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文献综述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6期
关键词:碳价配额分配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武汉 430200)

一、影响碳排放权交易的因素

关于碳排放权价格形成、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现有研究发现,影响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因素有博弈理论、能源因素、地区因素和政策因素。

(一)博弈论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一项资源只有具有稀有性时才具有交换价值。环境功能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容量资源的稀缺性是导致碳排放权交易的经济原因。De Canio and Fremstad(2013)[1]对于各国碳排放额分配的谈判问题进行研究,其利用博弈论的“囚徒困境”等理论分析得出进行环境合作的战略方式,同时得到各国应选择协调博弈的方式进行谈判工作。Viguier et al.(2006)[2]利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对欧盟各国碳配额的分配进行研究,得到其有关利益博弈的主要结论。

(二)能源因素

Sousa et al.(2014)[3]通过实证研究了不同时期碳价与煤价和电价的关系,结果表明碳价的波动会导致电价波动,同时其发现谈价波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Anna Creti等(2012)[4]认为由于碳减排技术在短时间内不能实现重大突破,因此现阶段主要的节能减排方式只能是能源转换等方式,因此碳价的波动主要来源于能源的价格。

(三)地区因素

李霞(2013)[5]对中国不同省份的CO2总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以及强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地区三个因素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并得到进行减排政策的制定时应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雷厉等(2011)[6]分别从不同能源、产业结构以及人均产出等因素对不同区域的人均碳排放量进行研究,得出从横向上不同经济因素以及纵向上不同省份地区都应该制定差异化政策,从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政策因素

Petrick(2015)[7]则针对碳权交易与本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其通过对德国自2007年至2010年的碳权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碳权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德国工业中对天然气和石油的使用,并提升了能源利用率,但其并未影响营业收入和就业等数据。Alexeeva(2014)[8]提出,从宏观层面来看,不同国家和主体的经济政策、社会福利和以贸易为主体的国家竞争力对碳权交易全球化有着很大刺激作用,通过有效的政策和对交易框架的适当调整,能够发挥碳权交易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卢现祥等(2014)[9]认为政府在建立良好的碳权交易市场中,应该着重在总量控制、初始分配、市场规范以及监督管理四个方面下功夫,同时由于我国碳市场的不成熟,应该及时对可能引起碳价效率偏移的风险点进行风险识别,在保障碳价形成机制能有效运转的前提下,可通过搭配政策工具对碳市场进行监督与创新。

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

21世纪初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学者加强了有关碳金融问题的研究,而其中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碳排放权的配额分配、定价机制以及拍卖机制。

(一)碳配额免费分配机制

在免费分配方式下,碳排放企业可以通过节能减排,或者通过排放权交易来弥补减排差额,以此来屡行其减排承诺,不涉及政府与排放企业之间的费用转移问题。Ian A.Mackenzie et al.(2008)[10]通过对基于历史数据和基于产业数据的碳权配额免费分配方式进行研究,结论表明在封闭的市场交易环境下,基于历史数据的分配方式是有效的;但在开放的市场中,基于历史数据分配方案的效率明显比基于产业数据的分配方式低。

(二)定价机制

碳定价机制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碳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碳交易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碳排放权价格能够全面、准确以及及时地反映所有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信息,比如碳排放权的稀缺程度、供求双方的交易意愿、交易风险等等,使得资金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迅速、合理流动,以实现低成本减排的目标。

Zakeri等(2015)[11]通过建立供应链模型,对碳权交易中的碳定价进行绩效分析,研究发现碳交易机制及碳定价存在较低的减排成本的收益。Seifert等(2008)[12]通过分析欧盟碳市场价格机制,发现其具有时间-价格依赖性的结构,同时理论碳价应该等于惩罚成本与企业减排成本之和。汪晓芬(2013)[13]针对欧洲碳权交易市场的历史数据(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4月29日277个交易日),通过GARCH模型和B-S期权定价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出有关核证减排量(CER)期权的定价模型。

(三)拍卖机制

关于拍卖机制在碳排放权交易中的应用研究,多数学者主要将其应用到碳排放权初始配额中,交易的形式是政府-企业,交易拍卖模式是“一对多”。

Peter and Suzi(2002)[14]通过对比碳权拍卖分配与根据历史排放水平进行分配,发现拍卖交易能够有效地财政税收扭曲,相比于基于历史数据更有高效率、交易公平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问题,王素凤,杨善林(2016)[15]将碳配额的初始分配额作为前提,构建在单一价格体系下的碳拍卖模型,通过研究保留价格对均衡价格的影响效果构建非对称性私人估价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鼓励市场参与者进行真实价格报出,从而避免竞拍者间的“串谋”行为。饶从军等(2012)[16]通过构建可分离的且可变供给量的商品拍卖机制,分析得到卖方最优和买方最优的报价策略,并同时将该机制分别分配到不同风险偏好者的交易中,从而达到与交易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三、关于碳排放权的作用及其对各方面的影响

(一)产品创新

郇志坚等(2011)[17]利用公共因子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欧盟EUA期货与CER期货价格进行协整分析,发现二者在长期中存在均衡的协整关系。

(二)价格预测

关于碳交易价格预测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对理论分析上,实证分析相对较少。Zhu and Wei(2013)[18]运用ARIMA组合模型和最小支持向量机对国际碳权交易市场进行价格预测,得到了较好的结果。魏东等(2012)[19]通过企业管理建立碳权交易的相关风险评估程序并提出了相关风险应对措施,最终达到对未来碳权交易的风险评估与价格预测。

(三)规范市场

Fan et al.(2016)[20]研究了欧盟市场碳权交易中控排企业与金融中介的微观行为对碳价的影响,结论表明市场参与者与碳价波动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并且企业的不正当交易行为是引起谈价剧烈变动的主要因素。

四、中国发展碳排放权交易需要改进的措施

(一)政府与交易所收集企业数据应提高准确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在派遣相关从业人员到交易所和实体企业进行数据统计的同时,应该提前对相关的审计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有效性;应该尽快出具相关的制度办法,针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分配,对行业内部违法违规企业进行相应的惩罚,从而净化金融市场环境。

(二)对不同行业与不同企业设置专门的配额标准,且应该降低调整周期

从配额精确度来说,政府应该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制定不同的配额指标,并加强对相关重点企业和项目碳排放的监督和预测;从配额调整周期来说,市场中存在大量发展中企业,其改革过程中主营业务的变化会导致相关碳排放数量的频繁变动,政府和交易所应定期检查其排放量,并降低碳配额调整周期从而达到“整体减少、合理分配”的局面。

(三)政府应该加大相关的激励措施,提升企业减排意愿和对碳投资的能力

因此,对于主动创新的企业应该给予激励措施,对其中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职能培训,以求其能在实体企业中熟悉业务、积累经验的目的。而对于不愿意改革创新的控排企业,应该制定专门的强制措施进行企业改革,不能以破坏公共环境为代价来满足自身企业发展需求。

(四)充分借鉴国外发达碳金融市场经验,开发多种类碳金融产品

自2018年以来国外碳金融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以芝加哥碳资产交易所和欧盟碳排放权交易所为代表的市场开发了一大批新的碳金融产品并形成了比较好的市场。中国碳排放权市场作为新兴的发展市场,应该学习国外发展经济市场经验,引进交易价格决定机制和配额分配机制,从而跟随国际脚步前进。

猜你喜欢

碳价配额分配
我国碳市场研究进展与前瞻性分析
碳减排量及碳配额的区别
鱼粉:秘鲁A季配额低于预期,内外盘短期大幅上涨
考虑碳价下限的燃煤发电碳减排投资及其政策分析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鱼粉:秘鲁A季配额公布,国内外鱼粉价格反弹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欧盟碳价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