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铁三号线敷设方式研究
2019-03-28钟雪
钟 雪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市 110086)
1 轨道交通敷设方式及理念
1.1 轨道交通敷设方式
轨道交通敷设方式主要有地下线、高架线、地面线三种。地下线主要在交通繁忙路段或市区繁华地段,使用高架线一般在市区外建筑稀少及空间开阔的区段,使用地面线一般多用于主城与卫星城之间的连接。
1.2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敷设理念
巴黎地铁运营线网总长度215km,有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其中地下线105km,地面线或高架线110km,高架线及地面线占比约51%。纽约地铁运营线网总长度369km,其中地下线218km,地面线或高架线151km,高架线及地面线占比约41%。东京地铁运营线网总长度312.6km,有13条线路,其中地下线147km,地面线或高架线166km,高架线及地面线占比约53%。2015年末,在国内3618km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中,地下线2658km,占73.4%;其他制式(包括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APM等)960km,占比26.6%。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高架线及地面线占营运网络分别为38.5%、45.8%、16.6%、25.1%。
在满足轨道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为了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国外发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在市区大客流走廊采用地下线,而在其他走廊采用高架或地面线,国内城市也逐渐接受这一成熟务实的建设理念。
2 影响敷设方式的主要因素
(1)敷设区域的适应性
一般来说,地下线用于道路狭窄、沿线建构筑物较多的传统市区,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沿线建构筑物影响;高架线及地面线多用于地广人稀、道路横断面较宽、对景观要求较低的区域,适用于点对点的潮汐客流采用大站快车的运营方式。
(2)工程建设的经济性
综合国内一些轨道交通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指标进行对比,综合造价指标分别为:地下线6~18亿元/km、高架线3~5亿元/km、地面线1~2亿元/km。敷设方式对投资影响显著。
(3)对城市景观及城市功能的影响
地下线走行城市道路下方,对景观影响较小;高架线走行城市道路、规划绿带,车站及区间对视距有所遮挡,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大;地面线对沿线景观影响也较大。地下线与城市发展契合度较高,高架线及地面线对城市有所切割。
(4)建设工期
不考虑征地拆迁,一般来说地下线施工工期为5~6年、高架线施工工期为2~3年(视环境温度影响而定)、地面线施工工期为1~2年。
(5)运营维护费用
地下线区间运营需要通风、照明、排水,而高架线及地面线区间无需风、水、电设备。
综上可知,地下线、高架线和地面线各自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自己最佳的适用条件。因此,在项目前期研究时应依据项目功能定位、沿线现状、规划条件等,对敷设方式进行系统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达到轨道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双赢格局。
3 沈阳地铁三号线敷设方式研究
3.1 沈阳地铁三号线概况
地铁三号线西起于宝马新城,东止于浑南新区。全线串联了宝马新城、中德产业园、中法生态园、于洪新城、文化路地区、南塔、东塔、浑南新区等重点功能区,构建了城市核心区与城市西部、东部片区的联系,是沈阳东西向主要走廊道。主要路由有规划25号路、汪河路、凌空二街、滑翔路、砂阳路、宁波路、文化路、文化东路、东塔规划路。
3.2 沿线规划条件
图1 地铁三号线沿线规划示意图
(1)铁西工业园区段
沿规划的开发二十五号及规划细河路西段敷设,规划以工业用地为主,局部为居住用地。沿线尚未实现规划,现状为农田、厂区等。
(2)汪河路区段
路由沿汪河路路中敷设,区段位于于洪区。沿线为于洪新城,基本实现规划。规划主要为居住用地及配套商业用地等。
(3)砂阳路区段
路由沿凌空二街及砂阳路敷设,区段位于铁西区和和平区。沿线为城市传统市区,规划以居住用地、商业用地、文教用地为主。
(4)文化路区段
路由沿文化东路路中敷设,区段位于沈河区。沿线为城市传统市区,基本实现规划。规划主要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文教用地等。
(5)东塔机场区段
路由沿东塔文化主题商业圈轴线向东北方向敷设,位于浑南区。沿线目前尚未规划。主要以机场用地为主,现状为机场及低矮平房为主。规划主要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文教用地等。
3.3 沿线现状条件
(1)铁西工业园区段
在甘官屯以西,线路北侧规划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线路南侧则以居住用地为主。甘官屯以东,则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配有相应的商业用地。
(2)汪河路区段
线路过昆明湖街站后,沿汪河路向东敷设,汪河路道路红线为40~45m,现状已经实现规划。周边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基本实现规划。沿线有恒大绿洲小区、碧桂园银河城小区、宏发天琴湾小区、阳光100国际新城小区、中油吉力街小区等。
(3)砂阳路区段
线路沿汪河路转向砂阳路,沿砂阳路敷设。线路下穿长大铁路及胜利南街立交桥装,之后线路下穿南湖公园后,转至文化路敷设。线路走行区为沈阳市传统市区,线路两侧形成规划。砂阳路道路红线宽均为30m,双向四车道。沿线有沈阳市第十九中学、沙山体育馆、丰泽花园小区、沈阳市外国语学校、南海新区小区、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省疾病控制中心、水源地社区等。
(4)文化路区段
线路下穿南湖公园后转向文化路,沿文化路中敷设。线路走行区为沈阳市传统市区,线路两侧形成规划,沿线主要以商业、医疗、科研、居住用地为主。沿线有泰宸湖畔佳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金科名苑小区、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市第二中学、药大社区、沈阳药科大学、东北大学、双路南社区等。
(5)东塔机场区段
线路与地铁在建10号线立交后,下穿金杯汽配地块、沈阳文化体育中心地块、方家栏公园,沿规划东塔机场南侧规划道路向东敷设,后下穿新开河,沿保利小区南侧规划道路敷设。沿线主要规划以商业、居住用地为主。现状尚未实现规划。东塔机场南侧规划道路红线为40m,保利小区南侧规划道路红线为22m。沿线有沈河区文化体育中心、中房郦都花园、御龙逸城、保利花园、双河城小区、保利海上五月花、万科花园新城等。
3.4 敷设方式比较
以铁西工业园区段为例进行分析比较。该区段位于城市规划核心区西部边缘,现状以厂房和基本农田、空地为主,规划以居住和产业用地为主,局部为商业用地,目前均为未建成区,主路由规划二十二号街只有少部分形成规划。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铁西工业园区段地铁线路敷设方式比较表
比较结果表明,铁西工业园区段地铁线路敷设方式宜采用高架线敷设方案,其余各区段按照此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宜采用地下线敷设方案。
4 结语
轨道交通线路的敷设方式需要综合研究轨道交通线路与区域环境的适应性、对城市景观及城市功能的影响、工程建设工期、工程建设经济性以及建成后运营维护费用等多个重要因素。据此对沈阳地铁3号线的敷设方式进行综合研究表明,铁西工业园区段地铁线路敷设方式宜采用高架线敷设方案,其余各区段宜采用地下线敷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