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野百合也有春天

2019-03-27李舫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马修池塘心灵

李舫

1991年,28岁的古典吉他手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加入雅克·贝汉创立的电影公司。对于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與雅克·贝汉而言,这是他们人生的一次重要相逢。此后,他们参与制作了《微观世界》《雪岭传奇》《鸟的迁徙》。13年后,克里斯托夫·巴拉蒂作为导演、编剧,雅克·贝汉作为监制,联合推出了圣诗般的电影作品《放牛班的春天》。这一年,是2004年。

酣畅的故事、朴素的色调、简省的叙事、清浅的快乐或悲伤,从世界电影史的长度来看,《放牛班的春天》未必是最优秀的电影作品,但一定是最温暖、最催人泪下,也最令人难忘的作品。

儿童的高度,也是心灵的高度

某一天,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昂克的母亲去世,他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夜已深凉,滂沱大雨中,一位不速之客敲响了他的大门,瞬间的错愕之后,他认出了这位孩提时代的旧友、池塘畔底辅教院的同学贝比诺。贝比诺带来了一本陈旧的日记,这本日记,是他们当年在池塘畔底辅教院任教的音乐启蒙老师克莱蒙·马修遗下的,日记中的不少部分,是马修专门为莫昂克所写。莫昂克慢慢品味着马修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回忆浮出岁月的深潭。

克莱蒙·马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但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他选择成为一所男子寄宿学校“池塘畔底辅教院”的教师。这里的学生大都是天性顽劣的少年和儿童。到任后,马修发现,面对这些所谓的问题孩子,辅教院校长以残暴冷酷的高压手段管治他们,体罚、暴力在这里司空见惯。然而,这些天性顽劣的孩子并不畏惧体罚和暴力,相反,体罚和暴力让他们学会了以恶抗恶,学校的体罚暴力和学生的以恶抗恶变成恶性循环。面对这种状况,马修深感忧虑,他开始用音乐唤醒孩子们善的良知,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闲暇时,他拿出放弃已久的乐谱,尝试创作简单的合唱曲。果然,如马修所料,音乐让孩子们从躁动和喧嚣中渐渐安静下来,围绕在他的周围,或者说,凝聚在音乐的周围,打开心灵的耳朵,学会凝神静听。

哦,黑夜刚刚降临大地

你那神奇隐秘的宁静的魔力

簇拥着的影子多么温柔甜蜜

多么温柔是你歌颂希望的音乐寄语

多么伟大是你把一切化作欢梦的神力

哦,黑夜仍然笼罩大地

你那神奇隐秘的宁静的魔力

簇拥着的影子多么温柔甜蜜

难道它不比梦想更加美丽

难道它不比期望更值得希冀

这是马修写给孩子们的歌曲,也是他写给自己的歌曲,写给自己不尽如人意的过去,更写给自己充满无限希冀的未来。恍如孩子们的歌声一般,克里斯托夫·巴拉蒂的镜头如泣如诉,宛若天籁。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有着一颗儿童的心,尽管马修是整部戏的主角,但是克里斯托夫·巴拉蒂的镜头从头至尾低垂在儿童的高度——这是他们年龄的高度,也是他们心灵的高度——谦恭,宽博,充满着智慧的圆熟与通融。

马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种平凡的人,其貌不扬,无足轻重,他一厢情愿地爱上了莫昂克漂亮的母亲,可当他明白这只是自己的单相思时,便悄然隐退。但是,马修心地善良,多年的颠沛流离仍无法泯灭他的音乐梦想,世间的酸甜苦辣都不能抹杀他的良善与快乐,他像一颗悬挂在我们头顶的启明星,为我们在暗夜里指明方向。

别忘了山谷寂寞的角落

个性倔强孤傲、敏感自尊的皮埃尔·莫昂克其实恰恰是孩提时代放大的我们,在他的身上,有着我们或多或少的影子。我们用初生的眼睛、稚嫩的心灵,质疑过我们身边的世界、身边的亲人,以及擦肩而过的路人。莫昂克出生于单亲家庭,他美丽的母亲在绝望中放弃了对他的希望,将他送到池塘畔底辅教院,每一次母亲探视,听到的永远是老师们对他的批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孤傲变成了孤绝,他的自尊变成了自闭,一个被孩子们捉弄走的教工在临走前告诫马修,永远不要相信这个有着“天使容貌,魔鬼内心”的孩子。然而,与辅教院的历任老师们不同,马修没有放弃他,他在莫昂克孤独的歌唱中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他在莫昂克的雨夜脱逃中相信了他在寻找的尊严。

马修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纵使对那个失去双亲、没有任何天赋的贝比诺,他也充满信任。马修来到池塘畔底辅教院,见到的第一个孩子便是贝比诺。马修走进池塘畔底辅教院时,发现贝比诺站在辅教院大门口,他说:“我爸爸星期六来接我。”事实上,贝比诺是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孤儿,尽管他从不相信这一点,尽管他每周六都会站在辅教院大门口,对每一个人和自己说:“我爸爸星期六来接我。”这个“星期六”的孩子,最后在马修被校长赶出学校后,跟随着马修的汽车一路奔跑,被马修抱到车上,成为马修的孩子。

马修被恼羞成怒的辅教院校长解雇的情节是影片中最催人泪下的一笔。马修一个人失落地走出学校的大门,他不知道孩子们被变态的校长关了禁闭,他在日记中写道:“在这个时候,在我孤单单地走出校门的时候,我多么希望孩子们再无所顾忌地走出来,与我相见。然而,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我自己。”

但是,奇迹发生了。就在马修走到学校围墙外面时,一架又一架纸飞机从天而降,马修捡起了纸飞机,发现每一架飞机都是一封孩子们写给他的信,他们被关在禁闭室里,簇拥着高高举起双手,窗外是齐刷刷摇动的手臂,是孩子们摇动的思念。马修捡起飞机,抚平信纸,他的泪水洇湿了信纸——他的日记写到这里,相信没有人不为此落泪。

在世界电影史中,以音乐感化顽劣学生的电影题材并不鲜见,但是《放牛班的春天》无疑是此类影片中的佼佼者。有必要一提的是,这部影片能够凭借感人的剧情成为年度法国票房冠军,其中悠扬的配乐功不可没。记得罗大佑写过一首歌,歌中唱道:“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是啊!纵使我们留恋世间那些娇艳的水仙,也永远不应该忘记,在我们曾经遗忘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其实,儿童的高度,也是心灵的高度。我们用初生的眼睛、稚嫩的心灵,质疑过我们身边的世界、身边的亲人,以及擦肩而过的路人……

猜你喜欢

马修池塘心灵
生日谜语
热闹的池塘
父亲和岳母的惊天秘密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马修曾迷上摄影
池塘
夏天的池塘
心灵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