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航产业竞争力研究

2019-03-27王玮

中国新通信 2019年22期
关键词:运输业竞争力存在问题

王玮

【摘要】    民用航空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今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随着近些年民航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对我国的民航产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民航产业竞争力成为迫在眉睫的国家战略目标之一。本文对民航产业竞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做出了分析,以期通过我国民航产业的不断完善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

【关键词】    民航产业    竞争力    存在问题    对策    运输业

引言:国家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民航产业已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战略指引下,要求我国民航产业从政府主导变成市场主导,以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制造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作为民航产业的发展重点,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为我国的经济全面平稳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一、民航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结合目前民航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推进情况,民航产业要想在2030年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仍需改善以下几个问题,以推动民航业长远发展,迈向世界前列。1、核心人员及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仍需加大。首先,对比其他高科技产业发展,民航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始于2000年以后,从目前从事民航产业的人员情况分析来看,虽然从业人数规模大,但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占比较低。核心工作人员及专业人才数目较少且分布不均,致使整个民航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不足,且存在民航各版块产业运营过程中管理良莠不齐的现象,严重的影响民航产业全面、健康的发展。对于民航产业人员仍需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开展定期的培训课程和进修,及时的更新从业人员的行业知识,以及拓展从业人员的能力,从而满足快速发展的行业发展需要[1]。目前,在国内部分城市机场仍不能实现真正的市场竞争管理,主要由于管理者的管理思路僵化所致,这也进一步阻碍了行业竞争力提升。2、产业组织和政策仍需进一步的合理化,以提升民航企业竞争力面向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从组织上来说,我国的民航产业正处从政府主导的垄断变成市场主导的过渡阶段,在此期间,许多民航企业没有完全形成开展相关工作,面对市场竞争的准备,从行为意识上也秉持大锅饭、铁饭碗的传统思路,对于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举措准备不足。从政策上来说,我国相关政策仍保留着原来的进入、退出壁垒,从航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設定壁垒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企业平稳发展,但在企业竞争力提升方面并没有好处[2]。过高的壁垒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是有阻碍作用的,我国需要航空产业在没有过高的门槛和壁垒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有强有力的企业竞争力,逐步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实现民航企业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目标。3、管理经验以及技术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民航产业在过渡期改革期间,针对民航产业竞争力上有一定的提升,为日后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但由于我国民航起步较晚,在航空产业发展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许多的短板与缺陷,无论从飞机的工程技术能力上,还是交通运输管理上,以及各类相关的设备设施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上,都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的科学技术[3]。

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1、将民航人才培养定位为重要战略手段。核心人才是产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专业人才培养以弥补我国航空事业起步晚,底子薄的现状。第一,可以通过与国内重点高校合作,加大相关高校的培育力度,开设有针对性全日制及民航继续教育课程,加大实践与实作的权重,使学校教育能够符合当今民航产业的发展要求,为民航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第二,也可以展开校企合作模式,增强定向发展培训完善人才市场。第三,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更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使核心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让专业人才能够动起来,以逐步实现人力资源为第一生产力的目标。2、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民航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以及战略目标,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引进现代的企业管理手段,以适应于民航产业的发展。政府也要放开手,把更多的权力给予企业,让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提升其竞争力。特别是上游的航空制造业,因其产业链长,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可拉动材料、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特种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是一国现代化、工业化、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细化行业政策机制,以提升民航运输业竞争力为目标。民航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行业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尽量公平和市场化的竞争平台,给予不同民航企业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实现自身能力的充分发挥。要保证有能力的企业能够赢得更多的市场竞争力。

结束语:民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国家与企业做出双方面的努力,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苦练内功,适应市场化竞争,走出国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以及政策支持都将成为影响民航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参  考  文  献

[1]徐肖豪,王莉莉.完善国家空域资源利用政策的建议[J].综合运输,2007(6).

[2]杨光.基于重大事件的空域结构调整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1).

[3]张斌.浅谈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认识[J].科技资讯,2015(04).

猜你喜欢

运输业竞争力存在问题
实现碳中和,繁荣运输业
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点比较
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点比较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运输需求生成机理研究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