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旅游业区域差异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9-03-27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众多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但当前旅游业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部分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区域旅游差异不断扩大、旅游可持续协调发展等问题开始显露。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2017年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16万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6%。然而即便江苏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位居我国前列,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也一直是江苏旅游的难题。因此,科学评估江苏省各地旅游业发展水平,正确认识不同地区之间旅游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衡量旅游发展水平的指标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指标过多不利于旅游发展水平的评价,因此本文主要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各地的旅游发展水平。同时本文结合江苏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遵照数据的权威性、可靠性等原则,参考江苏省2017年统计年鉴,以省内十三个地级市为对象,选取了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客运量等七个变量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江苏省各地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如表1所示:
为了更好地划分江苏省各地旅游发展水平的层次,本文又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被分为三个层次:苏州为第一层次;南京、无锡为第二层次;徐州、南通、常州、扬州、镇江、淮安、盐城、连云港、泰州、宿迁为第三层次。
三、江苏省旅游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江苏省旅游发展整体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尤其是地处太湖平原的苏州、常州,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旅游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完善。但在其它一些地区,即处于聚类分析中第三层次的地级市,城市规模本身较小,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自身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水平整体偏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这类城市的旅游业往往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优先开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连云港、泰州、宿迁等,将能显著提升这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二)立足本地特色,开发多元化新产品
江苏省内各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若想取得进一步的飞跃,各地旅游格局应立足特色,朝多元化发展。在全省推广“水韵江苏”旅游形象的大背景下,各地也应量身打造旅游新产品。如苏州、南京可以实行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模式,无锡、南通等地可以将发达的商业经济和特有的城市风貌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国际特色的旅游度假区等。
(三)加大国际宣传力度,提升景区知名度
根据2017年《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省2017年无论旅游外汇收入还是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都远远低于国内旅游收入及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各地旅游外汇收入、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差异明显且上升潜力巨大,所以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国际宣传力度,塑造良好的国际声誉,提升景区知名度尤为重要。
(四)整合旅游资源,实现全面发展
江苏省各市旅游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排名前列的苏州、南京远超其他城市。由此可见江苏省区域旅游差距过大,极化现象明显。一方面,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省内旅游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争取政策倾向,利用梯度推进原理,在保证苏州、南京、无锡等地旅游充分发展的同时,将政策转移到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加强这些地区相关资源(旅行社、酒店、客运能力、景区基础设施等)投入,从而缩小各地区间的差异,全面提升江苏省的旅游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为了各地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江苏省可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加强区域联合,相互扶持,充分发挥长江以南城市的旅游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与苏中、苏北的旅游合作,共同提升各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使地区之间的旅游资源得到合理优化,实现各地区之间的旅游优势互补,形成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旅游“一体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