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政策对中国进出口影响
2019-03-28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0)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东连接着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亚太经济圈,途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家,最终抵达波罗地海岸,地中海沿岸以及印度洋沿岸。“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家,最终到达非洲的瓷器之路、茶叶之路、香药之路。“一带一路”经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蒙古-俄罗斯草原之路等,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格局正在发生,沿线的50多个亚欧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区域发展的活力,提高合作潜力,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现状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布
在一带一路会议上,学者们提出“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建立在两维基础上: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因此,我们在研究国际关系和制定对外战略时必然遵从两维认知规律,既要回溯历史镜像,研究大国兴衰规律;也要俯瞰全球景象,分析地理空间与外交战略之间的关系。古今中外大战略家们无不重视地理空间认知在政治经济和治国方略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的理论尽管各有千秋,但贯穿的共同主线就是地理空间认知对其研究的指导作用,这一点迄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由于受“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落地,财政、货币政策充足的调控空间以及简政改革、反腐倡廉等措施为经济和进出口贸易稳速增长提供背景,进出口贸易取得增长,在一带一路政策下,可以为经济和进出口提供更加稳定的环境。
(一)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高科技类产品的比重相对较高。从出口商品的地区分布来看,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对象,这说明中国的对外商品贸易仍然以发达国家为主。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出口的机电产品仅占机电产品总出口的21.75%,纺织品及原料向64个国家出口的数量占纺织品及原料总出口的33.9%,其中越南进入前六位。在贱金属及制品的出口中,越南和马来西亚分别是排中国第三位和第五位的出口对象。在化工产品的出口中,印度和印尼分别为排第二位和第六位的出口对象。在塑料、橡胶的出口中,俄罗斯和印度分别排第四位和第五位。可以看出,中国对“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的出口,只是涉及相邻或相近的周边国家来往贸易很多,而地理位置较远的,则贸易量相对较少,这正好印证了“引力模型”。
(二)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机电产品(资本密集型),矿产品(资源密集型),化工产品(资本密集型),运输设备(资本密集型),光学、钟表、医疗设备(资本密集型)是中国进口的前五大商品。通过与出口前五大商品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的对外贸易目前处于以劳动、技术换资源、技术的阶段。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原料类产品和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商品类型。中国从“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进口的机电产品仅占机电产品总进口的16.15%,进口的运输设备仅占4.64%,光学、钟表、医疗设备仅占5.97%。而从这些国家进口的矿产品则占了矿产品总进口的50.43%,其中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朗分别排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六位。可以看出,中国对“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的进口,目前以初级产品为主。
中国对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范围的局限性、进口商品的特定性,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潜力巨大。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让能够充分展示中国创造实力的优势产业“走出去”。而目前产能过剩是中国第二产业面临的主要发展瓶颈,钢铁、水泥、电力、煤炭等传统重工业,纺织、造纸、制革等部分轻工业,以及多晶硅、风电设备、船舶等一些新兴产业都未能幸免,这些产业涵盖劳动、资本、技术密集等各种类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低于中国,面临着工业化发展的巨大任务,因此,除了优势产业的转移外,让中国趋于过剩而其他国家却急缺的质优价廉产品“走出去”成为中国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又一重大目标,实现合作双方供需互补、各施所长、各尽所能的良好状态。
(三)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格局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互联互通和贸易便利化,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具有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出口增长提供动能。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新的经济贸易合作网络更加紧密,外贸互补性增强,为中国出口提供新的增长点。比如,基础设施输出增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沿线国家的运输系统建设、港口建设、管道铺设等多个方面,而我国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和经验。
创造新的贸易业态、贸易方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新机遇:新产业领域带来新商机、新需求、创造新合作方式,新的贸易业态,产生巨大的贸易效应。比如,新领域带来的新商机。“一带一路”战略促使货物贸易的内涵不断丰富,有助于促进进出口平衡,在港口、高铁、新能源等方面不断增多。新需求创造新的合作方式。“一带一路”创造的新的合作方式上将面临双向贸易、投资的合作,基础设施的合作。此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
三、总结
因此,我们应该深化我国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拓宽合作的领域,与邻国多进行贸易和商业的往来,双方优势互补,从体制创新层面释放国内市场潜在需求,避免外需波动对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冲击。进一步以开放升级促进改革深化,实现国内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轮驱动”。为扩大进出口贸易,沿线国家应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力提升本国港口效率,提高海关办事效率,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增长。促进海关程序系统化和一致化,完善海关环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必将发生不小的变化,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也将得到优化和改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创造,向分工的上游发展,才能在进出口贸易中取得更稳定的地位,才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