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9期
关键词:管理者风险管理经营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 402160)

一、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我国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同国际管理水平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依旧落后,尤其是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受到业务规模、资产规模、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限制,在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现阶段我国尚未制定出适合国情的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又与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为了适应国内外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探讨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者管理知识欠缺,管理水平有限等问题,大多靠个人经验对企业进行管理,因此容易产生家长式管理,难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和不完善。

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认为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组织机构和经营流程简单,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没有作用;部分管理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本高,时间长,见效慢,难以量化评估其带来的效益。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注重抓生产、增利润,而不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导致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没有生存的土壤。同时,大多中小企业没有把企业经营特点和财务内部控制要求结合起来,员工经常一人多职,致使工作中责任不清,相互推诿。例如,制单人和审核人为同一人,财务章和法人章由一人保管等。

(二)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建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管理机制,并且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和风险管理工具,往往在风险已经发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后,才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风险管理重在事前控制,企业经营需要的是风险规避方案,这恰恰是中小企业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中小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弱,甚至造成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往往过于简单,用内部会计流程的规定代替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控制体系覆盖也不全面、不到位。在授权审批、绩效考评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这三方面最为疏忽,很多中小企业只要上级领导同意的,下级就不严格把关,加剧了财务风险。绩效考评方面,许多企业没有将绩效与各方面挂钩,不利于企业的事后管理。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方面,用人唯亲、出纳人员兼任审计业务、保管会计档案等现象比较普遍。

(四)信息沟通不到位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不重视信息沟通系统的建立,仍旧使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既会耽误传递的时间,也容易导致信息的失真,况且中小企业人员流动大,缺少文字记录,离职人员会使得信息断层,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即便有部分中小企业建立了信息系统,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缺乏全面统一的全局战略支持,各部门系统资源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并且缺少配套的安全保障系统,使得财务内控的实效性难以提升。

(五)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监督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淡薄,企业规模小,人员关系复杂,且考虑到设置成本等诸多因素,企业往往没设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即便少部分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也是流于表面,没有真正起到控制监督的作用。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进入该工作岗位的人员大多没有参加过系统培训和掌握必须的审计知识与审计技能,难以开展审计控制工作。比如许多中小企业完全违背独立性要求,由财务部门的主管会计兼任内部审计,这极有可能导致财务人员坚守自盗。

三、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改善建议

(一)增强企业控制意识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需要管理层具备明确的风险意识,企业员工也要具备内部控制意识。管理层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管理层要加强学习,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其次,通过积极宣传,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让员工也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使员工能积极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来,利于领导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统筹实施。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1.设立内部监督机制。内部审计是实现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应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应直接对最高层负责,保证部门的独立性,客观公正的开展审计工作;其次,审计工作不能局限于财务工作,应全面深入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不仅需要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还要通过审计查找出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缺陷,并制定改善措施,堵塞管理漏洞;最后,应强化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如果企业能力有限,无法组织高质量的审计队伍,可以选择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工作。

2.明确权责,合理定岗。中小企业虽然规模有限,但是组织结构应科学合理,各部门岗位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明确岗位的权责关系,让员工对自身的工作权限和责任有明确的认识,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要严格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不能为了节约经营成本,兼并整合必要的财务岗位,也不能让一人身兼几种相关联的职务。

(三)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沟通

中小企业信息传递比较封闭,管理者必须重视对企业信息的沟通和利用。首先,既需要完善企业领导向下级传递信息的过程,也需要建立内部职工信息反馈机制,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其次,可以建立现代化的互联网信息系统,设立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机制,同时记录重要的信息传递途径,便于对信息的核查;最后在信息传递系统中设立监督系统,为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传递流程的正确性,安排相应的监督人员,促使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四)设立风险预估机制,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风险管理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首先,中小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加强风险管控意识,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风险;其次,建立风险预估机制,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加强风险识别,并制定风险预防和风险应急措施;同时,制定风险管理考评体系,建立客观的考评指标,定期对企业内各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进行风险考评,预测财务状况是否存在风险,以便及时做好风险应对措施,同时建立风险管理档案,鼓励各部门进行内部自查自纠,及时发现缺陷并进行改进,并记录于风险管理档案中,便于企业对风险的加强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者风险管理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