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三甲医院5年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3-27储雪琴李惠萍徐九云吴立新张平平

重庆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室护士护理

储雪琴,李惠萍,徐九云,吴立新,张平平,杨 燕

(1.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合肥 230601;2.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护理部 246003;3.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北院区办公室 246003)

护理不良事件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护理不良事件一旦发生,会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2]。目前关于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报道较多,但大多数研究局限在某个年度不良事件的分析,缺乏长期动态比较。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护理系统2013-2017年连续5年上报的1 64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发生的类型、原因及变化特点,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为医院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2013-2017年某三甲医院各科室护理人员非惩罚性自愿主动上报到护理部的1 640例护理不良事件。

1.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上报的1 64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整理,主要包括事件分级、分类、原因分类、事件发生时间、分布科室、发生责任人等。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参照中国香港医院管理局《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分级标准[3],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0~Ⅵ级。不良事件分类依据《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4]和安徽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护理质量管理要求,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15个类型:非计划拔管,压疮/皮肤损伤,跌倒/坠床,给药错误,烫伤,职业暴露,手术患者/部位错误,静脉输液意外,输血意外,药物不良反应,院内自杀/走失,医疗设施/设备,管理过失,医疗文件书写/信息错误,其他需要报告的意外事件。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单样本非参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基本情况 全院共58个护理单元,护理不良事件1 640例,其中男942例(57.44%),女698例(42.56%);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50.18%),受教育程度主要为小学及以上文化水平(90.55%),职业以农民占多数(36.46%),见表1。

表1 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基本情况

2.2护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和患者损伤结局 连续5年的不良事件中,0~Ⅰ级未造成伤害事件387例(23.60%),Ⅱ级轻伤害事件1 221(74.45%),Ⅲ~Ⅵ级造成中度以上伤害事件32例(1.95%)。

表2 2013-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情况

表3 2013-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比较[n(%)]

*:除上述6种以外的其他不良事件类型的总和

表4 2013-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n(%)]

2.3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情况 不同年份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2。

2.4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 不同年份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5年位居前2位的是非计划拔管、跌倒/坠床,2013、2015、2016年给药错误分别排在第三位,2014、2017年职业暴露排在第三位,见表3。

2.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2013-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健康宣教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制度、评估错误/缺陷,见表4。

2.6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分布情况 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最多,共923例(56.00%),其次是第四季度393例(24.00%),最后是第一季度324例(20.00%)。上午班(08:00-12:00)和大夜班(23:00-08:0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频率最高,共占整个护理不良事件的51.83%,其次是小夜班(18:00-23:00)占19.82%。

2.7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科室分布情况 内科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726例,外科523例,专科病房包括ICU、急诊科、透析室、手术室等16个部门共391例。

2.8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人情况 曹教育等[5]将低年资护士定义为工作年限小于或等于5年的护士。在本研究中,工作不足5年的低年资护士是不良事件的主要责任人共1 164例(70.98%),大专及以下学历(62.50%)、初级职称(84.62%)较多,见表5。

表5 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人情况

3 讨 论

3.1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1)2013年至2017年上报率由0.43%上升到0.52%,损伤的程度以Ⅱ级轻伤害事件(74.45%)为主。说明护士主动上报意识不断增强。这与管理者采取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和对主动上报者采取的激励措施有关。(2)2013年至2017年造成1 64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涉及13个方面,主要原因分别为健康宣教不到位、评估错误/缺陷、违反操作规程/制度,可能与护理人员临床经验和能力不足有关。近几年,医院发展,科室迅速扩建,招聘了大量大专学历的护士,分配在临床各个科室,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她们虽然经过了2年的轮岗培训,但因为工作年限不长,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临床护理能力较薄弱,以致于成为护理不良事件主要人群。(3)连续5年中有3年位居前3位的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分别是非计划拔管、跌倒/坠床、给药错误,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6]。该院是市级的老牌三甲医院,来自县及乡镇的危重症患者相对集中,老年患者较多,且文化程度以小学及初中为主(50.37%),接受程度较差,而护理人力资源的紧缺,且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不足,对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导致跌倒/坠床、非计划拔管、给药错误不良事件持续高发。(4)不良事件发生以内科为主,时间段多集中在上午班(08:00-12:00)和大夜班(23:00-08:00),内科发生频率高于外科,与殷陶[7]研究结果一致。主要由于该院内科的科室设置较外科多,普遍加床且科室患者多为高龄,病种诊断类型多而复杂,护理工作难度高、任务繁重。上午班是一天中治疗、处置医疗工作的高峰时期,而大夜班这段时间是人的生物钟处于最困乏、精神最脆弱的时段,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这与周维维[8]的研究结果一致。

3.2管理对策

3.2.1加强风险防范 依托信息化建设,创新开发不良事件的管理功能。设置预控管理系统,即在某项工作开始之前根据评估提前做出干预,使可能出现的偏差在事前得以避免的一种质量控制方法[9]。通过建立完善、系统、科学、合理的前馈控制系统,筛选易发事件的高危人群,找出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护士的预警防控能力和护理风险认识水平,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3.2.2把控关键环节,提高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 注重高危人群、高危环节、高危时间段的因素,注重低年资护士法律意识、专业知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规范培训机制[10],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利用护理工作量信息系统对全院护理人力状况、人均工作量及病房收治情况动态监控,采取三级人力资源调配方法,即科室自行调配、科护士长片区内调整及护理部人力调整。修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采取非惩罚、主动上报的原则,通过OA系统或问卷星呈报,填报内容采取菜单式表格勾填,对重要项目的系统设置必填标识,增加匿名上报选项,消除上报人的顾虑,提高不良事件的上报率。

3.2.3及时整改反馈 当科室发生不良事件后,护理部组织护理安全小组至现场调查,对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上报过程、处理过程、追踪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借鉴SHEL模式、不良事件品管圈图形信息化管理模式和界面管理系统的管理精髓[11-12],依托深度数据分析,运用图形分析管理模块,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全面分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对策,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通过分析近5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现该院护士的不良事件上报意识增强,针对高发的护理不良事件虽然采取了相应管理措施,效果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创新管理意识和模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科室护士护理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