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欺凌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2019-03-28周锦章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学生

周锦章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89)

近年来,媒体陆续曝光了不少校园欺凌案例,特别是学生备受欺凌的视频在网络上肆意传播,以及涉事学生家长通过社交媒体维权,使得这一长久以来困扰学生群体健康成长的顽疾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尽管公众舆论普遍认为,中小学才是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主体,但实际上大学校园也存在不少类似的问题,只不过因为表现形式更加隐蔽,容易使人视若无睹;如果不加以重视,并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将来势必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本文试图分析大学校园欺凌的内容、特点和成因,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出发,探究预防校园欺凌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大学校园欺凌的内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校园欺凌现象就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一个研究主题。围绕校园欺凌的界定问题,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有关欺凌行为的科学界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侵犯行为,同时还涉及到行为发生的情境信息、行为主体间的力量关系以及欺凌者的伤害动机等内容。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中,传统欺凌主要指某位学生在某一时间段里,被一位或多位学生不断或反复施以负面行为,导致其出现心理或身体的伤害或不适,这些行为包括身体上的踢打、抓咬、勒索、抢夺财务,及语言上的辱骂、威胁、嘲笑戏弄、取绰号等。对于非西方国家而言,由于文化和语言特点所衍生的问题,往往很难找到一个与英文中“bullying”一词完全对等、能够准确反映其真实含义的词汇。本文在综合以往研究和立足于我国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将大学校园欺凌界定为“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而造成伤害的”行为。从所涵盖的内容来看,大学校园欺凌可以分为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等。

所谓肢体欺凌,是指通过肢体暴力对被欺凌者实施的欺凌行为,如抓、踢、打、推搡身体以及损坏个人财物或抢占座位等。肢体欺凌是出现频率较低的大学校园欺凌行为,一般发生在食堂、操场、宿舍或图书馆等大学校园的公共场所,属于紧急突发性事件,影响极为恶劣。

所谓语言欺凌,是指欺凌者通过威胁、辱骂、嘲讽、奚落、起绰号、表达偏见或流言蜚语等言语行为对被欺凌者实施的伤害,其目的是让被欺凌者感受到无足轻重、被孤立或人格受辱等羞耻的情感体验。语言欺凌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大学校园欺凌行为,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关系比较密切,甚至是朝夕相处的舍友,所以危害性较强,导致被欺凌者处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甚至有极端的个体因为丧失对生活的热情,选择用死亡来结束被欺凌的遭遇。

所谓关系欺凌,是指通过操纵人际关系或者关系网络以打破关系平衡,从而对被欺凌者实施的伤害行为。关系欺凌属于隐性的大学校园欺凌行为,欺凌者通常是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或亚群体(社团、班集体、宿舍或同乡会)中威望较高的学生,在其主导下,多人联结共同针对某一特定个体发起间接的心理排斥或忽略行为。许多大学生都是背井离乡异地上学,在对陌生的城市与大学环境的接触、适应和融入的过程中,原本迫切需要前述社会网络或群体的支持与帮助,一旦遭遇关系欺凌,非常容易陷入社会交往的困境难以自拔。尤其在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文化之下,成为关系欺凌的受害者对个体来说意味着非常严重的威胁,因为他们在集体中的角色或身份是其自我认同形成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异军突起,大学校园欺凌形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网络欺凌就是其中之一。网络欺凌指的是故意以电脑、手机或类似电子设备为工具针对特定个人或群体,通过言语侵犯或其他方式反复而刻意地给对方造成伤害和不愉快的行为。在大学校园生活中,有些欺凌者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或手机短信等反复向受害者发送带有威胁、恐吓或冒犯性的信息;有的则在微信群或朋友圈将受害者重要、私密或尴尬性的信息公之于众,或者将可能伤及受害者声誉的资料、恶意评论、诽谤或谣言在网络空间中公诸于众。网络欺凌通常发生在一段失败的亲密关系之后,其中一方有意或恶意地将双方关系亲密时获取的有关对方的私密信息进行散布。由于互联网在人际传播中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往往苦不堪言。

当然,本文对于大学校园欺凌的分类并非绝对,在实际生活中,它们常常被混合使用以增强欺凌效果。比如,某些欺凌者为了达到目的,在学生亚群体建立的微信群或公共微博、博客中散布不实的言论,以暗中排挤某个个体或群体,这一事件中就同时包含了网络欺凌、语言欺凌和关系欺凌。

二、大学校园欺凌的特点

由于大学在学习、生活、组织结构和人际交往中的独特性,大学校园欺凌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一是普遍性。从笔者近年来搜集的资料和媒体报道来看,大学校园欺凌普遍存在于各类高等院校之中。李秀锦在一项针对965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共有 596 名大学生具有受欺凌经历,其中遭受身体暴力 315 人(52. 85%),精神暴力 281 人(47. 15%)。[1]民办高校或职业学院由于管理松散,人员混杂,出现肢体暴力甚至闹出命案的事例时常见诸报端,而公立高等院校则以隐性欺凌为主。另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欺凌在高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例如,2014年“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课题组通过调查证实,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欺凌发生率达到了63%。[2]

二是隐蔽性。在大学校园欺凌中,除了场景比较激烈且引人注目的肢体欺凌外,无论是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还是网络欺凌,都不太容易察觉。再加上大学校园生活相对自由和宽松,不少学生对于玩笑、恶作剧与欺凌之间的界限不甚明了,即便有所耳闻也难以决断,毕竟受欺凌与否很难凭经验加以判断。尤其是那些没有任何外界证人的欺凌行为,如辱骂或性骚扰事件之所以常常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这些伤害只能通过两个当事人的回忆进行重构。现代社会要求相应的指责或控诉需要明显的胁迫(非主动)证据,这使得它们浮出水面难上加难,多数受欺凌者只能被迫沉默以对。

三是渐进性。大学校园欺凌往往是一个逐渐加剧的过程,欺凌通常是由偶然的矛盾或冲突引发,受害者一开始遭遇的负性行为并不是直接的,如只是在背后被欺凌者说三道四,随之社会流布越来越广,频次也不断增加,手段亦扩展至社交媒体,由此导致的涟漪效应也逐渐影响到同学之外的社会关系,受欺凌者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与日俱增,自我认同和信念遭到严重的破坏。

四是隐忍性。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在遭遇欺凌之后担心被老师、家长或同学视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所以不敢反抗或主动求助;还有的欺凌者竭力诋毁受害者特别是女生的性声誉,将其描述成私生活不检点者,受欺凌者由于缺乏自信或担心声名扫地而无法有效地进行反击;又或者举棋不定,因为严重受辱难以沉着应对。总之,羞耻使双方的权力平衡被打破,强烈的道德焦虑使受欺凌者忍气吞声。

总而言之,大学校园欺凌的普遍性、隐蔽性、渐进性和隐忍性常常使受欺凌者陷入忽略欺负、自我怀疑和消极应对的恶性循环当中。因此,探究大学校园欺凌的影响,需要评估相应的情境在多大程度上为大学生的施暴或反抗提供机会,并且要意识到个体的屈服受制于各种各样的条件,以及观察易受制于主观偏见等问题。

三、大学校园欺凌的成因

目前,学界关于校园欺凌的成因存在各式各样的看法。第一种是失范和挫折——攻击理论。该理论认为,校园欺凌是从挫折中产生的后续行为和后果,即人们之所以欺凌他人,甚至暴力相向,是因为欲望无法满足所产生的挫折。当人们想要的东西长时间落空,且这一欲望具有社会属性,那么,他们可能成为欺凌者。[3]第二种是社会纽带或控制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人们拥有数个联结“社会”的“纽带”,一旦这些纽带被割裂,人们更有可能出现有违风俗之举,如校园欺凌行为。

[4]第三种理论则强调个人背景中的某些特质,认为自制力差、敌意、缺乏同情心或丧失人性才导致欺凌行为的产生。第四种是理性选择理论。这一理论的关注点是作为个体与行动的理性算计者的行动者。行动者的“自由选择”是核心特点。理性选择理论假设:一旦个体在理性算计的基础上认为,在特定情境下欺凌他人有可能获得酬赏(通常意义上的财富或“效用”的最大化),个体将义无反顾地施暴。第五种是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欺凌攻击行为可多渠道获得,既可通过强化获得,也可通过观察学习,即模仿获得。[5]

上述理论潜在的因果预设似乎是:过去在某一社会背景下所发生的一切或个体的特质导致了某种心理状态的形成,这种心理状态随之发展成欺凌行为。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这一逻辑存在问题,在日常实践中也备受质疑,毕竟并非所有处在上述特定情况下的人都会感到沮丧并欺凌甚至攻击他人。即便是受到严重挫折的人也不是人人如此。这些理论描述了暴力发生的特定情势,但不能过分强调其作用,因为它们只是“促进因素”,在某些情境中增加了因果关系链发挥作用的效果。本文认为,大学校园欺凌的发生,甚至演变成恶性伤人事件,通常是因为欺凌者认为自己不得不这样做:他们认为,欺凌是正确且符合“道义”的行为,即使是心理疾病患者实施欺凌行为,他们也通常认为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四种基本关系模式:公共共享(communal sharing)、等级排序(authority ranking)、平等匹配(equality matching)和市场定价(market pricing)。[6]5-25在社会互动中,人们根据各种关系模式加以行动或者评价他人行为的动机。当某一行为违反了处于特定关系中人们的预期时,这一行为可能被看作是违反“道义”的行为,并引发相应的应激情绪乃至暴力行为。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不计后果地施暴,是觉得自己有权,甚至有义务用欺凌的方式来纠正自己或他人破坏了关系结构的错误行为,并以此来维护他们看来“正义”的关系。

在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一些学生认为彼此属于同一团体,具有深厚的情谊,或者存在共同的特征,他们通常就会用公共共享的模式来界定人际关系。在公共共享团结感的驱使下,一旦受害者被认为是群体潜在的威胁或污点,那么从情感上来看,欺凌行为就会获得群体的赞许。比如,高校中某宿舍成员除受欺凌者外都来自本地区,由于彼此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再加上方言障碍导致的使沟通困难,一些本地生就合伙排挤并刁难外地生。

其次,当我们按照某个社会维度排序或命令某人时,我们采用的就是等级排序关系模式。等级排序意味着个体在某个等级序列中处于相应的位置,其存在是为了创造和维持社会群体的落差。服从者应该尊重、遵从甚至屈从于上位者的愿望。如前所述,在大学常见的关系欺凌现象中,欺凌者通常是高校学生亚群体中威望较高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势,常常采用各种方式使不顺从的学生蒙羞,从而建构群体的等级。此外,大学里还时常出现高年级的学长欺凌低年级学生或新生的现象,甚至形成某种亚文化。究其原因,不外是为了使师弟师妹对自己言听计从,或者只是单纯地希望获得应有的尊敬。

再次,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社会,在具体的人际交往中必然十分重视社会关系中的平衡和互惠。平等为礼尚往来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复仇式欺凌行为提供了“道义”动机。平等匹配的校园欺凌通常采用一报还一报的方式报复对方,即你让我在大庭广众下丢脸, 我也让你在众人前羞愧难当,你在背后嚼舌根胡说八道,我也以“礼”相待。这就意味着欺凌被认为和被建构为对等数量和行为的清晰回应。同时,平等匹配补偿的欺凌行为将尽可能地包括一一对应的操作,以受害人之前对付施暴者同样的方式展演,且遵循同样的流程。所以,不少大学校园欺凌行为互为主体,即欺凌者同时也是被欺凌者,双方争执不下,使原本普通的人际矛盾不断升温乃至恶化。

最后,市场定价的关系模式意味着某些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按照通用的度量方式,根据一定的比率和比例比较成本和收益或者道义事件中的效用。市场定价关系模式的道义动机是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按照一定的比率和比例计算和衡量截然不同的事物,以确保双方的奖惩与他们的花费、共享、努力、优点或罪恶感保持均衡。例如,高校中某位男生因长久追求某位女生未果,或者双方在热恋之后出于某种原因而分手,失恋的一方认为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情感付之东流,对方必须因此付出代价,从而将对方的隐私四处散播,甚至不惜恶意中伤诋毁对方的人格。

总之,在关系模式理论的指引下,本文认为,大学校园欺凌的发生,通常是为了创建、支持、修正或修补与之息息相关的关系,甚至是为了终结某种无法忍受的关系。多数情况下,大学校园欺凌的主体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伤害他人,反而视为“道义”之举。这就使校园欺凌问题的防治更加棘手。

四、大学校园欺凌问题的应对策略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7]面对大学校园欺凌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入手,通过构建正直接纳的校园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及完善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等,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有效地预防校园欺凌问题的发生。

(一)构建正直接纳的大学校园文化

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有效预防欺凌问题的基石。如前所述,大多数的学生在遇到校园欺凌的情况之后,不愿意向教师或学校管理部门求助,这使得很多欺凌行为反复持续发生,潜滋暗长。同时,在大学校园欺凌中也存在着不少的旁观者,他们旁观或对整个过程心知肚明,但却未能仗义执言援之以手。究其原因,都与校园文化的构建紧密相关。因此,构建一个正直、包容的校园文化,对于防治大学校园欺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直,意味着当学生遇到欺凌事件发生的时候,应该挺身而出及时制止。尤其是在学生之间发生一些摩擦,尚未构成欺凌行为时,我们应该通过疏导防止事态扩大。另外,作为被欺凌的一方,不能忍气吞声,应该主动寻求教师、辅导员或同学的帮助。接纳,则意味着对于他人与我们格格不入的生活习惯,甚至只是浓厚的乡音和不甚完美的外表,是否能够加以接纳或包容。研究发现,很多大学欺凌的起始点都是言语或服饰特征,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再加上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这些都可能成为被嘲笑和攻击的开始。因此,构建一个接纳的校园文化,首先就要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然后学习接纳不完美的他人,最终接纳一个不完美的社会,从而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多元化和差异。这不仅有利于防治校园欺凌,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7]如前所述,多数大学校园欺凌是受到道义驱使调节关系,使之与四种基本关系模式的文化意义保持一致的行为。因此,为了减少暴力,我们必须使之丧失道义。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渠道,从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多管齐下,完全能够使欺凌失去道义。实际上,大学生具有许多相互竞争的道义动机,采用欺凌方式建构关系只是其中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培育、结合并且倡导诸如沟通等非欺凌的道德倾向去阻止欺凌的发生。毕竟欺凌并不是建构社会关系的唯一的方式,也不是建构关系的主要和必要方式。我们能够驱使自己以理性温和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假如毫不含糊地谴责欺凌成为大学校园的共识,并且非暴力调节关系是一种明显且令人尊敬的文化指引,人们就会以更加符合社会期待的方式调节关系。

(三)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

纵观不少大学校园欺凌的案例,多数欺凌者或被欺凌者都属于社会支持网络不完善的个体。他们通常与家庭比较疏离,与老师的关系一般,没有或者很少有积极正向发展的朋友,因此,一旦人生陷入困境,就难以求助或受到约束,“随心所欲”地做着他们并不知道可能面临何种结果的事情。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如果个体生活在较为完善的社会生态系统之中,通过与这个系统的不断互动和沟通,个人就能获得继续发展的能量不断成长。当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一筹莫展时,如果其社会支持系统良好,那么获得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应对危机的手段也更加完备,也就越不可能通过不符合理性或社会规范的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同时,社会支持网络能够有效地降低社会关系风险,从而提供可替代的或代价较小的非欺凌的调节关系的方式。[8]570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找准定位,主动切入,搭建平台与拓展渠道,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整合现有的社会支持资源,力图促进大学生与各种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树立自主寻找和接近资源的意识,完善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提升他们的抗逆力,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校园学生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赶不走的学生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生写话
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