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分割”问题概述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9期
关键词:省际企业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61)

我国的“市场分割”问题指 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省级政府为保护自身利益,纷纷利用行政手段设置贸易壁垒,从而形成了各省份之间商品,资本等要素难以自由流动的状况。市场分割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通过梳理研究市场分割问题的文献,并结合有关数据,对市场分割产生的原因,我国市场分割问题的演变历程,市场分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市场分割”问题的提出

Young(2000),Naughton(1999)等学者最早关注中国的“市场分割”问题。Young(2000)列举了中国省级贸易摩擦的一些案例,并比较了各省价格和经济结构的数据。他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改革导致了各省份之间形成了极高的贸易壁垒,国内市场被分割成许多子市场。Naughton(1999)则直接研究了各省份之间的贸易流量数据,他发现省际贸易流量很大,并不存在Young所述的“市场分割”问题。国内最早开始研究“市场分割”问题的是银温泉,才婉茹(2001)。结合省际经济数据和国外地区贸易壁垒的相关案例,他们认为市场分割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中央政府将财政与税收权,投融资权以及企业管理权限给各级省市政府(行政性分权),这使得各级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很大的激励通过行政手段设置壁垒,以减少本地企业的竞争。

二、“市场分割”的演进历程

现有文献对于市场分割程度的度量主要分为两种方法:边际效应模型和相对价格法;边际效应模型利用省际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根据McCallum引力模型计算影响两个区域之间贸易流的边际效应的系数来代表省际“市场分割”的程度。例如Poncet(2002)研究了1987年,1992年,1997年三年各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发现省际贸易占总贸易比重逐渐下降,国内市场有“非一体化”趋势。黄赜琳(2006)构建了一个分析地区间行业贸易的边际效应模型,结果发现国内市场“市场分割”普遍存在,其中农业和商业运输业的地方保护最为严重。赵永亮(2007)同样得出1997年-2002年,2002年-2005年国内市场平均边际效应有上升趋势,市场分割程度加剧。

但是由于我国投入产出表间隔年份很长,使用边际效应模型无法度量市场分割的连续变化情况。另一种方法相对价格法通过计算省际商品市场的相对价格方差来测度市场分割程度,由于省际商品价格指数数据方便得到,现有文献大多采取这种度量方法。朱恒鹏(2004)使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计算了1994-2002年全国平均市场分割程度变化趋势,得出期间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的结论。桂琦寒等(2006)分别计算了61组相邻省份在1985年-2001年市场分割程度的变化,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商品市场的整合程度在调整中有所提高,并且东部地区市场分割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范爱军等(2007),赵奇伟,熊性美(2009)等也通过价格指数法验证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各省份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呈下降趋势。

三、“市场分割”的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分权制改革被认为是产生市场分割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在银温泉,才婉茹(2001)从制度的角度对市场分割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之后,Li Jie等(2003)构建一个区域出口竞争的博弈模型来分析区域贸易保护产生的原因;他们得出结论,财税权力下放以及高的对外贸易保护是形成区域间市场分割的原因。刘小勇(2008)利用商品价格指数测度了省际的市场分割程度,接着利用1986-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尤其是收入分权加剧了国内市场的市场分割,是导致市场分割问题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林毅夫,刘培林(2004)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解释市场分割,他们认为违背比较优势优先发展高资本密集度的产业和技术结构的战略导致了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加之不断增加的社会性负担问题,内生性的决定了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邓明(2014),张宇(2018)认为单一省份的地方保护行为会激励其他省份采取相同的市场壁垒策略,这种“囚徒困境”式的策略互动是造成严重市场分割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市场分割”的影响

市场分割阻碍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企业绩效到产业发展再到宏观经济增长,“市场分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刘凤委等(2007)研究发现市场分割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生产成本增加,市场分割导致企业经济效率变差。徐保昌(2016)则通过1997-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得到了市场分割程度和企业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较高强度的市场分割阻碍了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在产业层面,余东华(2008)通过测算地方保护指数,发现地方保护与地区产业竞争力有负向关系;刘再起(2014)研究市场分割对地区产业同构的影响,发现分税制以前,市场分割的行为模式加剧了地区产业同构,本地市场分割对产业专业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邻省区市场分割会显著制约本地产业专业化发展。

现有文献更多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研究市场分割的影响,郑毓盛等(2003)最早将产出的潜在损失分解为技术效率损失,产出配置结构扭曲损失以及要素配置结构扭曲损失三类,使用后两类损失来代表市场分割带来的效率损失。他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分割带来的效率损失总体上是不断上升的,2000年这一部分的产出损失高达20%。毛其淋(2012)通过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发现对外经济开放与市场整合对省际TFP的影响具有替代关系。陆铭等(2009)通过价格指数法构造市场分割,发现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有倒U型的关系。但对于开放程度高的省份来说,市场分割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刘小勇(2010)却发现市场分割会显著地阻碍地区经济增长,并且这种负向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加融入国际分工,民营化进程的加快和财政支出更加分权而加剧。另外,苏庆义(2018)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市场分割影响了地区收入差距,降低市场分割能够削减收入差距。

五、未来研究方向

一类具有开创性的文献研究了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朱希伟等(2005)最先通过将市场分割引入Melitz(2003)的企业异质性模型,解释了市场分割导致省际交易成本高于国际交易成本,企业更加偏向于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形成了强劲的对外贸易增长。张如庆,张二震(2009)却发现市场分割使得企业出口的动力衰减,这是因为市场分割带来的巨大的垄断利益使得企业更注重国内市场。对这方面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张杰等(2010)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证明了市场分割推动了本土企业出口,对外资企业出口没有激励作用;并且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表现更好;这说明市场分割使得本土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低端产业,而出让了本土市场的高端产业。这一发现对我国过去二十年的经济发展实际进程有很好地解释力。

还有学者关注“市场分割”对创新的影响,康志勇(2008)最先提出市场分割会通过对有效需求规模产生负面影响而间接的抑制创新。余东华等(2009)在行业层面从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两个角度研究市场分割对创新的影响,发现市场分割使得企业创新净收益下降,企业创新动力减弱;同时市场分割也限制了企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拓展,扭曲了企业的技术效率,降低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张杰(2011),康志勇(2012)根据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发现市场分割抑制了企业创新行为,这可能是由于市场分割限制抑制了创新的本土市场效应。另外,曹春方(2018)分析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市场分割通过影响国企获得更多长期贷款以及降低销售费用的途径提高了国企的市场竞争地位。同时发现市场分割越严重,国企创新越低;验证了市场分割降低了企业通过创新获得超额利润的动力,即市场分割存在“资源诅咒”效应。这一结论可能对于讨论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具有启发性。

本文总结了以往研究我国“市场分割”问题的文献,对我国“市场分割”的演进历程,产生的原因,以及市场分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做了详细的描述。从市场分割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破坏性影响可以得到启发,打破区域之间的壁垒对于实现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要最终实现国内市场的一体化,需要从制度上入手,促进商品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省际之间的自由流动。

猜你喜欢

省际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基于偏序集的省际碳排放效率评价
湖北省推进沿边地区省际合作研究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东部地区物流业竞争力省际差异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