种齐全的特色。每年定期走访各市县党政机关及所属各部门,以求充分补全缺藏的内部出版的重要年鉴等文献资料。

四、结语

文化的主体是人,区域文化发展,既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资源,也要了解当地的经济资源;既要了解现状,也要了解历史,那些有相当史料价值的文献资料,是活着的历史,是有助于还原历史、走进历史、贴近历史的。了解历史、尊重过去才能更好的服务现在和发展未来。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年鉴湖南
感谢《年鉴》
免年鉴
——卯年大事件
四川31部年鉴获全国奖项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