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背景下管理运筹学的反思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6期
关键词:运筹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四川 成都 610400)

运筹学历史悠久,可以说自人类诞生以来,一直就经历着通过运筹做出决策的过程。但是运筹学的真正发展于二战以后,广泛应用于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管理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管理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20世纪50年代由许国志、钱学森等教授将运筹学从西方引入我国。

运用运筹学方法讨论和研究优化问题,可以为经济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管理运筹学课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着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运筹学课程,但是处理数学理论和经济应用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在转型改革的趋势下,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转变以应对应用型转型改革。本文就目前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改善。主要表现在讲授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虽然国内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黑板+粉笔”讲授式教学手段转变为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改变,管理运筹学教学课堂仍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思考,缺乏案例讨论,掌握知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更不能做到灵活应用,师生互动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下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更不用说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课堂讨论教学实施困难。在管理运筹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管理运筹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管理运筹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么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成为授课教师的一言堂,要么课堂讨论中,学生讨论点发散,难以达到进行课堂讨论的目的效果。

(三)教学目的不够明确。目前,经济管理类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数学,轻管理”的倾向,把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当作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有的热衷于讲授运筹数学的深奥,迷恋于数学模型的复杂和数学方法的精巧,而忘掉了运筹学的原有特色,即在管理运筹学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侧重基本原理和算法的讲授,而对如何从实际问题出发,抽象出管理运筹学的问题以及如何解释运筹学的计算结果注意不够;有的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理解流于一般化,没有结合专业特点深入思考,忽略了运筹学多学科的横向交叉联系和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所学知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只会算题,而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面临的大量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不恰当。管理运筹学课程包括若干分支,而一般来讲,教学学时数又有限,使得管理运筹学教学不可能囊括运筹学的所有分支。目前,在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有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存在着教学内容因人而设或因教材而设的现象。

(五)成绩评定不科学。主要表现在成绩评定以考试为主,而考试方法、考试内容沿用传统模式,缺乏运筹学应用能力的测试内容,考试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应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学习运筹学课程。学生学完课程是否能够运用运筹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则完全没有顾及。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改进教学方式。变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为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的较好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生活中实例进行案例教学,可以使“管理运筹学”课堂教学从理论到实践,把生活中实例或者历史典故投影到课堂教学中,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鲜活的生活实例,既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二)把“翻转课堂”引入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翻转课堂讨论教学的实施,教室应该给予学生以适当的引导:首先是任课老师提前发布课堂讨论的范围,进行分组让学生发散思维,并在指定的范围内展开激烈的讨论;其次是学生小组在自己所谈论的范围内准备资料并做好相应的PPT,每个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是指定的内容多是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具有相关性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明确教学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使学生通过管理运筹学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管理运筹学的思想、原理、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大量的最优化问题。

(四)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取舍要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由于经济管理类运筹学教学目的是运筹学在各类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因而其教学内容就应根据其专业需要来设置。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存储论、图与网络等运筹学分支应用较广,应作为一般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学习的内容。另外,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以及教学时数的情况,可再适当增加其它分支的内容。

(五)改进期末考核方式,完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在学生期末成绩评价方法上采用综合测试方法。一方面避免低能高分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在翻转课堂的表现计入成绩考核范围,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得高分。综合测试可根据学生在翻转课堂上的讨论情况、学生案例分析报告、实践性环节、考试成绩来进行,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定。

三、结语

通过对“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系列环节的改革,力争早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管理运筹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最优化决策思想、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模式转变,促进人才培养由传统模式早日向现代模式转变。要顺利实现这些转变,还需不断加大“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的力度,当然还需要其他各方面的配套改革与协同作战。

猜你喜欢

运筹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对运筹学专业教育的一些看法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占卜·庙算·军事运筹——谈军事运筹学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