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商崛起原动力“好离别”的徽州人

2019-03-27王涛

中外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徽商经商徽州

王涛

说起“徽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商帮之一,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明初,盛于清代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600余年,称雄300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为中国商界中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长江南北、黄河两岸,足迹不仅遍及神州各地,更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是其他商帮所不及的。

这个以“徽骆驼”自嘲的大商帮,曾创造了“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的商业神话。徽商不仅以自己的杰出实践实现了雄踞中国300余年事业的辉煌,更是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徽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研究徽商,自然要探究徽商崛起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因素促成徽商崛起的?徽商崛起的背后又有哪些鲜有人知的辛酸故事?徽商崛起的精神动力来自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掀开那段尘封的历史篇章。

徽州人为何“好离别”?

《晋书》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徽州人为何好“离别”。

“这其实和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面对《中外管理》的询问,原黄山市地方志主任翟屯建一针见血地说道。古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但“其地险狭而不夷,其土驿刚而不化”。特别是其中能够开垦的土地所占比例很小即使有,“也非善耕作之地也”,俗称“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当地人可以说是在石头缝里种庄稼。同样,耕种要比他处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劳力,但粮食产量并没有成正比。

据翟屯建对《中外管理》介绍,当地一年打下来的粮食,通常也就够本地一家人吃二三个月,其他九个月的口粮必须想办法从外面获得。

耕地如此之少,人口却在大量增加。从东汉末年到唐宋时期,中原士民或避战乱,或躲祸患,纷纷南下徽州。大量移民的到来,大大地超过了有限耕地的承载力,造成了严重的地少人多的矛盾。为了生计,徽州人不得不向外寻求出路。

徽州虽“粮食不足”,可物产丰富,如茶叶、杉木等。但这些当地土特产不能直接当饭吃。为了生存,徽州人不得不拿茶叶和木材去换取粮食,等于被迫从事务农之外的商业和手工业。

就这样,徽商在向外谋出路的同时,将自己的资源带出了徽州,如把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等,同时也带回了生活必需品。这对古代徽州商业的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这种经常性的交换,使徽州人不断地积累从商经验。

“实际上是从唐代以后,徽州人就开始有了这种经商技能。”翟屯建对《中外管理》介绍道。商业的发展,逐渐诞生了徽州商人和商帮。

由此可见,从地域上看,徽州境内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农业不足以为生,为求生存,徽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经商,以谋求生计。明代《安徽地志》所说的“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这也正是后来“徽商遍天下”的重要原因。

徽商崛起的原动力

跟徽州地理環境相似的地方有很多,为什么徽商能够崛起?这也与徽州人的观念、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宋代理学的兴盛,把儒家思想推向了新的阶段,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之意义。理学起于北宋,至南宋朱熹为其集大成者。此后盛行于世,元明清统治者独尊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官方的意识形态。以徽州为故里的朱熹及其理学,对徽州本土影响至深至大。

翟屯建解释道,其实从南宋开始,朱熹的理学还没有被朝廷推广的时候,徽州人就已经非常尊重朱熹思想了。又经过元代的发展,形成了新安理学派。新安理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读书、尊重知识。“朱子之学虽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财睢新安之士为然”。徽州人成为践行理学的典范。

徽州人外出谋生的同时,徽州学者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如:明朝著名文学家、抗倭名将汪道昆就明确提出“贾何负于儒”、“商何负于农”的主张,意思就是说,只要能养家糊口,经商不比读书做官差、经商不比做农差。从他的主张来看,经商也是为了谋生,而不是把经商的当成一种低贱的职业,这就是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在当时“农业为本,商业为末;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中国,这样的观念对微商崛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可以看到,徽商崛起虽然与地理环境有关,但同样地理环境的人,如果思想观念不开放,没有精神动力作支撑,肯定也不会有后来纵横华夏几百年的徽商。因此,可以说,徽商的崛起,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觉醒。

“贾而好儒”是徽商的最大特色。对于徽商来说,从商可以有钱,但用钱买的官并没有地位,只有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而入仕,才有社会地位。而且,只有靠文化才能维系家族传统的传承,因此徽商极为重视教育。“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莫不有学有师。正是教育的普及为徽州商人崛起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因为通过读书—方面提高了徽商的文化素养,让徽商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格局胸怀,有利于和官僚士大夫交往;另—方面读书学到了知识和智慧,可以更好地指导商业行为。正是这种厚实的商业文化积淀,使得徽商在总体上作为一个区域人群历数百年而不衰。

徽商在经营中注意吸收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同时利用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来指导经商,这二者的互动,有利地推动徽商的发展。这也是徽商区别于其他商帮的突出特点。

当然,如果追源溯本,又跟中原人士南迁有关。

人文地理环境上,三次大的移民潮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人口、姓氏或域内家庭结构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发达的中原文化。秦汉以前,生活在徽州这片土地上的主要是山越人,而移民潮带来了更为先进的中原文化、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

特别是迁徽后的世家大族仍聚族而居、重视教育、崇尚儒雅,就这样儒家正统观念开始逐渐替代并消磨了原古山越文明,而原山越文化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原文化之中,使之刚柔并济。不同文化的融合,以及经济与文化的互动,造就了具有较高素质的徽州人,也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徽州文化。

可以说,徽州人对“士农工商”中“商”的社会地位的重新认识,是徽商走出去创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而徽州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把儒家的一些思想观念渗入到经商理念中去,才是徽商崛起的关键因素。徽商的宗族观念浓厚,宗法成为维系家族关系的纽带,这种以乡族亲缘为纽带的关系网络,大大地强化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聚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当然,徽商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群体崛起、壮大,和全民都有经商意识有很大关系。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做生意,显然成不了气候,但是如果徽州全民都有经商意识,那就大不一样。如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只有几个人在外面做生意,肯定取得不了现在的奇迹。只有全民思想的转变,整体都有了经商的观念,才可以创造出规模性的奇迹。”翟屯建如是说。

徽商的进击之路

徽州人外出经商,除了从事多种商业和贩运外,还直接兴办产业。

徽州与经济发达地区毗邻,这为徽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读书人甚多,所以对于笔墨纸砚、茶叶的需求非常之大,而这些恰恰是徽人所擅长或拥有的东西。因此,徽商在这里的市场迅速做大。

明代成化以前,徽商经营的行业,主要是“文房四宝”、漆、茶叶等。成化以后,因明王朝改变“开中法”,允许商人在产盐地区纳粮给盐、听其贩卖。这样一来,重要产盐地区 两淮、两浙,成为盐商集聚中心,而在这些产盐地徽商占天时地利,一向以经营盐业著名的晋商集团此时受到巨大冲击,于是徽商开始以经营盐业为中心称雄于于中国商界。

值得关注的是,在实行纲盐制时,要想进入盐业靠与官方的关系,因为给谁从事盐业贸易的特许,权在政府。而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因此受益良多。

且徽州商人有“徽骆驼”精神,外出经商常常数年不归,不辞山高路远,虽山陬海隅,孤村僻壤,以至海外,亦无不涉足。徽商的活动范围相当广泛,据史籍记载:徽商经营之域,“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其地无所不至。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流传着“钻天洞庭遍地徽”的谚语。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的江浙一带,商品经济颇为发达,徽商云集,势力强盛,故有“盖扬之盛,实徽商开之”的说法。“红顶商人”胡雪岩、剪刀大王张小泉等辈都曾名噪一时。

徽商活动的意义远远超出商业本身,对当时的经济、文化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促进了社会的变迁。徽商以其雄厚的商业资本,促使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社会进步。明清时期乃至于近现代,江南市鎮经济都极为发达,这同徽商不无关系。

徽州人视做生意为正途,反倒淡化了传统的农本意识,徽商取得的财富成为徽州文化昌盛的物质基础。徽商成功之后,投入大量财力用于教育科举、文化艺术、建筑园林和公益事业,无论是在徽州本地还是经商的乔寓地,徽商对私塾、义学、官学和书院,都进行过全方位的资助,促使商业贸易和文化风俗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因此有人说,徽州商人走到哪里,哪里的文化就繁荣。

应该说民谚“无徽不成镇”,生动地反映了传统徽商对商贾所在地区市镇发展的深刻影响。在“农业为本,商业为末;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古代中国,徽商不但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路,更在主流社会找到了商贾的一席之地。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重农抑商”,冲破世俗偏见,才使许多徽民变为徽商,正是这种转变才有了徽商的鼎盛。

“徽骆驼精神”今犹在

徽州虽地理环境欠佳,但徽州人并没有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屈服,反而在与峭山激水的反复搏斗中,徽州人愈发坚忍不拔,培养了气质,缔造了独具特色的徽州精神。

穷困的生存环境迫使徽商走出家门,“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正是当时徽商的真实写照。徽州人十三四岁时就要外出当学徒,学生意,踏上经商之途,这首带有哀怨之隋的歌谣,道出了徽州人的风气习俗。徽商的开拓进取和百折不回也为其积累了“徽骆驼”口碑。

商海浪涛汹涌,凶险异常,—不小心就会搁浅甚至是沉没。然而徽商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受到挫折之后,并非一蹶不振,而是义无反顾、百折不挠,不成功决不罢休。

徽商“好离别”的背后,正是徽州人的创业精神。徽商对商业的执着和专注,在中国商业史上是相当罕见的。许多人离家别妻,一年到头奔波于外。三年一归,习以故常。“健妇持家身作客,黑头直到白头回。儿孙长大不相识,反问老翁何处来。”这首新安竹枝词就是徽人经商的真实写照。徽商的这种敬业精神,不仅仅表现在徽商个人的一生无悔投入商业的行为方面,更体现在商人家族对商业世代不懈、前赴后继的执着和追求。

徽商在异域他乡的立足、发展和整体势力的崛起、称雄,虽与徽商本身的吃苦耐劳精神、善于经营理财的精明头脑和一些客观机缘等有关,但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讲道义、重诚信才是徽商获得成功的要诀之所在。

胡适曾经把徽商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誉为“徽骆驼精神”,后人又将其总结为“敏锐的创业眼光、进取的人生态度、诚信的处世风格、合作的人际关系、超前的契约意识”这些高贵的从商精神。这是对徽州商帮的形象概括,集中反映了徽商整体品格。以骆驼来形容徽商,一方面说明徽商创业的艰辛,另一方面指的是徽商具有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徽商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从徽商的完整发展历史来看,徽商精神实际上渗透在徽商发展的全过程中。比如:创业初期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讲诚信创新的敬业精神,到了发家致富以后,那种回报社会的担当精神。”翟屯建这样对《中外管理》总结道。因此,整体来看,“吃苦耐劳、崇文重教、诚信创业、回报社会”16个字是徽商的核心内涵,是徽商的真正精神所在。

徽商正是凭着他们特有的徽商精神,从而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至于发展为雄视天下的大商帮。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发扬光大。“徽骆驼”和“绩溪牛”(徽商中绩溪商人的美称)所造就的徽商精神,不仅是徽商的巨大财富,更是徽商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虽然徽商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徽商对我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教育发达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徽商精神对于今天大众创业的商业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比如:徽商的创新精神。翟屯建举例说:明末徽商进入出版业,在具体出版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创新性的手段——编丛书,创造了“饾版”(木版水印中的一种)印刷;还使一种新的印刷字体——宋体字最终成形,提高了雕刻的速度;然后是版画的使用,通过图解的方式,使民间可以更好地理解四书五经这类图书。这种创新精神就非常值得现代企业去学习。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回报社会。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最终应该怎样对待企业积累起来的财富,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最终所有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体现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体现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徽商的崇文重教,对于当今企业十分具有借鉴意义,而徽商致富后积极回报社会的行为更是值得所有企业家积极发扬和推广的。

如今,一大批“新徽商”迅速崛起,影响日益扩大。“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果现代企业都能够把徽商的四个核心内涵做到,那么这个企业肯定会发展,肯定会成功,肯定会成为社会的一个样板企业。”翟屯建对《中外管理》最后总结道。

猜你喜欢

徽商经商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从部队到经商,从员工到老板,从200万到2个亿,看好润刘爱民三十载奋斗史
徽州春雪
徽州绿荫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徽商回归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徽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