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行政研究例文研究方法评析
2019-03-28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一、前言
比较方法无论作为一种逻辑思维方法,还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其运用非常广泛。学界通常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比较主体的优缺点,借鉴优点,改善缺点。本文选取《美国、日本和瑞典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比较研究——基于不同福利因素综合利用的分析》、《中日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的政策执行比较及启示》、《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美政府管制体制比较研究》、《后冷战时代的中美国内改革比较——基于政治思潮和社会结构演变的分析》、《国外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的中美比较》、《地方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与加拿大城市的案例研究及比较分析》、《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决策比较》、以及《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这9篇较为出色的比较研究类文章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采用的比较研究方法。从文献的标题可以看出,所提供的9篇文献全部都是比较类文献,大致可以将文献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启示,还有一类就是纯比较文章。其中国际比较类文献3篇,中外比较类文献6篇,而且直接通过标题我们也能发现9篇文献中关于美国的研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能够说明美国在这些研究问题上面优于其他国家,对其他国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二、具体研究方法对比
比较研究方法只是众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总称,根据不同的标准,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具体有以下几个标准:比较对象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比较对象的历史发展和相互关系、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比较对象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按照这些标准可以将比较研究方法细分为求异比较法、求同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宏观比较法、微观比较法、定性比较法以及定量比较法。
根据比较对象是否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分为求异比较法和求同比较法。求异比较法是指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对象而认识其相异点的方法(同中求异)。求同比较法则指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而认识其相同点的方法(异中求同)。在《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决策比较》该篇文献中就运用到此种比较方法,作者从治理决策构成的四要素出发,将中美地方治理决策文化、中美地方治理决策主体、中美地方治理决策体制以及中美地方治理决策导向做了比较分析,得出中美在这些比较因素的不同点。在《中日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的政策执行比较及启示》一文中,作者从政策执行的主体、手段、监督三个角度对中国与日本的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的政策执行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日本治理陆源污染的政策执行主体多元、手段多样、监督高效,为中国陆源污染治理决策执行主体结构的优化、执行手段的增强、执行监督的强化提高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根据比较对象的历史发展和相互联系的观点,分为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是指比较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内的发展、变化的方法。通过这种比较,可以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确定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这也通常称作是历史比较研究法。横向比较法是指把同类不同对象在同一标准下进行的比较。进行这种比较研究时,不同的对象必须是有联系的,或互有影响的。所选取的9篇文献中只有唯一一篇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其余都是运用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后冷战时代的中美内改革比较——基于政治思潮和社会结构演变的分析》这篇文献就选取了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相结合,将中美两国在后冷战时代的这二十年的内改革基于政治思潮和社会结构演变角度的改革进行了比较研究,集中分析了导致中美两国国内改革在后冷战时代出现不同命运的原因,并将此作为分析未来中美战略态势和国际格局演变新视角。《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这篇文献,基于使命定位——运行模式——治理结构(MOG)的三维框架,选取了美国、英国、俄罗斯以及日本等四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度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总结出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度的一般规律和趋势,最后为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度的建设提供启示和建议。《美国、日本和瑞典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比较研究——基于不同福利因素综合作用的分析》也是采用了该种比较研究方法,文献尝试从福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角度深入比较和分析三国的一体化改革,藉此提出针对公平性欠缺、基金收支失衡、制度转制成本高和补充养老保险欠缺等中国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进行进一步制度改的政策启示和经验借鉴。
根据比较对象的整体性与局部性,可以将比较方法分为宏观比较法和微观比较法。宏观比较法:是对一个大的范围内的各种对象进行整体比较研究的方法。如在文学领域,对一国、一民族、一种类型的文化与别国、别民族、别种类型的文化进行整体的比较研究,对中外科技政策的比较研究。微观比较研究:侧重于局部比较。这9篇参考文献都是属于微观比较研究,它们都是选取了某一具体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如《中美政府管制体制比较研究》中选取了政府管制体制这一具体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国各具特点的政府管制体制模式形成的原因和不同的政府管制体制的优劣,从而最后就改革一综合性管制机构为主体的我国政府管制体制提出了建议。《地方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与加拿大城市的案例研究与比较分析》中,作者选取公民参与这一研究角度进行中加比较研究,这项比较研究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了解地方治理在变革社会中的发展趋势。
由于比较对象是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结合,可以分为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定性比较:是对对象的属性、本质进行的比较,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如经济学家樊纲的博士论文《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其中对马克思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定量比较:是对对象的数量的规定性进行比较。如利用统计数据对某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团)。比较管理学中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就经常运用比较研究法和模型化比较研究法。通过阅读这9篇文献不难看出,这些文献大部分都是定性比较研究,只有《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的中美比较》这篇文献较为偏向定量研究,该篇文献进行了少量的数据对比研究。这篇文献通过对美国政府资助R&D计划和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以及运行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控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的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建议。
三、结语
对比分析研究方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它对研究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所处环境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比研究能够很清晰、直观地发现研究对象的异同点,进而根据异同点可以找出差距,有利于总结分析优劣。这9篇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比较+启示类文献就是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优劣,从而对我国相关发展改革提出了很好的启示和建议,帮助我国扬长避短,少走改进弯路。但是,通过上述9篇文献的比较研究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者通过运用定量对比分析研究方法较少,大量的比较研究都是偏向于定性,这说明学界运用定量分析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事物经验还不够成熟,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充分运用该比较研究的方法去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