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2019-03-27孙欣

神州·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堂实践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孙欣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全新教学思路及要求也应运而生。小学语文教学,需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积累及学习语文知识时,更加需要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情感,将语言学科魅力展现出来。本文将展开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考及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实践

语文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基础,新课标中涉及到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有:语言、审美、思维、文化,这几方面互相联系,又独立成章,缺一不可。从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看,核心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中适应社会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中的核心素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一、注重语言积累

1.课堂积累重视度

相较于其他的语文学习手段,朗读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它是一种综合活动,是眼、耳、口、脑同时并用的语言及思维形式,能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记忆、积累语言。因此应当重视语文课文朗读在教学中的专有价值,用诵读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化烦琐讲解为精讲。精读课文需要找准重点,且需强化初读。

基于这样的过程,教师可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引发学生读书的欲望,通过小组读、表演讀等形式,以及教师绘声绘色地范读,促使学生在读书中有所乐、有所感悟,并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阅读《桂林山水》时,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了积累和分析,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组织学生对这一句话进行解读,并在阅读中进行积累,比如:分析该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即:“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的排比句;再对每个小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比如:“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中将“水”比作“翡翠”,以锻炼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当然除了对句子进行解读之外,我们还要对其进行仿写或者是有意识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积累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2.重视课外积累

我们除了上好课以外,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汲取养料。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路人,需教授给学生应积累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在学生看书时,指出一些好词语方便学生有方向积累,加强学生词语的敏感性,同时养成学生有意识积累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与学生同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在此过程中归纳出好的词句。“这篇文章里,描写景色的词语用得多特别呀,有……”“这个句子的修辞用得恰到好处”等等这样的导语,无疑是一种较好的、可以引导学生积累的良性选择。

二、培养审美能力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优化利用课堂实践,巧妙利用语文课文资源,积极引导他们在朗读的同时学会思考,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文字,深刻感受其独特之美,逐渐提高其审美能力。

以“桂花雨”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实践,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课文中描写“摇花乐”的句子。在学生说这些句子的时候,教师可以做出相关的动作,促使课文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营造一种真实化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又听到、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有效提高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更好地感悟文章作者那复杂的情感,在无形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三、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展现语文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深入地展示语文文本中所包含的人文素养,进而为学生健康地成长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为了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对这篇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解,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片断如下:

师:为什么会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生1:因为父母的观点不同。

生2:因为母亲比较喜欢巴迪。

生3:父亲对巴迪比较严厉。……

师:是的,父母观点的不同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爱。但是,母亲比较喜欢巴迪这个观点大家认同吗?意思是说父亲不喜欢巴迪吗?

生1:是的。

生2:不是的。只是父母的喜欢方式不同。

生3:不是的。父亲也是喜欢巴迪的,因为文章最后巴迪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引导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去感受文本中所表达的两种不同的爱,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而且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放在核心位置,聚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有效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60-61.

[2]潘色芬.小学语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16(24):89-89.

猜你喜欢

课堂实践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